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别的诉求,最大的担忧就是我儿子,只求你们帮帮他。”看到“点亮一盏灯”团队志愿者们拿着2000元爱心款和慰问品到来,东关街道凌江村的求助者屠梨菊连连拒绝。
“今天,我们是专程来告诉你,你儿子工作的事情我们已经帮助解决了。”听到“点亮一盏灯”团队负责人董国光带来的好消息,屠梨菊这才如释重负。
这是不久前向“点亮一盏灯”团队电话求助的一户困难家庭,屠梨菊便是这一家的女主人。今年60岁的她和丈夫平时都以做小工为生,家里仅有二分八厘地,种些油菜、稻谷,收入微薄,家境贫困,自家的老房子破败不堪,逢雨便漏,没有多余的钱修缮,到目前还借住在亲戚家里。丈夫屠月夫的血压是“全村第一高”,每天都要靠吃药来维持血压。
夫妻俩育有一儿一女,长女已出嫁到杭州,也是由亲戚培养并提供学习机会,之后介绍到杭州工作并嫁人,但日子也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除了回来时帮忙干点家务、农活,在经济上也是有心无力。
儿子屠彬彬今年29岁,是个残疾等级四级的残疾人。“光为了他这个人,就操碎了心。”而说到儿子,屠梨菊满脸愁容。
据志愿者前期走访中了解,屠彬彬3岁那年发高烧后,智力就相比一般人低,6岁才学会走路,在学校时总是被别人欺负、嘲笑,时常受到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教唆,没少闯祸,让屠梨菊夫妇既头痛又心疼,读书更是有一天没一天。
“之前也工作过几年,由于智力原因,很多活也做不了,通常都是打一枪换个地方,也做不久。”屠梨菊告诉记者。
在最近一次被辞退后,屠彬彬断断续续交了几年的养老保险也没了下文。这成了屠梨菊夫妇最担心的问题,以后夫妻俩老了,谁来照顾儿子呢?
志愿者何女士听说这一家的遭遇后,四处奔走,在一家企业为屠彬彬谋得一份保安的工作。企业相关负责人答应带屠彬彬先去工厂试试,看能否适应工作,并表示即使不能适应,也会帮助屠彬彬续交养老保险。
“你们帮我解决了最大的难题,已经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这钱和慰问品绝对不能再收。”屠梨菊激动得手足无措,在经过志愿者们的耐心劝说后,才收下志愿者们的一片心意。
当天,志愿者们还来到曹娥街道光明村,看望另一位求助者景华忠一家。(详见本报5月12日6版《半个咸蛋,给六旬老汉还是八岁幼儿?》),为这一家送去了9800元爱心款和慰问品。
这一次,随行的还有几位小志愿者,年龄与小铄(景华忠孙子)相仿,小朋友们开心地吃着零食,很快打成一片。志愿者们的到来,让景华忠一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