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再生者为何

昨日随记(原创,已经更新到186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09: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3日

      昨日一天,我们“点亮一盏灯”云南公益行组员的任务是从昆明官渡古镇到红河县。这段路程只有2趟班车,9点20分和12点20分,我们选了12点20分。5点30分左右,在我们车子进入红河县城的时候,天空忽然金光万丈,山头白云缭绕,一派祥瑞。
       团队的红河队长李和纳已经等在车站迎接我们,他不仅在车站附近帮我们找好了旅馆,还租好了今天要用的面包车。安顿好后稍事休息,即去吃晚饭。晚饭后大家一起去参观了马帮古城旁边的根艺馆,买了些自己中意的木雕工艺品。
      今天我们安排的行程是租车去架车乡下面的牛威小学,此时正值哈尼族过年前夕,从县到乡的车子一天只有2趟,中巴车票紧张,一路上还会不断挤人,门开不开了还会上客,这趟挤不上的话,要等半天了。所以我们考虑还是自己租车方便。今天顺利的话,估计午后会到目的地,今天一上午的行程会很累,都是陡峭狭窄的上山路,路况差,转弯多的晕茫茫,对我们一行是个考验。即便如此,但路边的风景和人文风貌,是美的让人呼吸窒息,最值得称道的是七彩奇云就在我们的脚下。
     昨日车上,看到团队一名志愿者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写一短文,觉得代表了部分志愿者的心声,特地复制如下:

我是何其有幸加入了
点亮一盏灯这个大家庭
一个
温暖,有爱的团队
一个
积极,向上的团队
一个
满满都是正能量的团队
一个
高效率,办实事的团队
一个
无私奉献,大爱的团队
我为我是其中的
一份子而感到自豪

     看到这位志愿者的褒奖,作为团队管理层的一员,甚是欣慰。她所表达的,也得确正是我们团队管理层所孜孜不倦的追求的,让每个志愿者都为自己是团队的一员而骄傲是我们想做到的,为了这份骄傲,我们不畏路漫漫兮,不畏浮云遮望,我们这批70后,正行走在快乐公益、健康公益、幸福公益的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09: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4日

      昨日上午9点,我们“点亮一盏灯”云南公益行成员租了3辆小面包车,出发去架车乡。70多公路的山路,车子一直如在云雾缭绕中穿行,雨水相伴,地面泥泞不堪,普通的轿车根本上不了山。委屈了大家,这趟行颠簸在车内,雾气腾腾,就算冒雨开窗也难欣赏到一路的美景,车子一直开着双闪和大灯,能见度太低了。
       摇摇晃晃中,12点40分终于到了架车乡的街上,牛威小学的陈永校长、翟老师、李福林老师,早已经等在了路口,帮我们安排了好了午餐。用餐毕,去超市每个人买了雨鞋雨衣,向最后的目的地出发。一路上有好几处山体塌方的迹象,房子被压在泥土下,或者路上刚被清理仅容一车通过。到达后,车子开不上牛威小学,大家背着提着拉着行李,爬坡上山,没走几步,就都气喘吁吁,走几步歇一下,走的一急就喘不过气,这段路几乎给了大家一个下马威。
       一到学校,老师们忙着给我们准备棉被换床单,我们8个男的睡一间教室,上下铺,4个女的住女教师宿舍。红河队长李和纳忙着给我们遮掩窗户,教室的玻璃少了三分之一,他担心大家晚上冷,晚上还特地生了火炉。
      大家休息一会缓过来气来后,摄影师们拿着长枪短炮,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越拍,越进入紧张抓拍的状态,天空也挺神奇的,刚才大雨如注,忽然雨止,太阳从云层中露出了笑脸,一派阳光明媚,白云绕青山,风光无限好。
      接着,进行“将爱心装满新书包”的活动,魏南连代表团队管理层进行了讲话,意外的是,她接过话筒,刚说了一句同学们好,她就哽咽的说不出话来,关于全场的演讲视频到时会做好发布。全校学生给大家跳了他们的民族舞,给大家表演了手语感恩的心。接着,我们把承载着154位爱心人士爱心的新书包一一送到154名学生的手上。在新年到来之际,收到新书包,同学们高兴的手舞足蹈,声音响亮,喜笑颜开,当领到我在6月份给他们拍的照片,他们意外看到自己的照片,非常惊喜,拿到照片后又羞涩的低下了头,感谢连长帮助照片的冲洗封膜。
       全部学生领到新书包后,大家一起拍了合照,然后通学生放学,住校生开饭。一开饭,摄影师们又开始忙碌了,我们想用镜头记录下他们最灿烂的笑容,然后把照片送给他们。
      等学生用餐完毕,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在食堂吃饭,两张小方桌坐满了人,大家聊的热火朝天,陈校长说牛威小学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饭后,已经7点半左右,天已经放暗。大家到学生宿舍,和学生一起聊天唱歌跳舞。
     情深处,个个哭开,帮对方抹着眼泪,说不哭,说阿姨你不要走,留下来陪我们过年,说一起加油!在场的志愿者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可怜魏南连童鞋,今天流的眼泪,有一汤碗可以盛了。后来她说,她不是看到她们脱下外衣看她们内衣破烂,不是看到她们穷而哭,是她自己眼泪水不争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09: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5日

      突然发现,朋友圈里的所谓的心灵鸡汤,绑架了有些人的思想,一看到什么,就会套用心灵鸡汤的思维模式,自作聪明地去替代式地评价,其实,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并没有多么的复杂,所以奉劝大家,以后看到所谓的心灵鸡汤,直接忽略不看,人的思想,还有最单纯为好。
     昨天,是哈尼族新年前夕,相等于汉族的除夕。我们所在的娘甫村、格浦村、宗浦村、浦义村的人们,家家户户都忙着杀猪杀羊杀鸡,忙着做祭祀,这里的人们非常敬畏大山和山上的一草一木,敬畏神明。昨天上午,我们12名上虞人在红河队长李和纳的带领和翻译下,去牛威小学所在地附近的四个村庄,看望了10多户孤寡贫病家庭,并给每户送上了新年礼金200元。哈尼族的人们非常的纯朴和好客,每经过一户门口,不管男女都会停下手中的活,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非的邀请大家去他家吃饭。虽然我们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礼貌和热情是相通的。
     到中午11点40分,我们结束了活动,被邀请到学校后面的村民家里吃饭,这村民夫妻是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也是李和纳的亲戚,他家一早杀了猪,已经准备了2桌丰盛的饭菜,有的菜我们都是第一次见第一次吃,喝着他们自酿的谷酒,品尝着自己种养的土菜,看着热气腾腾的大腕白切土猪肉,大家食欲大开,一个劲地呼好吃好吃。
      昨天下午3点,牛威小学的学生过年放假了,放假5天。我们决定跟着学生的脚步回家,亲身体验一下他们平常是怎样上学和回家的。虽然他们的村庄站在学校里能眼睛看的到,但是却在几个山头之外,想来定是非常的不容易。
      我们去的是最远的宗浦和浦义村,两个村庄大概有30多位学生,出发前老师一再关照他们走的慢点不要跑,他们人瘦小走路利索着呢。离开学校,先是经过娘甫村2公里左右的斜坡路,雨水沿着路面下流,一路猪粪牛粪,满脚黏鞋的红泥,泥水里哐当哐当地行走,一边是随时会塌方的山壁,一边是断崖,稍不小心会滑下崖下,这斜路不断有孩子摔倒,我们一步一步地挪步,也挡不了滑倒的节奏。
      过了斜坡路,到了格浦村下面的马路,走了一段时间后,两个村庄的学生要分开走了,一堆学生要拉着我们去她们家,另一堆学生也要拉着去,之前我们以为两个村庄都顺路的,这下怎么办呢?我们已经承诺送孩子回家,总不能食言啊,飞鸟、徐勇、飘、阿纳四个人一组护送学生去浦义村,我和阿步去最远的宗浦村。
       去宗浦村的一座桥被冲毁了,我们绕田畈走,水田没有路,田梗路只能脚打横走,一不小心会滑落泥田,过了田畈,过溪滩,过简易木桥,接着是天梯般的羊肠上山路,没走几步,就把我累的透不过气来,走几步歇一下,一开始是我拉着抱着年纪最小的李红八,后来反过来是这批学生在照顾我和阿步了,几个男孩非得让我们走在前面,他们断后,前面则有女学生带路,一直说着让我们小心的话,安慰我们马上马上到了。走的全是泥泞不堪的土路,一脚踩下去,泥水上喷,脚不敢踩实,滑来滑去的,担心天暗我们回不了,一口气提着,就算雨中风景如画,也不敢有懈怠去观赏,一个劲地往村赶去。
       在万分期待中,在一直一直的上坡路中,我们终于看到了村庄的房子,我和学生们开玩笑说你们欢迎我们去你家吗?学生们都立马举手,大声说愿意,争着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做客。累也值了!
       到的宗浦村,我们先去了我们已经结对的李红八三姐妹家,是志愿者燕雨江飞结对的,每月资助生活费400元,两个小学生每月100元,一个初中生每月200元。我们到的时候,大姐李红恩初中还没有放学,她们的21岁的哥哥已经回家,我看到了他的右手三个手指齐刷刷的没有了,三姐妹就靠他打工赚钱养着她们,哥哥说再等一会他开摩托车去乡上把大妹接回家,我们说这雨天路滑可以开摩托车?他没说能不能开,只说他要去接她的,否则路太远了她回不了家。他一定要留我们吃饭,我们告诉他天一暗下来,我们是绝对回不去了的,他说他会送我们过去,我们坚辞了。接着我们还去了其他两位同学家。我们给李红八和另外一名结对学生各送上了200元新年礼金。
      告别他们,我们马上跑也似的下山,衣裤泥水也不管了,只求天暗下来前能赶到娘甫村。而另一组,他们已经安全把学生一一送回了家,留在浦义村我们团队一名志愿者家里吃饭了,他们回到牛威小学住宿处已经8点后了,雨雾弥漫,靠着手机的灯光给他们摸回来,真替他们担心,特别要给志愿者飘――胡红霞点赞,她战胜了自己,去完成了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写到这里,天已经大亮,昨晚鞭炮声声,雨声嘀嗒,今天是哈尼族人们的新年第一天,我们也被感染着,内心也如过年一般丰盈、雀跃,我们八个大男人,睡一间四面透风的教室,上下白鸽笼,呼噜此起彼伏,垫被薄,木板硬,晚上睡不好,我们身体是不舒爽的,但我们很快乐,很开心,这经历,值得我们回味一辈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09: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6日

      昨日早上,哈尼族的大年初一,我们云南红河公益行小组租了3辆小面包车,在架车乡上吃了米线,就直奔宝华镇,这段时间雨水多湿气重,车子一直穿行在浓雾中,我们始终不得看到路边的梯田。
        9点30分出发到13点多才到的宝华镇,此地在举办长街宴和集市,交通管制,人山人海,房价比平常贵了一倍,我们好歹算订到了房间,歇息片刻马上去街附近的饭店吃了米线,每人一大碗,简单炒了几个菜。吃好马上转车去宝华村参观长街宴。免费中巴刚开到“世界梯田第一村”之称的宝华村,我们马上被站在村口敲锣打鼓迎接的村民所吸引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唱起来,舞起来,用歌声和舞蹈热情地欢迎着哈尼人尊贵的客人。一杯谷酒敬上来喝下去,激情马上被点燃,大家纷纷加入了跳舞的行列,摄影师们的兴奋点也立马激起,忘我地抓拍着,这样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仪式,大家都第一次看到,连连说难得难得。
      今天这里安排了150桌长街宴,由于天一直没放晴,忽阴忽雨的,所以饭席没有设在街巷,都分散到村民家里了,遗憾我们没能看到长街宴的盛况。我们就在村落里面参观,房子古树和村民都成了摄影师追逐的目标,每逢拍摄到满意的作品,大家不禁喜笑颜开,就算路滑摔疼了屁股也开心的哈哈大笑。后来我们在李家大院联系了晚饭,本来到这边吃长街宴需要在红河州买票,我们没买到票,李家大院的硬件条件差些,所以也没被排入接待,所以我们和主人一说,两厢情愿,晚饭就在他家吃了。
       晚饭过程中,得知今日是邱老师60岁生日,大家立即生日曲放起来,共同举杯祝贺邱老师生日快乐,真巧啊,这个好日子,今天邱老师拍照也非常投入和高兴,收获多多。晚上8点多,我们回到了宝华镇住宿处,又特地去街上一家蛋糕店,求人家一定要给我们做个蛋糕,店主犹豫半响,终于答应了我们的要求。
      蛋糕被端放好,点上蜡烛,按灭电灯,大家齐声拍手合唱生日歌,房门缓缓打开,请寿星邱老师进来,这一切在邱老师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邱老师认真地许愿,认真地吹灭蜡烛,认真地切蛋糕,干杯,大家给邱老师最热烈的鼓掌祝贺。邱老师说他第一次这样过生日,这个生日过的让他一辈子难以忘记,谢谢兄弟姐妹们!
      让我们意外和感动的是,在牛威小学给学生送新书包的那一天刚好是感恩节,而这一天又刚好是组员咖啡的生日,而我们得知已经是两天以后了,在邱老师的生日会上,我们也一起祝咖啡生日快乐,我们肆无忌惮地把蛋糕抹到两位寿星的脸上,接着“战火”引到了随风、德来自然、清风和我的身上,当然其他人也逃不过我们的偷袭,玩疯了,笑饱了。我们在最简陋的条件下,过了一个最快乐最难忘的生日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09: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6日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2018年如期而至,“点亮一盏灯”的挂历也已经进入制作阶段,不日就可以和大家见面了。
   我们的挂历每年都有一个主题,2018年我们全部挑选的是大鸟喂小鸟的图片,所有照片均由团队摄影师们无偿奉献,每一张温馨的照片背后都倾注了摄影师们无数的心血。
   通过挂历,我们想呈现母爱、父爱的伟大,每一个人都应该孝道至上,每一天都好好地和父母说话,不给父母脸色看,有空多回家陪陪父母,多顺从父母,体贴父母,父母在,家就在。
    通过挂历,我们想传递团队对每一位志愿者的牵挂,对每一位志愿者的感恩,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位志愿者都是大家庭不可缺的一员,团队荣我则荣,团队耻我则耻,团队的利益高于自己,不论我们在何时何地,我们心律跳动的脉搏永远在一个频道。
    人生短短几十年,昨天今日明日,万千红尘终将归于泥土,我们是何等的幸运和有缘啊能聚集在一起,一起笑,一起睡,一起累,一起哭,一起爬山涉水走遍天下,一起做着一起喜欢的事情,我们愿意下辈子也在一起――点亮一盏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08: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5日

      晚上吃鱼头烧豆腐,一筷下去,夹起了一块骨头,是生在鱼面孔的部位一块骨头。我一看到这块骨头,发愣了一会,我把它吮干净,再用餐巾纸把这根骨头擦干净,放到了我的写字桌上,这根骨头,让我的晚餐食之无味,我的思绪在这根骨头的指引下,回到了30多年前……
     每次和外公一起吃鱼头的时候,外公就会专门夹出鱼头这根骨头,吮干净后用筷子夹住朝上丢,骨头掉到桌面,如果弓背朝天,外公就会说明天要下雨了。如果弓背朝地,外公就会说看来明天是个好天气。看着外公神乎其神的模样我将信将疑,但我相信外公,我喜欢外公这样可爱的模样。每次看到这根鱼骨头,我就马上会想起我的外公。
     我在高中以前,只要学校一放假,我都会去汤浦塔山下村的外婆家。塔山上有座明天启年间的永元秀和塔,所以住在塔下的这20多户的小村庄被自然而然命名成了“塔山下村”,我自然也成了“塔山下人的外甥”。塔山下村不大,20多户人家的房子都以外公家的宋家台门为中心辐射开去,塔山下村最古老最好的房子就是宋家台门。根据我的考证,宋家台门应该建于道光年代,是在我外公的爷爷手里建造的。宋家台门旁边有个菜园子,这个菜园是我童年的乐园,菜园里面的土地特别肥沃,颜色特别黑,有一条小溪从菜园穿过,溪沟里有泥鳅小鱼,菜地的边缘,是一排被外婆种的特别好的天葱。菜园的一角是一间黄泥屋,里面养着猪,猪栏上面再搁些柴草。我最喜欢这菜园里种出来的芋艿,皮一削,切片加点水,柴饭锅里一蒸,撒把天葱,筷头戳点猪油一搅,那个香来,能让我连下三大碗米饭。
       除了这个菜园,我经常去宋家台门后面的小井头拎水,那个时候自来水时有时无,那口小方井是人来人往的,到夏天的时候,需要排队等水,水见底了,就半勺半勺地刮,水是越这样刮越清甜。小井头住的是我小外公家。我外公有三兄弟,我外公是老大,生于民国四年二月十六,叫宋瑞钰。塔山下村里面有吴、宋两个大姓。宋氏迁自绍兴宋家店。太外公是手艺师傅,做篾匠的,他希望几个儿子能有一技在身能养家糊口。外公不喜欢,他十来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去了杭州,到处做个伙计,后来慢慢地在一家店铺做了下来,是庆春路上的华盛南北货商店,成了一名正式工,成了吃公家饭的人,从此这家商店的模样和繁华也进入了我的记忆中。外公退休后,舅舅抵了职,每次舅舅回汤浦,都会给我们带很多糖果,塞到我的口袋,那个时候收集糖纸也成了我的一大爱好。
      外公退休回家后,安居在宋家台门。从省城杭州回到塔山下村,外公的气质和农村里的人完全不一样,始终穿的干干净净,一早起来去走一圈,然后拎个篮子去街上吃豆浆油条,吃好后带菜回家,然后回家看看书,听听收音机,收音机打开的话肯定是听杭州台的,再打个盹睡个觉,中饭和晚饭必定喝点酒,不多,控制在一杯左右。每天这样周而复始着,每逢月初,邮递员会上门送来汇款单,是外公的退休工资可以拿了。
     外公喜欢看故事书,他很风趣和幽默,经常给我讲故事。记得有次外公和我说起他年轻时候的一件窘事,有一次他把皮鞋油当成了头油抹在头上。外公快乐的笑容背后,我还小,不知道他曾经经历过的悲伤。在我刚出生的那一年,外公的大儿子我的大舅舅在四川内江意外死了,被评为烈士,他是当兵出去的,后来转到内江机务段开火车,出事那天他休息,是替同事代班,结果扳道工拌错了道,两列火车相撞的瞬间,大舅选择了对国家对人民最有利的一种,他驾驶的火车撞向了山体,保全了另一辆火车,而他自己却被埋地下很深。那年大舅的女儿刚出生,儿子刚3岁,那年是73年。外公赴四川参加追悼会是怎样的情形和悲哀,我无从揣摩,但我每次看45年前的追悼会的照片,我的内心无比沉重,我能想象外公是多么的悲痛越绝。每年的年初一上午,我一定会到外公外婆的墓前拜坟岁,我也一定不会忘记到附近大舅的墓前烧香点蜡烛放炮仗,尽管我和大舅没能见上一面就阴阳相隔,但对大舅,我仿佛很熟悉似的,我收藏有他的信件、笔记和相册,经常会翻看一下。
      外公外婆,大舅,太外公太外婆,等等,我上辈的至亲,已经和塔山的泥土融汇在了一起,远远看到永元秀塔,我就会想起我亲爱的上辈和汤浦的往昔风貌。就像今天晚上,一根鱼骨头,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曾经的日子,曾经的亲人,都成了我记忆中的风幕,有一天,我或许也会成为别人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0: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21日

    明天早晨6点22分38秒是冬至,我们团队将在这个时间,在上虞龙山烈士陵园内举行“崇敬英雄”的活动,今年是我们举行这个活动的第二年。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从小到大,我们都会发现每到冬至前后,不管贫穷还是富有,父辈们都会准备一桌饭菜,点上蜡烛插上香,请先人回家享用,结束前还会烧纸钱,让先人临走前自己拿自己带的去。做羹饭前后还会拿着砍刀锄头去祖上的坟地,进行清理杂草树木,一方面是便于在月余后来拜坟岁的时候行走,二是给长眠于地下的先亲的坟墓添泥加土,生怕冬天来临,冻坏了先人。
     我曾翻阅过上虞众多姓氏的家谱,发现家谱里面“慎终追远”是它最重要的宗旨,落实到细微之处,其中一个细节,家谱里面都会特地提到,要做好四个节的羹饭:“清明、七月半、冬至、除夕”。有的家谱里面,还详尽地规定了需要准备的东西,怎样摆放,做的流程和做的时候怎样表述。记得在光绪会稽董氏家谱里面看到,道光年代有一董氏,她丈夫过世早,没有孩子,在自知命将不久的时候,邀请来族长和几个证明人,写下一份家产继承遗嘱,得她家产者,必须给她和她夫家的历代祖先按时做羹饭,让她们死后不至于饿着做游魂野鬼。由此可见,做羹饭和做祭祀仪式在百姓心里是何等的重要啊。
    推己及人,革命先辈年纪轻轻就为了解放中国而长眠于地下,他们的家人也许远在天涯,也许没有后人,他们更需要我们去怀念,去崇敬,去给他们添泥加土。
    慎终追远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心怀感恩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有的情怀。我们应该不忘祖先,明白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要时刻感恩父母,感恩天地,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身边人。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对传统文化非常的缺失,对礼仪文化、丧葬文化、儒家文化、孝德文化等等都几乎一无所知,家里一有亲人离世束手无策。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断层,我们这一代人,应该肩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不仅是自己做,还要做给下一代人看。由此考虑,我们才发起明天冬至日做崇敬英雄的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08: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24日

   又到了岁末年初之时。
   又到了能马上想起去年此日此季的时局之时。
   心中莫名升腾着焦虑之感,急促之感,彷徨之感,空荡之感。
   莫不是人到中年像牛一样有了反刍功能?
   一年光景已逝,年初想着想做的事情没完成几件,想着的目标也是甚远。
   没人看到的时候走路是跑着的,吃饭是几口就下肚,早起迟睡,东头不着西头,时间还是几倍的不够用。
   虽说世上无奇不有,但后悔药,时光倒流是真真的无处可寻。
   童年历就的无限想象、浪漫情怀、理想主义、诗情画意愈是欲摆不能。
   我把美好寄托在团队挂历上,我把祝福祈愿在明信片上。今年的团队挂历已经做好。今年的明信片也都已经邮寄,也陆续收到了祈愿的回应。
   持续这样的举动,以然6年。给亲朋好友邮寄明信片,我个人来说已经是个人习惯,只不过有了团队之后,邮寄张数在千以上。千张什么概念呢?所有明信片写上字后堆积起来,和热水瓶一样高。
   前几年的明信片都是委托黄建根手写,考虑到他的劳累,今年我让清风写了200多张,800张让父亲所写。和父亲说了后,他管写管送,用了4天4支笔,每天200张的速度,在寒冬的案头完成,替我分担了心结。字书写的一般,情义与牵挂、祝福,都深深地浸潆着诚挚的字里行间。一张纸1.8元,区区不足道,但那份邮递马车的情怀是含了真心真情的。
    邮寄团队明信片,我为的是“不记得”。
   “不记得”?是的,就是为了不记得。我为的是在——我自己也不知道的哪一年,也许是20、30年后,也许更短,因为某一个不可抗力的原因,和我有关和团队有关的人再也不能收到团队明信片后的那一句“咦,今年点亮一盏灯的明信片咋没有了呢?!”现在是不起眼,是不会去在意,是熟视无睹,今天的“不记得”就是为了有一天的“记得”。
    我说过,我们现在安于,愿意,选择,埋头,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今天做的事情,有可能对,也有可能是错,或者大对小错,或者大错小对。我们竖着耳朵,诚恳,放下身段,听各路建议和意见,反思和对照,尽量尽力,把一切都朝圆满靠拢。
    现在或之前,所遇到的指责,讽刺,诋毁,不理解,不支持,这些都是路上的一颗颗小石头,踩着虽然烙脚,但绝不会影响我们继续前行,速度是慢了,没事,它是让我们走的更平稳。
    我始终坚持,如果要评定功过对错,评论最终是怀了什么目的,评论到底是为名还是为利,都用时间和历史来说话,盖棺了再来定论,现在——埋头走路用心做事。
    继续走今天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08: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25日

      今天是12月25日,对于我,一个叫“董国光”这个人的个体来说,是一个时常会让他想起2009年12月25日那天的日子。
       造物宏伟和奇异,就这么一个简单和普通的日子,却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时,他喜欢乡土文学,就随便上了一座叫大南山的燕河岗的地方,想着能在山上发现块碑刻或者砖雕,或者能通过一间老房子揭开一个神秘的传说。结果,他和一个叫“王松堂”的他相遇了。
        王松堂,男,当时79岁,孤寡残疾老人,歇居在破败的漏雨的黑暗的废弃的房子内。他走路摇摇摆摆,问一句答一句,答非所问。屋内一片肮脏和狼藉,白瓷碗几乎看不到白色,两条长凳一块门板和几床墨墨乌的棉被就是他晚上卷缩取暖之所。床前地上的一堆燃着烟的灰,触动了董国光的神经,他观察后发现屋外有电源,装一盏灯并不难啊。
        几天后的12月25日上午10点,董国光买上干粮和电器零件,骑着摩托车上了燕河岗,那几天刚下过雪,有冰冻,稍不留神会滑跌下山路,路面黄土泥泞,粘塞住了摩托车的挡泥板,无法再开,推一程,推不动了,拆了前后轮挡泥板。继续往上开,卷起的泥土溅满了他全身,眼镜也被泥土掩盖,干脆摘了眼镜。心里憋着现在社会上哪还有没有电灯的人家的情绪,顺利的装灯完工,一拉开关,灯的光芒一瞬间驱走了整屋的黑暗,屋内一下子有了暖意,有了生活气息。那一刻,董国光对自己的作品颇满意,他对自己的电工出身再次有了成就感。
         有了电灯,王松堂可以不用再去山下的庙里讨蜡烛头,可以不用拖着残腿去捡柴,寂寞的时候可以听听收音机,想象着王松堂享受着有电带来的方便,习惯在论坛上发发帖子的董国光,不禁把这一天的经历描述了下来,帖子取名“点亮一盏灯”。
        就是这一篇帖子,像一束光,突然照进了董国光的生活,并持续的追随着他,是不是他的名字里面带一个“光”字,而终于触发了光源?站在第六空间,董国光时常在想,这一切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命运所然?就像别人几次劝他改一下网名,而他始终不改的“再生者为何”般的神秘?
         今天,离09年已经有8年之遥,“点亮一盏灯”点亮了无数盏灯,照亮了无数人的心扉,一盏灯的起源地也成了上虞新的民间慈善地标,燕河岗的“灯”传说变成了现实版的爱之灯。
        有人说,有的人生来是带着使命来的,有的人生来就是为了某一个人。如果是带着使命而来那么就认认真真地履行使命。如果为了某一个人,那就好好的去珍惜去爱他。就像一盏灯,他的使命就是去照亮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3 15: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1月2日

       每逢年底,是自己心情最不好的时候,烦操,郁闷,心静不下来,几乎失去自我,又时时困于自我。也是最不想面对,最想逃避的时候,所以过年前后,按我的性子最想一个人出去浪迹天涯,这样的心情,会一直持续到元宵后。
     之前在微信上看到清风寺在31日举行新年祈福撞钟的活动,早早留了心保存了链接,问了群友具体去的路线,只待这天,去寻得那一份自我。俗世红尘之中,琐事就是天大的事,天大的事也只是琐事,都为之羁绊着放不下。
       我是一个怪人,我偏偏喜欢大多人所不会去喜欢的东西,比如,我就只是很简单的,喜欢上“2017年去,2018年回来”这句话,莫名的喜欢这种穿越感,我就想着去体验那种穿越历史,穿越跨年的感觉。“体验与感觉”,是我所不懈努力的。
       站在清风寺的大门口的台阶上,登高望远,远眺剡溪,清风岭,清风桥,清风庙,清风隧道,清风徐来啊。回头,我看到寺庙院落之间,挂满了一排排的红灯笼,一派喜庆祥和的氛围。
      这清风寺我是第一次来,乘着天尚明,我参观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地方,祈福,四处张望了寺里有特色的花草树木,字画楹联石刻。饭点的时候,跟着众人去了饭堂用餐。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总莫名的喜欢吃寺庙的素菜饭,吃的特别香,胃口也特别好,吃过以后,肠胃和口腔里的感觉特舒服。菜也是平常的青菜萝卜,寺庙里烧出来就是不一样。
     饭后,又登上了鼓楼,观赏夜景。夜色清明,圆月高挂,上三高速两条车道上车流不息,灯光如流如龙。清风寺建在山顶,鼓楼又是寺里最高建筑,所以犹如身在半空,天界的静和人间的闹,均在闭眼开眼间,看天,你是渺茫,看下,你是叹息。人生不过如此。
       接下来,是一起坐到钟楼的2楼会议室,喝茶,轻聊,静看,等新年到来。我喜欢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里,陌生的口音里,寻找我熟悉的东西,寻找一个陌生的我。
      新年的钟声不期而遇,而新年中的人啊,能等到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4-27 17:01 , Processed in 0.05502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