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68|回复: 1

南方石窟——越人后裔的居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7 08: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石窟——越人后裔的居室

胡文炜
  龙游1号石窟内局部
  花山2号窟洞口
  龙游3号窟内石柱凿痕局部
  花山2号窟内一隅
  沉寂了1700多年的龙游石窟、花山石窟等南方石窟,直到现在得以被重新发现。尽管关于这些石窟的作用解释众多,却仍回答不了种种质疑。
  如今,本人通过实地考察并查阅文献,认为这些石窟是越人后裔的居室。
  秦始皇东巡后,大批越人被迫离开家园,有的流散至此。起先,他们过着“披草莱”而居的生活,后来开始凿山洞为家。南方石窟就是经好几代越人后裔陆续开凿而成。他们是汉代“山越”的一部分。三国时,经孙吴征讨,“山越”或加入军队,或补入编户,洞窟遂被废弃。
  南方石窟成因之谜
  ●胡文炜

  南方石窟成因之谜
  我国南方,特别是浙皖一带龙游、花山等地的石窟,其成因至今已有二十来种解释,包括采石说、藏兵说、陵寝说、粮仓说、史前文明说、山丘说、道家福地说、功能转化说、花石纲说、方腊洞说、临安造殿说、徽州府说、屯盐说、渔梁坝说、杀人坞说、巨型石文化建筑说、外星人造说、储冰说、伏龙治水说、采矿人的安身之处说等。其中大多数只是猜想,已被否定,影响较大的是前四种。
  “仓库说”,包括粮仓说与盐仓说。由于洞窟大而多,非几十年上百年时间不可能完成那么大的工程,洞窟前期开采费时费力,后期利用率很低,有违常理。
  “陵寝说”,由于花山窟中发现有钟乳石,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根据钟乳石的成长年龄推断,石窟至少有1700年历史,所以洞窟开凿不晚于晋朝。按照这个年代,则晋代以前无法找到哪个朝代会在那里去凿如此规模的洞窟来作为皇陵。汉朝年代长,皇帝多,但汉朝的皇陵在咸阳,不可能再在南方派人来凿这么多洞窟,何况宁海、烟村也有类似石窟。
  “藏兵说”主张的人较多,但开凿如此规模和数量的洞窟,不是一代哪怕二代三代人能够完成的。洞窟的位置固定,不利于军事行动。如果凿于勾践时期,那么当时练兵备战紧张,无法分出如此大的力量去开凿这许多山洞。越国二十年就完成了复国北上的过程,不可能等待完工遥遥无期的山洞用来藏兵。若是凿于战国以后,那得有非常清楚的开凿方和敌对方,例如长城是汉族人为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而洞窟的开凿方和敌对方一概不明。花山这样的地方也不属战略要地。
  “采石说”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因为第一,可以解释石料的去向。凿了那么多山洞,石头去了哪里,回答是作为建筑材料,用船运走了。第二,如此大规模的工程,为什么没有任何记载,回答是因为采个石头,没有记载也不奇怪。然而从洞窟的实际状况看,采石说同样无法成立。
  要说开凿山洞的作用,可能性无非二种,一是为取石,二是需要洞窟。如果是为了石料,那么只能在露天下开采,因为采石必需有充足的光线,作业时要能自如地回旋,还需方便地外运。而现在的石窟全都是口小内大,如果没有火光,里面一片漆黑,行动极不方便。采石不同于刨煤,只要在洞穴里将煤刨下,装入箩筐背出来,哪怕借微光摸索着爬行。采石是为获取石材,包括条石、石板、块石,是作为建材所用,因此必须有很亮的光线才能按需开采,方便搬抬。洞里如果燃起足够的火光,一是有可能因火起烟,小洞口排烟不畅,易造成呼吸困难。二是所需光线强,燃烧产生的火光也大,势必要消耗很多氧气,非常不利于待在里面的石工。因而,如果为了采石,就没有理由不扩大洞口。已发现的龙游石窟有30多个,花山石窟也有30多个,如果为采石,完全可以对整座山头由外向前采凿推进,这样工程量不知要省多少。现在是这里一个洞那里一个洞,口小里大,简直是人为制造巨大的难度。有人提出,地下的岩石本来是软的,好像豆腐,开采出来后见风变硬,所以洞口必须小。然而现在开宕取石并不少见,新采的石材过一段时间后硬度没有多大变化,尤其各地经常打隧道、开山移山、取岩芯、钻深井、造地铁、建过江通道等,也没有听说发现很软的岩层,更没有像豆腐那样的。
  再看这些洞窟的凿痕,如果是为取石材,那么留下的痕迹只能是粗犷、自然,而现在特别是龙游的一些窟内,用于支撑的柱子以及石壁作了非常精细的大面积加工,凿痕整齐均匀,一排一排,一行一行,没有交叉紊乱,而且大部分在人站着够不到的地方,也就是说脚下必须垫东西,或搭架子。花山石窟的加工痕迹没有像龙游的那样多,但也有少量存在。难道石料非常艰难地开采、外运后,人还要留在深洞内燃着烟火,费时费力地在柱子、岩壁上认真仔细地加工出整齐均匀的痕迹?还有,洞穴之间隔着一道壁,如果是为取石,就没有理由不打通。
  “采石说”虽然好像能解决石料的去向问题,但是我们知道石窟一带的城镇乡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或在明清时期大规模地重建扩建。也就是说,作为建材的石料越到后来用量越大,要到钢筋混凝土出现时采石行业才逐渐衰退。然而,年龄至少有1700年的钟乳石证明,这些洞窟不是近代开凿。洞窟的长期湮没无闻,连一代代口口相传都没有,也说明洞窟被废弃的历史已经很久了。人类对石料的使用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采石又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近代的重要行业,如果洞窟是为采石需要而开凿,就没有理由缺失传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08: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人后裔凿洞而居
  那么,这些石窟群的来历究竟如何,当时凿这些洞究竟是做什么用的?通过实地考察和查找文献资料,可以认定南方的一处处石窟只能是汉代越人后裔的一种居室,是他们一代又一代,在很长的时期里陆续开凿而成。如此,所有难题与疑问都可以得到充分合理的解释。
  越国,到勾践时势力强盛,一度成为春秋一霸。延至战国后期,越地虽被楚国占领,但越人的势力未消,《史记·六国表》载:楚“城广陵”以防越。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南巡渡浙江到越地,“徙大越民”(《越绝书·记地传》),还“刻石徙之”(《越绝书·吴地传》),说明措施很严。大批越人因此流散到各地,其中一部分就散居在现在的皖、浙、赣交界处新安江的上游。《越绝书·吴地传》明确记载:“乌程、余杭、黝、歙、无湖、石城以南,皆故大越民也。”乌程,后改名吴兴,现属湖州;石城,现芜湖有石城湖小区。黝,即黟县,建安时由“黝”改“黟”。歙,沿用至今,花山石窟就在歙县境内,而龙游处在新安江中游建德以南,与花山相距不远,三国时同在被孙吴征讨的区域内。
  这部分越人后裔在秦始皇的强权统治下离开故土,寻找有山林水源的地方蛰居下来。《三国志·诸葛恪传》:“其出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也就是长期生活在山野,备有武器,保留着越人粗犷的“野性”,后来被称为“山越”。
  山越主要散居在现今的安徽、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一带山区。起先是披草莱而居,秦亡后逐渐稳定下来。此时,他们已不可能对朝廷分庭立国,于是一部分人在自给自足之余,开始凿山为穴,开洞为室。
  开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早无非是凿个洞以避风雨野兽。随着时间推移,山洞越凿越大,越凿越深,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于是出现了高大、宽广、深邃,甚至结构复杂的洞窟。由于是分户、分族居住,所以各洞不相连通。正因为是住人,所以洞口小,里面宽畅,才具有安全感。他们需要相互照应,便形成了洞窟群。其中,龙游洞窟内凿的符号,正是表示族群的记号。经多位专家鉴定,1号窟内马、鸟、鱼图形的特征近似于汉代石刻的写实风格,这与“山越开石窟”在时间上正相契合。
  洞窟用于居住而不是为了取得石材,凿成口小里大的形状也就不太难,只要把石头破成碎块,就像现代挖煤一样。当然开凿的进度不会快,这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正是用于生活居住,所以在柱子、洞壁上作了后期加工,以增加舒适感。由于族群的不同,各地的风格也有所区别,龙游的比较精细,花山的则是复杂而粗犷。
  导游讲解花山35号窟:“口小洞大,有一段20米长的引洞。走过引洞,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一座惊人的地下宫殿,总面积有4000平方米。26根周长约10米的异形石柱顶天立地,一派豪气、霸气。环绕大殿有36间石房,最小者面积仅2平方米;石房墙壁厚薄不一,最薄处仅10厘米。这些石房三面为壁,仅朝殿堂一侧有门洞,有的门洞仅容一人进出。”“窟内有许多石房、石床、石桥、石楼、石槽。”正是一个大型族群的居室。
  大量开凿出来的石头去了哪里?洞窟下的衢江、新安江,当时水位都没有现在这样高。现在花山一个洞内水位要低于新安江水位2米,说明当时洞窟与江面的距离比现在要大很多,因而一部分碎石可能倒入了江中,有的可能铺在山间甚至地上。江底的经过一两千年浸泡和水流带动,地面的经受长期的雨淋、日晒,这些碎石慢慢地化掉了。由于不是由谁组织,不是在短时间里大规模地派人开凿,不是国家工程,因而不被注意,所以没有文字记载也很自然。
  沉寂的洞窟
  这许多洞窟为什么一下子沉寂了,住洞窟的人都到哪里去了?这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
  “山越”这个名称,最早记入《后汉书·灵帝纪》:建宁二年(169)九月,“丹阳山越围太守陈夤,夤击破之。”此时已是东汉后期,离开故土的越人后裔繁衍生息了350多年,已有十多代,人口大量增加,逐渐形成一定的势力。当后汉社会不稳定时,他们开始向城市谋求发展,但没有获得成功。又过了几十年,会稽等郡的山越起事,攻没郡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孙)权遣(陆)逊讨(费)栈。”陆逊“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建安十二年(207)“使贺齐讨黟、歙,分黟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县,以六县为新都郡”;《三国志》中还有很多关于吴国孙权讨伐鄱阳、上饶一带山民起义的记载,而龙游正在那一带范围内。
  吴嘉禾三年(234),诸葛恪为抚越将军,山越被分割包围。恪采取修建工事而不交锋的战术,待谷物将成熟时,发兵抢割。饥饿的山越被迫出山,诸葛恪选取精壮者数万人为兵士,其余迁至平地补入编户。经孙吴数十年征讨,绝大部分山越告别了山林生活。自此以后他们逐步汉化,早先居住的洞窟被废弃遗忘。这些洞窟经过一千多年时间的长期封存,历经唐宋元明清改朝换代,其开凿过程、越人后裔的生活状况全都失传。今天,当洞窟群重见天日时,被认作不可解的谜团也是十分自然的事。
  从洞窟的失传、现状,再联系《越绝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可以认定南方石窟是越人后裔——山越人的居室,这样一系列疑难问题得以迎刃而解。除了龙游和花山,宁海、烟村也有洞窟群发现,其成因和作用全都一样。至于有的洞窟里面的斜坡与外面山坡的度数一致,石柱的承重古人是如何计算的等,这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从长期作业中所得出的经验。当解决了最关键的由谁所凿和起什么作用后,别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图片由胡文炜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3 21:47 , Processed in 0.0665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