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管理员

《天天向善》之“点亮一盏灯”系列报道集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2 14: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14: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3 16: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以回报社会但求以身相许

绍泉 晓华

   导语:一个年仅42岁,还在病床上与病魔勇敢搏斗的男子,却早早地提出死后要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社会。那么,是什么使他产生这样的心愿?他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画外:在绍兴市人民医院15楼的病床上,42岁的张建刚一个人躺在床上,现在由于癌细胞压迫胸骨神经,他胸部以下已不能行动。他告诉记者,自从四年前,他患上肝癌以后,得到了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很多帮助,因此,现在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用自己的身体来回报社会。

同期声:张建刚
因为社会对我的帮助也很大,国家也给我上了低保户,每月有1200元钱,我这样在想,如果我走了,我也每月什么可以回报社会,就把我有用的器官捐献给国家,我这样想的。
画外:对于今后捐献器官,张建刚已经想了很多,他觉得除了他的眼角膜可以为需要的人带去光明外,他的身体也可以作为医学院病理研究的样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身体正在经受着一阵阵的病痛的折磨。

同期声:张建刚
像我这样的癌症骨转移的病人也是蛮少的,肝癌骨转移是少的,并且我虽然骨转移,但指标正常,这也值得(研究),还有我身上有种腺,现在也是不治之症,是一种皮肤癌,通过对我的解剖,能够在医学上面有点突破,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出问题,以后使这样的病人不再受痛苦。

画外:目前,张建刚关于今后捐献器官及遗体的心愿已征得了妻子的同意,现在正在做母亲的思想工作。

同期声:张建刚
相对来讲,年纪大的总有点不太(接受)得了,有点不太肯,我跟我妈说,不管这样,社会帮助我这么多,反正没关系的,这个捐献,我始终跟她说,只要我还在,我总是会劝她,到我妈签字签好为止。

画外:在张建刚的病床边,记者见到了两位同是抗癌协会的病友,现在是他们在轮流照顾着他。这两位病友告诉记者,四年来,张建刚虽然自己已是癌症晚期的病人,但还是经常去帮助同是癌症的病友,从精神上给了他们许多的鼓励。

同期声:病友
我们生病的人的QQ群里,他的名字叫老傻哥,人家不知道的人认为他是呆的,自己身体不好,(无论)上午、下午,病友一个电话,就为他们帮忙,住院、检查,自己只要力所能及的都帮他们的,甚至在住院前几天,走不动了,他还要硬撑着去帮人家办事情,做志工去。

同期声:病友(脸部要打马赛克)
他平时自己在这个地方已经上了钢板,就是身子弯不下去,但是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帮助病友这个事情,帮助病友那个事情,所以我们都受他的影响,我们都是喜欢去帮助别人,虽然自己也不是一个好的身体,但是现在他这个样子,我们真的很难过。

画外:张建刚决定今后捐献遗体的心愿得到了抗癌协会许多病友的支持,他们认为,虽然生了这个病是他们人生中的大不幸,但在走过的时候,能多帮助一个人,心里就会多一点舒坦。

同期声:病友
我们作为年轻人,也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们生这个病,是我们的不幸,希望我们捐献之后,对医学上面有一定的用处,或许下一代的不幸能够变成幸运。

同期声:病友(脸部要打马赛克)
我们是表示很赞同的,包括我们自己以后可能也会有这种想法,但是现在我真的想呼吁社会,多帮助他一点。

画外:四年来,为了治病,张建刚已经买掉了自己的房子,所有的亲戚朋友能帮的都尽力了,但还欠着10万元钱,而据医生联系,接下来在杭州的一个手术,如果成功的话,张建刚还有一线的希望。

同期声:病友
希望社会有好心人,稍微帮助他一下,人多力量大,少点没关系,希望再去动个手术,再撑个两三年。

第一热线记者绍泉、晓华报道。

点亮一盏灯
伸出援助手

绍泉 晓华

    导语:张建刚身患癌症,还乐于助人,愿意以身回报社会的事情经我们第一热线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上虞民间慈善组织点亮一盏灯的发起人董国光,也专程从上虞赶了过来,对张建刚
15岁的儿子伸出了援助之手。

画外:董国光和爱心人士宋林虎一起走进人民医院15楼张建刚的病房时,张建刚73岁的母亲正在为他进行腿部按摩,当她看到这两位好心人,前来看望他们的时候,激动地哭了起来。

同期声:张建刚母亲
小的小,老的老,我真的不知道怎么生活了。

画外:据张建刚的母亲介绍,张建刚上有77岁瞎了眼睛的老父亲,下有正在读初三的儿子,几年下来,张建刚不仅卖掉了自己的房子,还签下了10多万元的债。

现场声:董国光和张建刚对话
你儿子的生活费怎么样//生活费我们基本没有的,早饭都是家里烧好让他吃了去的,就是学校里的餐费,是大家吃什么就吃什么。//我想帮帮他,在生活费上上面尽量帮帮他。

画外:在了解了张建刚的儿子不仅在学校里成绩优秀,在家里也是个听话的孩子后,董国光表示,他回去以后,会马上通过点亮一盏灯的网络,让更多的网友伸出援手,来帮助张建刚的儿子。同时,同来的爱心人士,也是绍兴市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总队的副队长宋林虎,当场捐出了2000元钱。

同期声:绍兴市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 董国光
像他这样的情况,我打算每个月,像初中的话,每个月最好能够支持他400元,有了这400元之后,最起码他自己的生活费能够解决了,他能够安心读书。

第一热线记者绍泉晓华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3 16: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心有如潮涌 结对有望成功

绍泉 晓华

   导语:这几天,我们第一热线栏目对癌症病人张建刚,感恩社会愿意以身回报进行了连续报道,几天来,许多市民不仅感动于他的无畏和大爱,纷纷向他献出了一份爱心,而点亮一盏灯这个民间的慈善组织,也正在为资助他
15岁儿子今后的学习而努力着。

画外:今天上午,躺在病床上的张建刚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几天他已连续收到了好多爱心人士的捐款。

同期声:张建刚
他们看了电视以后,也是在这里住院的病友的家属,他拿来了1000元钱,//还有我们抗癌协会里和我一样生这种病的人,自发地每人200,也有2000元钱给我送过来,还有我们慈善义工的那些人,也是每人搭起爱的桥梁,每人100元,也有700元送过来,//包括我的责任护士,她看了我这样的情况也给了我200元,说叫我买些营养品吃吃,能够好起来,我希望你站起来。

画外:而上虞点亮一盏灯慈善组织的创办人董国光,在827日看望了张建刚以后,马上在网上发了一个题为《痛到骨髓 笑却最灿烂》的帖子,除了详细介绍了张建刚的情况以外,还呼吁广大网友伸出援手,来帮帮张建刚的儿子。他的帖子一发出,马上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响应,其中网友老三江表示:孩子的学业不能耽误 ,他会把钱从农行转给董国光。同时,与斌斌结对的事情也基本有了眉目。

声音来源:点亮一盏灯创办人
董国光
斌斌(化名)结对的情况,我下午跟一个企业家去联系一下,他有意向去跟斌斌结对,我就下午直接过去,去确认一下,确认后就可以通知斌斌了。

画外:对于这么多好心人的关爱,张建刚和他的家人都表示非常地感激。

同期声:张建刚
我真的非常感谢社会上有好心人来帮助我,所以我更有信心把我自己,反正好用的器官都捐献给国家。

第一热线记者绍泉晓华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3 16: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对成功 每月800

绍泉 晓华

   导语:昨天上午,由董国光发起的点亮一盏灯民间慈善组织,在
绍兴市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为绍兴市点亮一盏灯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仪式结束以后,董国光又马上赶到了市人民医院,为躺在病床上的张建刚带去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画外:昨天下午,董国光和点亮一盏灯志愿服务总队的十多位志愿者,捧着鲜花,前去看望了躺在病床上的张建刚,并把关于他儿子的一个好消息告诉了他。

现场声:绍兴市点亮一盏灯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
董国光
现在你儿子的结对已找好了,一个是绍兴的银龙鱼网友,还有一个是我们点亮一盏灯的基金,打算每一个月给他800元钱,你下次把账号给我,我每个月会(把钱)打进去。

画外:在病床边,这十多位志愿者给予了张建刚很多的鼓励,同时,董国光还当场转交了两位志愿者网友:二都水晶和老三江的1100元善款,鼓励他坚强地活下去。对于这么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张建刚告诉记者,他以前最大的担心是他儿子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了点亮一盏灯这样的爱心支持,他终于可以放心了。

同期声:张建刚
我真的谢谢各位网友和董老师,使我即使走了也能安心,因为我儿子能够安心地读书读上去了,我就跟我儿子说,书读好,回报社会。爸爸为什么做这个决定,把有用的器官献出去,也就是因为有很多人在关心我,所以我做这个决定。

画外:董国光表示,他们点亮一盏灯志愿总队以后将继续关注张建刚儿子的学习情况,希望张建刚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无畏与大爱,为了所有关心爱护他的人,好好地学习,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一热线记者绍泉晓华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3 16: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备箱里义卖 假期来献爱心

绍泉 晓华

   
导语:点亮一盏灯这个民间的慈善组织,自成立到现在的近两年时间里,已经开展了许多助学、助贫的慈善爱心行动。而为了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今天上午,点亮一盏灯的部分志愿者在上虞的时代广场举行了一场爱心义卖活动。

画外:今天上午,点亮一盏灯的志愿者湘湘,一大早就带着女儿从绍兴赶到了上虞,她带来的除了家里的一些闲置物品外,还把自己的老母亲特意从山上给她送来的一些农副产品,也捐献了出来。

同期声:点亮一盏灯志愿者 湘湘
让孩子从小感受这种环境,让她有一个感恩的心,珍惜自己拥有的生活,然后如果有能力的话,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画外:在点亮一盏灯的义卖现场,整齐停放的一大排汽车后备箱里摆放着志愿者捐献出来的各种物品,除了一些日常用品外,还有两位上虞藉作家捐献出来的几十册图书。记者看到,这个汽车后备箱义卖点吸引了很多的市民前来购买,其中十多位中学生更是在各个义卖点购买了不少鲜花和日用品。他们表示在看了这个爱心行动后,自己也想出一点力。

同期声:上虞市中学生
这是一个献爱心的活动,然后我们也要去看望空巢老人,两全齐美。

同期声:上虞市中学生
能够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去帮助别人,我觉得这很有意义。

同期声:市民   
至少对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多一份爱心吧。

画外:对于义卖所筹得的善款,每个志愿者都会仔细地记录,然后合计后在网上进行公布。到中午12点,义卖所得一共是6059元。

同期声:点亮一盏灯志愿服务总队队长 董国光
这个善款就是全部用到助学、助困上面,去帮助那些弱势群体,具体怎么用,会在网上公布的,接受网友的监督。

第一热线记者绍泉晓华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3 16: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心字典 情暖童年

绍泉 晓华

   
导语:昨天下午,点亮一盏灯的爱心小分队带着新版的新华字典,走进了越城区的5所小学,为他们送去了学习的好帮手。

画外:点亮一盏灯爱心小分队首先来到了绍兴市灵芝小学,为他们送上了100本新华字典。学校老师告诉记者,因为种种原因,确实还有一些外地学生没有字典,给学习带来不少的困难。因此,他们将把这100本字典全部用于缺少字典的外地务工者的子女。

同期声:绍兴市灵芝小学老师 王雅利
因为他们有些家长可能不是很重视,要用的学习工具不能及时购买,所以我想有些学生当中,外地生当中,没有字典的我们统计一下,给他们发放,多余的部分我们充实到学校的图书馆,可以供学生要用的时候到图书馆去查阅,也可以班级里赠送基本,让这些没有字典的学生能用上这些字典。

画外:这次爱心小分队共给东浦镇的热诚小学、灵芝镇的灵芝小学、嘉会小学、庄头完小等5所学校送去了500本字典。每到一所学校,学生们一拿到这些全新的新华字典,个个爱不释手,非常开心。

同期声:学生 文军宝
有字典以后,我们平常不认识的字都可以自己查字典,有些同学没有字典,平常都要向老师借,有了字典都可以自己查,自己明白。

画外:据了解,这批字典是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总队副队长宋林虎个人捐资20余万元购买的,他们将计划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把字典送到越城区所属的115所小学。

同期声:绍兴市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总队副队长 宋林虎
总共要送11500本字典,每个月月初送,每次送5到10所学校。

第一热线记者绍泉晓华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3 16: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积蓄被偷 爱心人士来帮

绍泉 晓华

   导语:最近一段时间,
上虞崧厦镇严巷头村78岁的朱文校老人陷入了一种苦闷、懊恼、愤怒的情绪中,因为他辛辛苦苦存了一辈子的积蓄全被小偷偷走了。

画外:今年78岁的朱文校老人,无子无女,一个人住在一间破旧的老房子里。他平时很少出门,偶尔上街去也会在楼梯口的门上上个锁,但在前几天,当他从外面回家时,却突然发现楼梯口的门被撬开了。

同期声:
上虞崧厦严巷头村村民
朱文校
门撬破了,我就知道坏了,连忙走上楼去,发现抽屉撬破了,钱没了,//多少钱//3700元。

画外:朱文校说,他6岁的时候右眼就已经失明,而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左眼也经常发痒发炎,视力模糊。但是由于他生活的全部来源只有240元的低保金和每月100元的老年补贴,因此这3700元钱,既是他一辈子的积蓄,也是他用来看病的钱。

同期声:
上虞崧厦严巷头村村民
朱文校
稍微一点点地存起来的,就这么藏着,我银行里也不去存的,全部放在抽屉里,不知道要遭贼的。

画外:前几天,当朱文校老人的遭遇被点亮一盏灯的志愿者获悉后,马上有许多人伸出援手,纷纷捐款捐物,都想来帮一下老人。昨天下午,这些爱心人士带着棉被、电饭煲和现金来到了朱文校老人的家里。

现场声: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
董国光
我们点亮一盏灯的爱心基金给你1000元,这1000元你去看眼睛去,另外,有个陈老师、吴老师还有诚诚花艺的老板娘,总的这里有1500元钱,你数数//(笑)这么多//总的1500元,你数数//(笑)不用数。

画外:看到有这么多好心人来帮助自己,老人郁闷了好多天的心情终于舒展多了。

同期声:
上虞崧厦严巷头村村民
朱文校
好心人补助我,我总高兴点。

画外:宋林虎告诉记者,因为再过一段时间,天就要冷了,因此,他们还将组织爱心人士对朱文校老人提供适当的帮助。

同期声: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总队副队长
宋林虎
过段时间,有可能有些网友会组织起来,包括我们的一些志愿者,都会过来看看他,帮他解决一些生活上需要的东西,或者给他一点现金。

第一热线记者绍泉晓华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3 16: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志愿者更主动 一盏灯更明亮

绍泉 晓华

    导语:点亮一盏灯这个民间慈善组织,以往的操作模式基本上都是由董国光进行实地访问后,在网上发帖,然后志愿者捐钱捐物,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现在随着这个爱心组织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许多志愿者也主动地去寻访那些困难家庭,并及时地把他们的情况发到网上。

画外:昨天下午,在上虞下管镇洙凤村村委主任的带领下,记者跟随点亮一盏灯的志愿者,先后看望了村里的两户人家。第一户家庭他们全家的收入只有
500元左右,却要负担两个儿子小军、小丰上大学的费用,下个月他们的生活费还只能指望刚从山上摘下来的一些板栗。还有一家更艰苦,58岁的老陶,没有一技之长,他的妻子又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只能靠村里分的18分地,空的时候去附近做点小工,来维持生计。现在的他只能保证上小学的儿子在家吃饱,但在学校的中餐就让他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

同期声:小强
都是自己带的//带些什么东西去吃//带榨菜//还有呢//没别的了。

画外:洙凤村的村委主任周小牛告诉记者,老陶家村里虽然已经给他上了低保,但由于没有经济来源,他们家的生活确实是非常艰苦,今天连接待大家的桌子、凳子也都是从邻居家借来的。

同期声:上虞下管镇洙凤村村委主任
周小牛
他从来不可能给孩子添新衣、添新鞋的,就是到很冷的时候,小孩也是光着脚去上学或去玩的。

同期声:小强的父亲
老陶
外套、衣服、鞋全都是亲戚给我们的,我到松厦岳父家去,隔壁邻居拿过来给我们的。

画外:据了解,这两户困难家庭都是志愿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寻访到的。当在实地了解了情况后,就分别在网上发帖,呼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很快,她的帖子得到了许多爱心人士的响应。温州一位素不相识的网友小刘捐出1000元给小军、小丰,而志愿者银龙鱼更是积极与小军、小丰结成对子,将每月分别资助他们每人400元,解决了他们最困难的生活费问题。

同期声:受助者小军、小丰的母亲
这样总是让我们(负担)轻点,我一个月赚了四、五百元钱,身体也不太好,你们照顾我们一点,我们负担就轻点。

画外:对于老
陶家的情况,志愿者们更是慷慨解囊。志愿者行人特地为小强买来了新鞋,上虞的陈先生表示愿意牵手小强,每月援助他200元的生活费,而上虞外国语学校的丁老师不仅帮小强支付了这学期和下学期的中餐费用,还特地带着孩子去买了新书来送给小强。

同期声:志愿者:上虞外国语学校 丁老师
小孩刚好是六年级,跟我儿子是同一年级的,我想就带他来看看。

画外:据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董国光介绍,已经有4
00余位志愿者参加到了他们的队伍中,现在只要寻访到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志愿者都会捐钱、捐物,来献出自己的爱心。

同期声: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
董国光
现在我感到我们点亮一盏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可以说一呼百应的,支助的力度也是越来越大。

第一热线记者绍泉晓华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12: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季少女得怪病 疑是精神受刺激

绍泉 晓华 通讯员 董国光

    导语:上虞市沥海镇有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她四年前父亲去死,母亲改嫁,只能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但自从去年
9月开始,这个女孩却得了一个奇怪的毛病,只要醒着,她的喉咙里整天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虽然也四处求医,但一直没有好转,这让本已捉襟见肘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了帮助这个苦命的女孩,点亮一盏灯的众多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了。

画外:今天上午,点亮一盏灯的志愿者专程从沥海把女孩小卿接到了上虞市妇幼保健院,在志愿者的安排下,医院的一位内科专家对她进行了专门的检查。

现场声:
奇怪的声音)这里有没有什么胸闷啊好像气透不出来,没有的,肚子也不痛的,那我们喉咙再检查一下。

画外:医生在经过仔细的检查和认真查看了以前的各种化验结果后,认为女孩的身体应该没有器质性的问题。

同期声:上虞市妇幼保健院
医生 贾玲玲
像她这种情况,她已经到大医院都去做过检查了,也做了CT,也化验了血,也查不出什么毛病,所以我考虑她不是器质性的病,可能心、肺等内脏这些器官,它本身是没有损害的,应该说问题不会很严重,那还是要考虑她(的病),我们叫做功能性的毛病。//功能性就是她自己感觉是不正常的,但是她感觉不正常,我们医学上各项检查是正常的,这就是功能性的。

画外:贾医生认为,女孩这个病可能与精神受到刺激有关,因此,她建议可以用心理辅导的方式,慢慢地进行疏导。

同期声:上虞市妇幼保健院
医生 贾玲玲
如果说要用药的话,就是也是调节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功能的这些药,但是它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治疗,也不是最主要的,药物治疗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要去看心理方面的。

画外:小卿的奶奶告诉记者,四年前,小卿的父亲因病去世,不久母亲又改嫁了,这两次巨大的变故给年幼的小卿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同期声:小卿的奶奶
(她)捧着爸爸的头(哭),“爸爸,谁来养我”,她这样叫,娘走的时候,她拉着说:“妈妈,你不要走”,但她妈妈硬着头皮,拉着包抹着眼泪走了,娘也哭的,走的时候娘也哭的,现在这个小孩就扔给我了。

画外:而正是从父亲去世那一年开始,小卿经常会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病症。

同期声:小卿的奶奶
她爸爸死后开始,在种油菜时期,她经常动不动就瘫倒,一年后到过年春节时好了,到第二年,她肚子痛,痛的时候哭啊、叫啊,头上都是汗,床上睡着的人也会滚到地板上,有汗水到处流出来。

画外:虽然也曾四处求医,但都检查不出什么问题,而从去年9月开始,小卿的病突然变得更奇怪了。

同期声:小卿的奶奶
一开始有点咳嗽,后来(喉咙里)就变成“咕”“咕”地响。

画外:小卿是沥海镇中学的初一学生,在2011学年的第一学期还获得过学校三好学生的荣誉,但现在由于这个奇怪的病症,老师不让她去上学了。

同期声:小卿的奶奶
她的老师讲,她会打扰别的同学,人家的家长要来说的,让我们休养好以后再去读,病看好以后再去读。

画外:小卿的遭遇被点亮一盏灯的志愿者获悉后,马上在网上发出了帮助少女重返学校的呼吁,并马上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响应与支持。

同期声:点亮一盏灯志愿服务总队队长
董国光
特别是爱心连,我们上虞有个爱心连QQ群,他们QQ群里面管理员发起了帮助沥海那个小姑娘的公告,现在总的募集了8200元,然后我把孩子奶奶的身份证拿过来了,给她去银行办一张卡,然后把这个钱存到卡里面去,以后这个钱专门给她看病,是看病用的。

画外:另外,还有一个单位将与小卿结对,专门帮助她完成学业。

同期声:点亮一盏灯志愿服务总队队长
董国光
她(现在)是读初中,每个月给她300元,用这种方式去帮助她。

第一热线记者绍泉晓华通信员董国光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4 19:48 , Processed in 0.06702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