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不费事 百八十元不嫌少 点滴爱心汇成河
网上慈善,不必再盯着大款(民生调查·关注网络慈善(上))本报记者 刘 念 2015年01月13日06: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制图:张芳曼 |
核心阅读 动动手指,不消一分钟,捐款完成。掌上募捐已成为新的慈善方式。 网络与慈善的混搭,迸发出惊人的力量。网络慈善利用互联网的无边界、传播广,你十块我二十,聚沙成塔,更大限度汇聚救助力量。 个人或组织发起、公募支持方认领、网站推广,这种模式在保证公开、诚信的同时,也通过随手转发,调动、激发起身边的正能量。 从今天起,本版推出网络慈善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网上做慈善,高效又方便。 1月4日,中国扶贫基金会接手新年首个慈善项目:4岁男童普普(化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躺在千里之外,急需8000元的手术费。 1月6日,“八千元救先心病儿”项目上线。1月8日,钱募齐了。1月9日,普普顺利地进行了手术。 凑齐这8000块,不是靠哪个大款或老板出手,而是腾讯公益乐捐平台发起项目,把孩子的情况与需求,传达给众多微信用户,他们通过便利的支付方式,你10元,我8元,凑齐的。 比起8000块,还有更多的。本报之前通过网上募捐,为辽宁见义勇为少年张鑫垚凑齐了多达20万元的善款,只用了短短6天。 就这样,只需动动指尖的手机募捐,降低了公众参与慈善的门槛,改变了传统慈善模式。 信用有保证,支付有渠道,监督能跟上 当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遇上慈善,对后者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 以救助普普为例。主要步骤有三。第一,上网发起项目。北京彩虹桥慈善基金会的张昀,在腾讯公益乐捐平台上,发起了“坚强的彝族小男孩”项目。事实上,只要提供身份、资质的证明,个人与组织,均可担任募捐项目的发起方/执行方。 第二,项目要等待公募支持方的认领、审核。公募支持方,均为在腾讯公益注册过的具有公募资质的机构,以公募型基金会为主。“彝族男孩”项目就是被中国扶贫基金会认领下来的。 第三,项目上线后,微信用户点开微信钱包中的腾讯公益板块,就可以查看项目详情,想捐款,点“我要捐款”进行微信支付,还能分享到朋友圈,邀好友一起捐。手指一动,善款捐出。 这,就是掌上募捐的基本模式。有具备公募资质的基金会等机构,进行信用背书,让人捐得放心;有网络公益平台,提供便捷的支付渠道,不必因为额度小、银行远而却步,让人捐得省心;想知道钱花哪儿了?还能在网上及时查看动态,让人捐得舒心。 “这个世界的改变,不能只靠少数人的大努力,还要靠多数人的微付出。”腾讯公益产品运营总监孙懿认为,“这就是掌上募捐的理念”。 腾讯基金会副秘书长李玉霄介绍,目前,在腾讯公益注册的公募机构有50多家,每天递交申请的项目在30个左右。2014年,共有1018个项目借助掌上募捐,募得善款超过1亿元。 “项目审核分三步。”中国扶贫基金会项目合作部项目主管介绍,“一看发起方、受助方是否具有资质、证明;二看内容是否合乎法规、公序良俗;三看项目预算是否合理。这三步下来,审核通过率约在80%左右。” 李玉霄表示,腾讯公益上各基金会认领的项目,审核通过率在50%以上,“没出现过经审核的项目因造假而被叫停的情况。” 根据不同项目的情况,中国扶贫基金会设立了不同响应机制。比如“彝族男孩”项目,其响应机制为二级,即通过微信朋友圈、电脑端腾讯公益乐捐平台进行推荐。响应机制最高可达四级,将追加新浪微公益、支付宝等基金会可用的全部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