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再生者为何

昨日随记(原创,已经更新到186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20: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21日

      执着于民间公益,往往不会是荣誉,是一份份和你素不相识的人对你的无限信任与支持。今天有感而写的,是一个进行中的真实故事。        
       睁开双眼,是今天3月21日,节气中的春分日。天气阴沉冷风阵阵,雨丝飞扬。这段时间气温乍暖还寒,变化多端,也见怪不怪了。昨天傍晚先约了志愿者飘飘今天早上一起去拜访退休在家的余阿姨。   
       在去年2月份的时候,志愿者周密说有一位退休余阿姨想加入我们团队出点力量,我说那当然非常求之不得啊。通过周密的牵线,余阿姨表示想每月拿出100元给团队,让团队去做好事。周密又加了一句,爱心款能不能上门去取?我想这肯定有原因的,直接说好的。   
        去年2月7日,我给飘飘留了余阿姨的电话地址,让她去余阿姨家里拿一下爱心款,飘飘回来后,马上在网站财务收支公示,收到余阿姨每月100元,合计6个月的爱心款600元,作不定向使用。这600元在当月的18日中,团队用于购置看望上虞皮肤病医院银山康复部老人们的新年礼物上了。   
        半年之后的9月6日,余阿姨主动联系上了飘飘,又递上了下半年的600元现金。当月23日,团队把这600元用在给孤寡老人们“中秋送月饼”的活动中。   
        今年3月15日,余阿姨电话飘飘让她去一趟。这次,除了2018年上半年的每月600元,余阿姨一定要让飘飘把她已经准备好了的一件全新紫色棉衣和一壶大豆油一并带上,她说可以资助给需要的人家。飘飘回来后,把收到的余阿姨的钱款和物资的情况发到了财务版块。事后,飘飘在群里念叨着被余阿姨所感动,激起了我的尊崇之心,我说我想去见见这位余阿姨。   
         在文化广场边停好车,我跟在飘飘后面,她对于此路已经熟稔。路湿湿的,建筑物也湿湿的,平阳山的台阶特别多,台阶的青石裸露着,也湿湿的。平阳山社区是上虞最早的小区之一,一切看上去都带有了沧桑感。路边石壁上长满了不知名的青藤,几乎覆盖了整面的石壁,水珠结在嫩叶间,闪着光,煞是好看。没走多久,就到了余阿姨家。           一楼。余阿姨一个人在家里。余阿姨本人和她室内的陈设,都和我想象的差不多。绝不是大富大贵之人。自己生活简单朴素。屋内陈设简陋,收拾的干干净净。为人做事谦逊不张扬。     
        余阿姨崧厦人,今年已经84岁,是崧厦镇小的退休民办教师。墙壁上挂着她丈夫的遗像,20多年前因病逝去。余阿姨有2子1女,大的儿子也因病去世了。现在余阿姨一个人自己生活着,子女隔天就会来看看她,非常的孝顺。随着余阿姨的讲述:讲她的自己从小的经历;讲她丈夫活着时候在检察院办案子的故事;讲她去菜市场买菜,疏忽于和熟人聊天忘记了付4个梨头钱而吓得背部出汗,赶紧回去付钱……听着听着,余阿姨的形象就像自己长辈般地亲近起来,平凡,普通,认真,善良,和蔼,可亲。     
        对我来说,我最想知道的是余阿姨是怎样知道我们“点亮一盏灯”的呢?她说有一次和隔壁同样上了年纪的朋友聊天,朋友讲起上虞有这样专门做好事的民间慈善组织,她听的入心了,就一个劲地打听。然后再托了朋友的女儿问询怎样加入。现在明了,是我们的志愿者周密先宣传给了她妈妈,她妈妈宣传给了余阿姨。而周密,是我以前棉纺厂的同事钱伟民做的宣传。爱的传播,善的链子,就是这样口口相传地转动起来的。        
        余阿姨余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太太,走在人群里根本没有特别之处。但她一直想着为别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哪里有需要她帮忙,一声招呼她马上就去,尽心尽责地去完成。她不单在我们团队里面献爱心,其他地方也不时有拿出去。她说“我现在日脚已经过得佬佬满足了,每月拿出个100做做好事,心里头非常舒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15: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4日



    夜赴谢塘东前村看戏。东前村是老农兄宅之所在,久不见长兄,甚是感怀,兄嫂数趟送吃到戏场,逢雨送伞,戏后下厨时令点心上桌,谢之谢之。
   戏是越剧《荆钗记》,它与《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琵琶记》号称"五大传奇"。宁波天籁越剧团献演。
   戏文共八场,讲的是南宋王十朋、钱玉莲的故事,钱玉莲拒绝巨富孙汝权的求婚,宁肯嫁给以"荆钗"为聘的温州穷书生王十朋。后来王十朋中了状元,因拒绝万俟丞相逼婚,被派往荒僻的地方任职。孙汝权暗自更改王十朋的家书为"休书",哄骗玉莲上当﹔钱玉莲的后母也逼她改嫁,玉莲不从,投河自尽,幸遇救。经过种种曲折,王、钱二人终于团圆。天道终酬信,佳话千古传。
   王十朋的名字,我是在《越中杂识》中第一次看到,就被他的《会稽风俗赋》所折服,其文以洋洋万言,讴歌越地贤哲之风德,人民之诚朴,山川之秀丽,物类之丰盛,其含义之深远,文体之高雅,词章之流畅,韵律之优美,气势磅礴,词采绚烂,可谓历代文赋中之一流杰作。
    看戏的人多,台下人头黑压压一片,自然是老年人为主。演员扮相不错,一招一式都很认真,卖力。现在舞台背景是电子屏,给现场增添了气氛烘托效果,入景入情。每个角色的唱腔也到位,起码什么角色,我听到了什么角色的期待。一开始我也是怀着赶热闹的初衷,结果就屁股离不开凳子,津津有味地入戏了。遗憾的是,我还是没看到我想看到的。我最难忘的是10岁左右,过年的时候在我老家渔家渡村大晒场上演的一场越剧《血手印》,那次真的过瘾,酣畅淋漓,戚派唱到法场祭夫的时候,全场唏嘘一片,演员更是动了真感情,泪如雨下,所以这个时候一拿出篮子求乞的时候,村人纷纷自发的往台上丢零钱。
   看戏,不仅有故事情节涤荡起伏的澎拜,更有丝竹一拉优美的唱功入耳,再看台上演员身着戏装抹着油彩的复古,自然而然深入情景去了。看越剧是完全是一种慢生活的体验,慢中看戏听唱,品味。慢慢地,会联想到自己身上,想到许多有关无关的细节,不觉心生戚戚,萌生了也想上台投入地演一回的冲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6: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8日

        4月16日下午,我们一行5人从百官出发去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按约是4点到那面,同行的有百派的姚阳潮,安安、似水流年等。此去是参加第二届最美绍兴人颁奖典礼晚会,我们团队管理层之一的黄建根获此荣誉,现场一同感受他的荣耀为他鼓掌。
       我认识黄建根是在他刚从沥海到百官的时期,那时我也在汤浦小舜江人的群里,他也是小舜江移民。那时我也刚学会上网,就把从姨夫家里拿来的下越村的光碟让朋友帮忙传到了网络上,我想让更多下越人能看到曾经的人和村景,该片中除了原声话语,还配了笛子伴奏,觉得入耳优美,给山村多了一份诗意和想象。后来才知道,这笛子就是黄建根吹的。又因为彼此对小舜江的地域情,就慢慢地熟悉起来,不远不近,交往如水。
       又后来由于公益,慢慢地走的更近。他从最初的观望,逐渐融入了团队,每有求助帖出来,他总由己及人,率先身体力行,每次资助款项里多有他的网名,直至我们多次“婉拒”,他又改了别名进行资助。团队的书写任务是黄建根所包。
       他是全身心地相信了团队,跟随着团队。每逢亲朋好友,劝益进善成了他的“不良企图”。他甚至把公益心的心思放在众多弟子身上,除了授好笛艺,还谈艺德,带领弟子践行艺德——开笛子演奏会,捐全部收入做公益。闻有病残虞人困居家里,黄建根会携着笛子来到他们的身边,神采飞扬,斗志昂扬,精神饱满地和他们聊天,讲授相应的护理经验,对方往往如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窗外的一池死水吹过阵阵春风。不多久,屡次还能接到黄建根的电话,言辞之间多了份牵挂和鼓励。
       黄建根老家是胜江乡岭下村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山里人。山里人淳朴,善良,义气是他的秉性所存。他也认死理,对人做事执着,他认为对的,无论别人怎样的观点,他依然坚持自我,相信自己的眼睛。有的时候,也憋不住要直言。他却又是一个最重情之人,笛声悠扬中缠满了慈悲。看到花季少女意外坐了轮椅,还有可以救治的机会,他坐不住了,他的眼睛里泛满了泪水,他心疼,他不想再看到他人再受他之苦,他带头发起了对这女孩的帮助。
       在2012年4月28日为吕红加油的演唱会上,在丁宅任溪村史军的床头,在区皮肤病康复医院银山住院部里,在团队的各种活动中,黄建根总是竹笛一横,清音自来,潇洒非凡,每当这个时候,他的脸庞上显现出神奇的自信的微笑,那笛声,悠游柔转,绵延回响,飘舞飞升,若朱雀般轻鸣,若云丝曼妙轻舞,当是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这个时候,黄建根成了现场每个人的偶像。就是鼓掌,也必等笛音绕梁后。
       16日晚上,我受节目组的邀请,有幸成为黄建根“最美绍兴人”的颁奖者。作为多年的同行人,我是特别高兴和为他感到骄傲。当我把鲜花和奖杯送到黄建根的手上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感受到了爱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之后,他用他的一曲“天雨”,把大家带到了雨中江南的瑰丽景色,和水乡人民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追求的意境中。
       这就是竹韵清扬,自最美——我们团队的志愿者黄建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6: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9日
      
         人,是瞬息万变的。决定行动的思想,更是瞬息万变。何况,地球上的万物,也没有永恒不变的。就像我们眼中的曹娥江,名字是在一段历史时期里没有改变,但一秒前的“曹娥江”和一秒之后的“曹娥江”也都是不尽相同的,正如有哲学家说,你不可能跨进同一条河流。面对种种的变化,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每个人对变的态度和面对方式也不一样。我的选择是阅读。   
       我自从学会了在孔夫子旧书网和淘宝上买旧书后,平常无意触发的一个念头,会让我很想看某一本书,就马上拿出手机进行搜索,有的话会马上挑最实谓的下单。最近看了白岩松写的一篇序文:远看是佛近看是爱。我随即买了何日生写的《一念间:我所体悟的慈济思惟》。最近写了2篇关于我老家渔家渡村董久大的文章,就产生了很想看看袁敏写的关于董久大的《三小姐的抗战》的文章,就网上买了2015年6月出版的文学杂志《收获》。之前还买了邓飞写的《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李熬写的《北京法源寺》。     
        何日生是台湾慈济基金会副总执行长。慈济是一个实践型的团体。慈济以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为指针,以慈善服务与公益事业为载体,以组织性为保障,超越了族群与宗教的藩篱,成为当代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最高呈现。自1966年创立以来,慈济的慈善活动惠及全球70多个国家与地区,参与人数上千万人。对于这样的民间社会团体,我打心底里的敬重。对这样巨大的民间慈善组织的理念,运作模式,资金链,人员的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公众的信誉度等等我都想了解。
       书买到了,仔细翻看,里面我的需求不多,没有实际操作的实践经验。书里写的多是作者已经提炼了的哲学精神,是需要细读不断回味才能领略到文字里面的精髓: “伤害你的感觉来自哪里,是自己,还是别人?”。“事实上,除非我们同意,否则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事能让我们受伤,不管它是人事的纠葛或生命中突然袭来的无常。”
        袁敏写的以她自己母亲真实故事写的《三小姐的抗战》的文章题目,我已经非常熟悉,就是网上只能看到少部分的内容,我以为是起码的小长篇,结果买到翻看,文章是个短篇,主要是围绕她母亲的抗战故事,和我想了解的她妈妈的家族故事的内容只是零星的。前2天我分别写了《清代董久大经商考略》、《清代董久大慈善考略》这2篇文章,把清代渔家渡村董篑山为主的董氏家族的百年时间里发生的事情都梳理了一遍,发家史为主一篇,做慈善为主一篇,基本史料全部进行了体现。当然,考虑到篇幅原因,我把无数的细节和故事都进行了省略,其实,这是我最不舍的,这也是现代人最想看的。关于我的家乡渔家渡村的历史文化,现在凡是网上能百度到的,百分之九十七都是我写的,绍兴图书馆的鲁先进有原创的写过一文,已经故世的渔家渡村董明大原创的有写过三山义庄和永安水龙会这篇,其他有写到的都是引用。我对渔家渡村的500多年的历史文化人物古迹,都了如指掌,最近对民国时期的历史进行梳理后,现在我已经完全弄清弄全了,至今为止,关于渔家渡村,为起码写了10万字以上的文章。我认为这是我一个村人应该做的事情。有生之年,希望我能赚点钱,专门为家乡出一本书,希望多少年以后,家乡的历史文化不被湮没。有所传承。
         我觉得,有空还是多写写属于自己的文字,很有必要,否则一年忙到头,回望成绩,依然两手空空,实在对不起架在鼻梁上的眼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8: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9日
  
        晨5点多醒,床上看了下朋友圈。一贯我又看到了老农兄的昨日随记。老农兄最近看清人笔记多,古文底子深,昨日随记以文言文方式写着,简洁而明了,文字真实、朴素、自然,我喜欢这样的文字,更喜欢这样的淡如茶的朋友,神教的朋友。有段时间没看到他的昨日随记,我知道他不写的理由或者写了没发的理由,或者写后不久删除的理由。能每天抽一段时间来回顾昨天的情景和所思所得,我认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已经过去的事情,可以盖棺定论。每天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这样一段能安静的和自己的心灵作对话的时空,是自己心灵最幸福的时候。过往的一切,真实状态的记录,抚慰纠结的情绪,思考昨天所行所言,重新过虑一遍,汲取生活的动力,焕发做事的激情,偏正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
       6点30分到办公室,开电脑,打开水,洗茶杯,泡一杯麦片当早餐。夏日渐至,日头亮的也早,也就早起进入运转的状态。此刻,正写自己的【昨日随记】。
       昨天晚上小范围的发起了“星期三公益分享会” ,因为是第一次这样的模式尝试,不计入志愿服务计时的范围。深深感谢晚上能过来参加的兄弟姐妹们,给我面子,浪费了大家的宝贵的休息时间,坐在一起,进行个人公益分享。
        我欣赏有行动力的。欣赏能用实际行动呼应你的。我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我们不需要任何的道德制高点来无形中捆绑自己,只要不违背法律道义。简简单单,发乎初心,而已。
        现在大家的手机都用的很溜,网上发言随便一打文采飞扬一大篇。可是,当我们个对个,面对面的时候,我们已经退化了嘴巴发声的语言的能力,再也看不到百年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神采飞扬的振臂一呼的语境了。现在我们一见面,前三句是你好,饭吃了吗,最近还好吧。几句寒暄之后,就是摸出手机低头刷屏。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交谈、语言的直接表达能力,逐渐在丧失。有些人,是手机语言的行家,现实中寡言者。甚至是网络语言的高谈阔论者,实际行动的低能儿。
       一个民间公益组织需要的志愿者之间的融洽,不是仅仅靠QQ微信等社交网络媒体能全部代替的。这样的公益组织,更需要大家走出来,面对面的坐下来,你一言,我一语,你说我听,你听我讲,这样的环境下说出来的话,更使得对方能了解你,也让别人了解你。我们多是迈向年过半百的行列,却没有勇气站到众人面前,来一番自己介绍,讲一些自己的故事。就是“被逼”的站了,也羞于启齿,话讲不出三句,更别说大大方方地来个节目表演,在自己的兄弟姐妹们面前都如此,何况在其他场合呢。这样的分享会,不仅是做对团队对自己的公益的分享,更是锻炼把自己“推销”给众人的机会。
       我很感动,昨天有几位志愿者的分享,像潘士美。其实每个人进团队来,都是有故事的,并不是平白无故的。在前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帮助了潘士美的舅舅。她一听到这事情,就上了心。她还专门在108社区上发了寻找帮助人的帖子,有网友告诉她是点亮一盏灯,所以她带着感恩的心找到了我们团队,通过参与活动,她更相信团队是她想象中的团队,如果没有重大变故,我想她绝对是不会掉队的,我们团队也会多拥有这样一个铁杆的志愿者。
       故事需要讲述,感情需要表白。人与人之间,需要最单纯的对话,需要最朴素的呼应。而不是做着吃瓜群众,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怎么做着都不对。直言不妥是好事,但如果能除了说不妥,还能拿出相应的更深层次的、更完善的方案,这才是最重要的。记得以前我在上虞外的地方发活动文章,很少有跟帖鼓励和提建议方案的网友,更多的是各种指责。指责是对激情具有最大的杀戮力。毕竟没有任何报酬,只有贴钱费时间精力。就像我之前曾经转过的一篇文章《有话好好说》,在我们的父辈身上,体现的更多一点,明明是立意很好的一句话,到了他们的嘴里反而是一句抱怨和责怪,就产生了隔阂和对立情绪。说到这里,是不是非得再反观自己,慎言?慎行?人缺少了冲动,缺少了激情,缺少了行动,就永远免谈成长。
       人啊,真是一种世界万物中最奇怪的动物,其他万物,也有自己的思想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0 22: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0日


      昨日晚上八点半左右,忽然接到普净寺智正师父的电话,他说刚看了我写的《上虞首现宋南强鸳鸯墓志铭》,他很意外,说想不到你还喜欢考古,言辞里颇是欣喜,然后他说他有书要送给我,让我随时去找他。
      挂下电话的时候,我心情澎拜,想着智正师父90高龄的一位长者,样样事情都亲历亲为地管着普净寺,日夜操心着诸多杂务,却在别的老年人的已经休息的时候,他还在看我写的属于生僻的文章,还马上电话我,说他有我喜欢的东西,他要送给我。在其他人想来,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但智正师父却做了,好一个性情中人!
      我认识智正师父,缘于加入陈秋强老师的乡贤研究会,我2001年第一批加入的,乡贤会的活动经常会在普净寺举行,一来二去也就认识了智正师父,但还仅仅限于粗浅的面熟。后来智正师父知道了我在做公益,就主动联系我,经常给予我们团队物资上的支持,他还一再关照我,不提名字。
       智正师父是我所敬重的长者,三十年来他用他的方式在上虞奉献着自己,他所做的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他非上虞人,只是上海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他如此呕心沥血,为了什么?在我们面前,他身在庙堂却从不讲佛,他从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入手讲故事,讲他的心得。他用他的睿智开启我们的心灵。卧龙山普净寺越声名远播,他却越慈祥,越低眉顺眼,越如邻家大爷,初次见面的人要求和他合影,他都会满口答应。在人多的场合,他还会保持站姿,接受人们陆续上去和他合影。
     通过六七年的交往,我和智正师父成了莫逆之交,忘年交,寺里每有盛事,他再忙,也会打个电话邀请我去。一段时间没去了,我也会挂念他,上山去看看他。今天中午我又去了普净寺。远远看到智正师父,他老早举起了右手,向我招呼,我加快脚步走到他身边,他伸出左手,握住我的手不再放开,师父的手宽大,柔软,暖和,我好像反而是被他所拉着,到他的办公室。
     智正师父今天气色比较好,精神饱满,说话有着他特有的节奏,他说我听,我说他听。我们聊着同一个话题,我们好像彼此再次重新认识了对方。遇到一个知音,聊的舒畅,再喝着卧龙山的新茶,更是互喜。我在山下,通过媒体发些历史考古类的文章后,除了再媒体,或者被做嫁衣,难有一人和我谈及,几乎是如泥牛入海,我也是自得自乐的写着玩着而已,实在想不到智正师父也喜欢。
       按我的些朋友来看,我结交的多是年纪比我大一轮或者几轮的长者。年轻人基本不靠谱,言而无信,轻描淡写,风火不定,也多一个比一个忙,所以我少有比我年纪小的朋友,我特别喜欢和年纪大的人交朋友,和年纪大的人交朋友,起码我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他们的长处。当然我也有被当傻瓜一样的被利用被耍的时候,这毕竟也只有遇到过寥寥几人。
       智正师父特别有心,他说宝剑赠英雄,他拿出了罗雪堂的几本书相赠与我,他说这你喜欢的,我说是啊,我专门喜欢收集绍兴范围内的乡土文史资料。他说这书喜欢的人是当宝,不喜欢的人他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我是如获至宝啊,不胜喜悦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4 06: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4日


    昨天下午去了春晖中学清扬馆,参加著名作家潘向黎和鲍尔吉·原野两位老师的创作讲座会。3点30分开始到5点10分左右结束。由陈荣力老师主持。
   在文学爱好者的心里,对经常在《读者》等国内知名刊物上的一些作家的名字都有着某种神秘感,又有着精神上的熟悉感。特别是鲍尔吉·原野老师的散文我是经常读到,每篇看,都有独特的收获。22日下午的另外几位作家创作会因为有事不能参加,非常遗憾。毕竟再次和这些著名作家能碰上的机遇可能性不大。门票题签上提示提前15分钟到场,我是心急火燎地提前了25分钟到了清扬馆,早早地坐了等两位老师的到来。
   潘向黎老师先作了自我介绍,然后介绍了阅读的体验,分享了她的创作故事,我的感受是,每一个人的成功绝不会是偶然的,而是都有其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底蕴在的。潘向黎的父亲是著名评论家、散文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潘旭澜。良好的家教和父亲的熏陶使得潘向黎很小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潘向黎说"我之所以写作,是为了让我的朋友更爱我。如果我的作品还有一些志趣相同的读者,尤其是能为我的朋友所欣赏,那我就已经得到相当丰厚的回报了。朋友之间,借鉴彼此的作品来交流、靠近,增强彼此的认同感,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犒赏。对我而言,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她还告诉在场的学生们不要迷信专家,要有自己的态度。
   鲍尔吉·原野老师从自己的童年讲起,介绍了自己成长的过程。他的箴言是“与友人交往像花牛犊一样温顺;与亲人交往像黑牛犊一样温顺;与兄弟交往像黄牛犊一样温顺。"归纳为"善良",并做为自己的座右铭,认为做一个善良的人比做一个作家更重要。”
鲍尔吉·原野讲的最多的,是做人做事一定要保持童心,童心是快乐的源泉,童心是万事萌芽的初端,童心是自我心里幸福的润滑剂。这点我深为认同,保持一颗童心,也是我到老也不想改变的。
     在进行的过程中,窗外雨声蓬勃,认真,侧耳细听了两位老师的分享,也全了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文学过程。
     会后急匆匆地往回赶,这个时候雨特别大,路上车堵,晚上6点30分约了去曹娥街道办事处做夜学讲座,此时过去刚好。当然吃饭时间上是不允许了的。我知道机关单位里的人员,听多了枯燥的理论和书面的报告,如果我再照本宣读,就是情节再跌宕起伏,下面听的人也会自觉的抵制,顾自己。这不是我想看到的,我应该特别珍惜每一次这样的宣讲,我应该特别认真地对待下面的每一位,就算才华撑不起,我也绝不能自我放弃,敷衍自己,敷衍别人。我讲好了,下面每一个人都是无限的爱的传播的潜力股。这次我先挑战了自己,完全不用稿子,用看图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八年多的公益活动做下来,我积累了两个硬盘的活动照片,我就挑选了些有代表性的、有感染力的、能说明故事的图片。按约是40分钟左右,我准备的照片只讲了5分之一。很多重要的故事没有时间了。这次是第一次这样的方式尝试,觉得还是有自我的突破和改变,虽然性格和才能有限,但我还是想着努力些。讲的时候,我发现下面的听众不断有抬头,专注地看我的照片,听我讲照片背后的故事,值得欢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5: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8日

    早晨睁开眼到中午,我过的一切,依然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转而我忽然发现,今天日期的数字,对我来说是有着特殊情结的——4月28日,73年的这天,我在娘胎里蠢蠢欲动,伸腿伸胳膊地准备着落地了,我一躁动,把我娘疼的从茶叶山里被抬回了家里,半夜里迎接我的是一把剪刀,一只木脚桶,那个时代的故事起源多如此。
    时间再回溯到2012年的4月28日。这天晚上,一个叫吕红的女孩,让无数的上虞人记住了她的名字。这天晚上,我们团队发起了一场“尊重生命 热爱生命 关爱生命——为吕红加油”的大型演唱会,我们所有人忙碌一个晚上,所有人无偿义务的,从上虞、绍兴各地奔赴而来,都只是为了她一个人打气加油。
    她不是有钱人,也没有显赫的家族,也不是社会功勋人物,她只是一个重病缠身的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弱女子,甚至命悬一线。那年她25岁,是崧厦吕家埠村人。从她懂事起6个亲人相继患病离世,12岁时患上血管母细胞瘤致左眼摘除。20岁动开颅手术。22岁再次动开颅手术。2010年底吕红再次发病,致胸部以下瘫痪,大小便失禁。
    在2012年的4月中旬,我们在医院的走廊,第一次见到吕红,她奶奶已经拿不出钱给她看病,只是在做些简单的中药治疗。看到她的时候,她俯趴在移动病床上,脸埋在枕头里,只能看到她棉被盖着的瘦弱身躯轮廓,整个身体在颤抖。她奶奶旁边站着,给我们介绍情况,没说几句,就抹开了眼泪。那一刻,我转过了头,再多一秒看下去我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一个念头强烈的升腾着,尽我们一切的努力也要帮她一把。我们没有明确的坚定的表态,只是轻轻地,又像自言自语地对吕红说,我们会想办法的。
     等我们冷静下来,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吕红的病情后,我们作出了决定,一是先筹集一笔款项,以支付她暂时的医药费。二是替她请一个护理,更好地照顾她。三是向上级医院咨询病情的治疗。四是给她以精神上的巨大鼓励,给她一个人专门办一场演唱会。
    经过一个星期的筹备,2012年4月28日晚上,我们在上虞青春广场,如期为吕红举办了一场近2000人观看的演唱会。一座城市为一个女孩同唱一首歌,无数人热泪满眶,心潮澎湃,“为吕红加油”的呼声,感动和温暖了一座城市。从此,吕红成了无数爱心人士的宠儿,无数的爱心人士自发地来到了她的病床前,给她送鲜花水果,给她送钱款,给她送电脑,给她洗头按摩……
     2013年5月9日中午,我们再次来到她的病床前。她刚吃过午饭,正坐在木头沙发上进行压腿锻炼,护工阿姨帮助她对双腿有节奏地按摩。看上去吕红精神很不错,脸色红润,笑容满面,一副浅紫色眼镜下根本看不出她的左眼是假的,完全是一个健康明媚灿烂的邻家女孩。
  “我已经拿掉了导尿袋,可以自主大小便了,我还能站起来了!”吕红边说边双手撑住学步杖,护工阿姨马上熟练地双脚轻轻踩住吕红的脚背,双手顺势推住吕红的膝盖,吕红一使劲,靠双臂的力量完全站了起来。那一刻,女孩笑靥如花。吕红每天喝草药,每天坚持康复锻炼。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如果有一天我能自己步行走出医院,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回家去,还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为歌手杨罡伴舞!”   
    之后的一年里,吕红的病情时好时坏,起起落落,她的一点一滴都牵动着我们的心。
    2014年6月6日上午,我们团队去三汇搞活动,返回的路上,特地转道去了吕红家里。没想到吕红已经是气息奄奄。之前我打她电话,没人接听,我猜测是不是连电话也接不动了?吕红闭着双眼,嘴巴干裂,连看都不能看一眼,更不用说自主地转头了。床头柜上的手机有一闪一闪的信号,吕红奶奶解释,有电话响,但她不知怎么接听,只好任它响。蒹葭想用水湿润下吕红的嘴唇。吕红右眼滑落下一滴泪,千言万语浓缩成了一滴泪。我想去买滴管,但小店里买不到,只买回一瓶矿泉水,在瓶盖上戳几个孔,想改装成滴管样,但感觉效果不好。又找到一支针筒,想通过推针筒“注射”水,也不行。最后还是用杯子的形式给她“喝”了一点点水。
     6月7日10点05分,吕红终究还是走了。
     6月8日10点05分,我们把花圈送到了吕红灵前。
    那时,我们心里是百分之百的相信,吕红一定会好起来的。吕红出院回家,更让我们大家信心倍增。吕红闯过了一个个难关,更像是我们大家在一起努力地闯关。尽管吕红的命运写在那里,但我们心里头总有着侥幸,总想着尽可能地挽留她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人世间多一些日子。平常,吕红有事没事也总会给我来电发短信,说说自己的事儿。
     时间又被翻到今天4月28日,我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个叫吕红的姑娘的时候,一首《丁香花》的音乐不禁回旋在我的耳畔: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满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10: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2日
   
     29日下午2点,我们团队19人按约出发去嵊州山里“慢炖”时光。活动初衷一是给团队里4月份出生的同过生日,二是想通过面对面的共渡一段光阴来增加团队的凝聚力。此去的目的地并非有名的国家级的山川河流,但我认为风景美不美并不是最重要,去与不去,最重要的还是和谁一起,非常感恩18位兄弟姐妹们被我“忽悠”,在最美好的五一小长假里,跟我一起去“慢炖”时光。
   此行先要感谢嵊州的张亮宗兄弟,他把地导戴鱼哥介绍给了我,戴鱼哥亲力亲为地给我们解决了三餐、住宿、陪游,给我这个领队省了很多心。谢谢两位兄弟。
   我们先到嵊州长乐镇葛英村,葛英地处西白山,村周围,长满了挺拔的松树。我们参观了葛仙翁庙,品尝了庙旁的丹井水。这里的丹井被人称之为嵊州第一泉。我一连喝了几口,唇齿间弥漫着清甜与香醇。
   据史料记载,葛仙翁庙建于南齐年间,庙里祭祀的是葛玄与葛洪。葛玄,三国吴时入剡中西白山,炼丹,采药,种茶,为民治病,教导养生,善声甚隆,当地人称为葛老仙翁,后得道成仙。他的孙子葛洪是晋时丹阳句容人。年轻时数度被召为官,政绩卓著,著有《抱朴子》百一十六篇,金匮药方百卷。后辞官,游名山,访高士,热衷于道教研究。东晋时从天台山入剡中上西白山,构庐而居,承袭其祖父遗愿,采药、炼丹、修道与医病兼顾。他不但自己采药种茶,还教授村民们识药性,采药,以便自备自治,还指导他们如何种茶种草药,在治病之余,还能增加收入。平时,他总是行善积德,情系百姓,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与称赞。他得道成仙后,后人感其恩德,立庙祭祀。
    晚饭安排在通源乡上西坑村的戴鱼哥家里,饭后露营葛英村的观光景台。第二天上午游长乐镇小昆村,再从小昆村上西白山,成功冲顶绍兴第一高峰(1093米),再折返上西坑村,中饭后返回上虞,30日一天步数13622。两天车程合计225.2公里。
    嵊州活动两天,我个人有四个难忘:一是大家给我和黄老师一起过了生日,边宏雷先生还特地给我们买了生日蛋糕。2张桌的人一起给我们过生日,是非常荣耀、幸运、难忘的。二是第一次雨中露营,雨下了一个晚上,雨点就像直接落在脸上,雨声就在耳内滴答,对新买的帐篷过于自信,后半夜3点半,帐篷里面泡水,衣服棉被全渗透湿透,逃到车上继续听雨。三是在地导戴鱼哥的快到了快到了的忽悠下,终于撑上了西白山顶,换一个人的话,是绝对没有勇气徒步到顶了,现在好歹也可以说到过绍兴第一高峰了。四是此趟我们运气交关好,湿身换来了早晨罕见的云雾奇观。去年我在这个地方看了日出,这次我有幸欣赏到了云海。
    人是有知觉的动物,喜怒哀乐其实都是自己一念之间。生活的苦累,精神的悲催,执拗的认为,一念而起。我想引导的是另一念:无我,青山,绿水,云海,露珠,明月,日出,路边无名花草,森林,古村,农家土菜……找到自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08: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5日

          昨天晚上在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区统战部发起举办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参加演讲的人员有15人,分别来自民盟、新联会、知联会、九三学社、民进、网联会,评委在前排坐了一排,统战部部长等各部门领导。   
        我代表了网联会也参加了此次演讲活动,越临近时间,越压力山大,看演讲名单,看他(她)们的生活阅历,有专职律师、有多年文化部门工作经验、有当了多年的老师、有后起之秀、有舞台经验丰富的歌手,可谓是高手如云,而我无论在年龄和记性、演讲基础都处于劣势,所以是犯了愁,后悔冲动地接了活,起初想着是到时上台低头看着稿子念一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去就去吧,结果越到后面,要求都出来了,演讲么起码是脱稿,说脱稿两个字容易,真要做到就难了,人往往是在台下百老百口,可是到台中间一站,脑子就短路空白,说了上句忘了下句,一打疙瘩,就全盘奔溃。摆在我面前的,要么是随便它难看,马马虎虎地敷衍了事,要么是像电视里的演讲滔滔不绝、容光焕发、精神饱满地上台下台,讲的好与不好是另外一回事,起码是脱稿的,流畅的,自如的,从容的。   
          和自己作了几天的思想斗争,觉得敷衍了事,首先是自己放弃了自己,那么更不用说别人怎样看你了。二是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我为什么不争取好好努力一下呢?我不应该主动放弃任何一个宣传公益的好良机,也许一次不经意的演讲,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什么改变呢?三是自己是一个团队的负责人,起码是承载着团队负责人的身份,我可以辜负自己,但绝不能辜负团队。我虽然年过半百,但学着演讲照样可以重头开始,只要我去努力了,那结果再怎样,起码是不会后悔了。   
          我决定老汉学绣女来一次对自己精神的磨砺,我决定放空杂识,认认真真地做一次演讲。具体负责这次演讲活动的吴虞首先成了我的老师,他帮我一句话一句话地听过去,一句话一句话地帮我矫正,为了某一句话,我甚至笨拙地跟着他的口音演示一遍一遍地念,我们开玩笑是在速成。然后我又在微信上找了王瑛老师,她以前给我做过一次广播采访,她给配的背景音乐我记忆犹新,非常的切合。她肯帮忙,第二天一上班就给我搞定。然后就是不断把稿子刻脑子里的事情,会背诵后是再赋予感情。我用了最傻的办法,先把稿子打印出来贴在齐眼高的窗户玻璃上,站着慢慢地读稿子,滚瓜烂熟之后,再把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字里面进去,最后是站在老位置,把稿子拿下,悬空演习。每天早晨来几遍,一个星期下来,逐渐能不看稿子了。   
          站在舞台上面,最重要的是从容,淡定,自如。而这点是我的硬伤,这感觉就是我爬到12米高的电线杆顶后,杆子会轻微地明显摇晃的时候,那刻是全身带毛发也发抖的那一种。我的电工师傅告诉我,你在上面电线杆会摇动,说明是安全的,如果你一上去电线杆一动也不动,那才是危险呢。做到演讲的从容,就像面对考试一样,最主要的还是看你做了多少的准备工作,其次也是心态。心态,还是自己可以说服自己的。而当我全力以赴去做这件事情后,我慢慢地一点一点堆积着去除恐惧。   
         15位选手全部演讲完毕,第一名卢老师9.56分,我获了第二名,9.53分。   我对我的兄弟姐妹们说,我的幸运数字是2,演讲顺序抽签是2,得2等奖,皆天合我意也。而我又通过这样的机会,认识和重新认识了一批优秀的朋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感谢一切的天意安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4-27 15:35 , Processed in 0.05403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