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兰州晨报“阳光冬衣”大型公益活动走进岷县。在“汽车之家——兰州逍客车友会”12位爱心车主及于晨、牟和平两位私家车主、10名兰州及岷县当地志愿者的共同协作下,一件件暖和的冬衣顺利发放到了麻子川乡、寺沟乡、秦许乡391名五保户手中。
“一定不能让车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11月15日早7时,兰州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漫天飞雪中,报名参加“阳光冬衣”岷县站的爱心车主徐万明还是提早赶到了报社。“大家把车停成一排,把车号统一贴在后窗右上角!”“油加满了吧?”……张得文刚刚赶到活动现场就不停地安排布置任务,他正是“汽车之家——兰州逍客车友会”的会长。
“一定不能让车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我们可都是签了‘军令状’的。”张得文说的“军令状”其实是一份承诺书,此次“汽车之家——兰州逍客车友会”共有12名爱心车主报名“阳光冬衣”承揽了自费向岷县发放冬衣的任务。
同样,为了参加此次活动,两位私家车主于晨、牟和平也加入进了这个爱心行列。
“这里离我爱人当年插队的地方不远”
1小时后,物资搬运完毕、车队集结出发。通往岷县的路途遥远,到达县城已是下午2时,一路疾驰的车主顺路来到马勺不特色新疆拌面餐馆,一来吃饭,二来拜会这里大名鼎鼎的爱心店主。这位老板曾经参与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广东省信宜市9·21特大洪水灾害等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
走进面馆,最吸引人的是悬挂在墙壁上大大小小的锦旗,这是受马勺不帮助的人送给他的最高赞誉,这些锦旗是他从17岁开始到现在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最好见证。在简单用餐交流后,随后大家奔赴各个捐赠点。
当看到自己领到的目的地是学寨村时,68岁的爱心车主“草堂哥”略显激动:“这个点距离我爱人当年插队的地方并不远。”
在麻子川乡、秦许乡、寺沟乡,每位老人接过棉衣时,都会大声表达感谢,老人的这一声谢谢深深感动了志愿者。爱心车主“东哥”带上了专业相机记录着活动的整个过程。“我想把整个活动拍下来,这既是对车友的鼓励,也算是留存一份珍贵的回忆。”
“感谢兰州晨报提供的这个爱心平台”
下午4时许,记者跟随爱心车主徐万明、赵建华、刘利飞一行来到绿沙村的衣物发放点。此时,附近农舍的烟囱中次第升起了炊烟,村里的五保户相继前来领取衣物。有别于他处,这里的老人多为智障、残疾人……几位老人拿到新衣服后,连连向同行的车主、志愿者跷起拇指、拱手致谢。
发放完衣物,在一遍遍不舍的叮咛话别后,带着些许伤感,大家离开了五保老人的家,却把满满的牵挂留在了那里。返程的路上,“草堂哥”告诉记者,自己是兰炼的退休职工,40年前曾经来到岷县慰问。“40年后,再看这里的农民生活无论是住房、饮食还是道路建设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这些孤残老人不应被忘记,感谢兰州晨报提供的这个爱心平台,让大家对这种‘透明’的慈善更放心。”
本报记者 赵汇 实习生 张韶华
花絮
岷县秦许乡:穿上冬衣老人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
11月15日下午,记者所在的爱心小分队终于抵达此行第一站——岷县秦许乡百花村。在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内,7位五保老人依次拿到了志愿者递上的衣服后,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在车队向第二站沙才村行进时,一辆志愿者的车子被路边的石板割破了轮胎,车队不得不停下来更换轮胎。下午6时许,车子终于到达了最后一个村庄——马烨村。在该村幸福院不大的一张桌子前围满了前来领衣服的村民。58岁的五保老人王彦才拿到新棉衣后,满脸笑容。“这么新的衣服舍不得穿呀!”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在11月1日跟随大伙一起搬进幸福院的。“这衣服也是对我们乔迁新居的贺礼,我们很幸福。”王彦才高兴地说。 本报记者 董子彪
岷县寺沟乡:老人穿上新棉衣 大家心里暖暖的
当爱心车队抵达岷县寺沟乡八步川敬老院时,老人们早已在院子里等待,看到“阳光冬衣”志愿者的到来,纷纷簇拥上前拉大家进屋暖和暖和。
据了解,八步川敬老院目前居住着13位五保老人,其中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50多岁。居住在敬老院的82岁的包爷爷看起来精气神不错。当爱心车主给包爷爷穿上新衣服时,老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嘴里一直说“喜欢得很,喜欢得很!”在志愿者一行即将离开时,老人都纷纷穿上新衣服出来送行,看到这一幕,大家心里暖暖的,这无疑是对“阳光冬衣”一种无声的肯定。
在绿沙村,一位前来代领衣服的小姑娘引起大家的注意。在交流中,大家得知,她是来替自己的二爷领衣服的。据其介绍,二爷小时候因病错用了药不幸瘫痪在床。拿到棉衣的小姑娘眼中泛起了泪花,“真没想到,你们离得这么远还能想起我爷爷……”
本报记者 赵汇 实习生 张韶华
岷县麻子川乡:一辈子也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
一件普通的棉衣不仅可以暖人更可以暖心,在岷县麻子川乡的阴坡村,今年64岁的高合力买老人得知有城里来的好心人为她送棉衣时,老人高兴地早早在村委会等我们到来,志愿者离开时老人仍依依不舍,直到车子开动,老人还站在寒风中目送大家。
在送棉衣的路上,随处都有感动。55岁的林金全和73岁的老母亲沈海英相依为命,由于林金全有些智障,所有的家务都由73岁的老母亲沈海英包揽。见到沈海英,只见她还穿着老旧的对襟粗布外套,志愿者将新棉衣穿在老人身上,老人感动得泪流满面,抹着眼泪喃喃地说:“我一辈子也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老人的话像针一样刺痛了志愿者,看到老人的情况,志愿者安平悄悄给老人兜里又放了100元钱。
本报记者 朱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