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再生者为何

昨日随记(原创,已经更新到186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07: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6日

      凌晨3:30分,广安禅寺开始打板,窗外还漆黑一片,有淡淡的月光照进窗。我起床盥洗,稍后,在殿前的银杏树下静立10分钟。逐渐来自全国各地的家人都来到大殿前,拈香,逐殿问讯,然后进大殿早课。
      这是我第二次如此庄严肃穆地进行朝课,第一天,我最后的注意力在停留在顶梁上的麻雀声中。法师说进了大殿不能东张西望,起先,我双目微闭观鼻尖,后来,我的目光停留在文殊的手指。后来,我的目光停留在被一位站得挺拔的法师敲打的木鱼上,法师左手礼佛,右手按音律,有节奏地敲打着,时快时慢,时急时缓,舒缓有致,弹性十足,禅意浓浓,看的陶醉,听的入耳。在木鱼钟鼓中,我不断的端正身姿,不断的站直,不断的收腹挺胸,几分钟后,还可以再继续收腹挺胸,觉得还可以站得更挺拔,不觉中,恍如像一棵树,想越站越挺拔地在佛的左侧,良久。最后是合着音律,极缓地,一步一步,绕大殿走,二圈之后,步子加快。天放亮的时候,结束朝课,接下去是过堂,然后是整理内务。
     今天不做拍手操,今天上午安排了去离寺院二十多公里外的无住寺连根,雨花长老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他的纪念塔就在无住寺院旁边。
      在驱车去的路上,我的脑海中 ,回放着昨天上午一位法师做的2个30分钟的开示,和下午在讲经堂给我们播放看的《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诚敬之雨花家训一》,一下子接了这多的新的信息,我反应不过来,我是属于慢二拍的愚钝的人,一下子消化不了,我就像一头牛吃草,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全部吃下去,然后到没草吃的时候,再慢慢反嚼,慢慢过滤,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去体会,然后再变成自己的东西。
      我喜欢接受新的事物,我也愿意接受新的思想。我愿意不断用新的思想去充实自己,改变自己,从内到外,可惜一副臭皮囊是变不到哪里去了,唯有精神和气色,可以按心性而改变。变好变坏,在于别人口?还是自我认定?
     雨花长老对于免费素食馆雨花斋,曾这样教诲弟子:吃了就好,做了就好,了了就好。字面看上去聊聊几个字,却透着无限玄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07: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0日

      昨日吃完晚饭,饭碗一推,出门往驿亭新横塘村而去。多日未去横塘方向,竟不知这条路在全线拓宽,泥路坑洼,加上天漆黑,车难开,借的车子底盘有点低,集中精神小心翼翼地开着,生怕搁了底盘对不起车主。
     7点30分左右,到得新横塘村的市场门口,突然下起了大雨,和联系人一起跑着到了陈友良老人家。推门进去的前3分钟,被眼前的一幕惊倒,心里透了口凉气,想不到这样的场景真实的呈现在眼前。这样类似的场景我遇到过不下10次,这次又深深地触痛了我的心。老人68岁,孤寡,低保户,身患巨幼红细胞贫血、肺部感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近去住过2次医院,均以无钱付费而回家。屋内杂乱肮脏,除了一台冰箱放着还像个家外,其他都更像垃圾堆场。
     这样的情况,将心比心,我认为是老人已经失去了对明天、对生活的企盼,心里想着反正住在这样的破房子里,反正也只有他一个人,反正也没有人会去看他,反正也收拾不干净了的,反正日子过得这样恓惶,所以老人也由了性子,任其所然。除了老人自己,我是在里面转个身都困难或者得小心。在屋内待了30分钟,也逐渐适应了屋内的各种异味,和老人聊了些他的日常生活。离开的时候,我告诉他,在这个星期六我们会过去帮他收拾一下,该丢的都丢掉,缺什么我们送来。装自来水的费用我们帮他想办法,有水可用家里才会干净。
     8点30分回百官的路上,雨越下越大,看不清路的两边,这几天没睡好,雨刮器的来回转动使得我头晕,眼睛特别想闭拢,硬撑着回到百官,停车接了个电话,是团队曾经结对的学生打来的,她现在已经参加工作,现在家里面临拆迁,但她家是借住人家的地,只能补贴点建筑费用,母亲不能自理,这日子该怎样过下去呢?她秉承了我们团队善,参加工作后一直尽着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着人家,每月的工资里面拿出300元给道墟的一孤儿。她说她忘不了团队曾经给予她的帮助,所以当她有能力的时候也想去帮助人家。我向来就是劝她,先努力做好工作,然后帮家里分担些,多照顾好父母。哪里有需要帮助的对象你跟我来说,都让我们团队出面去做好了。我说着说着,电话那头没声音了,传来了哭泣声,我不再说什么,逐挂了电话。
      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心都是柔软的。社会的大千世界里,不乏有部分冷漠、冷酷、高傲、自私的群体,不认同你的理念,不明就里的诋毁你。我想,经过千山万里,所有的溪水都会逐渐同流,都会归向大海,大海会容纳一切的恶、善、人、事,海包容世界,世界终会成为爱的海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08: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1日

    昨日晨,一友来访。两个人就在办公室聊天。我们之间的认识还是有故事的。
    早在2011年前,我们已经是QQ好友,我只知道QQ上有这个网友,知道这个网名,具体真实信息一概不知。2012年起经常捐款捐物,结对了崧厦一初中学生,每月通过我们团队资助那学生生活费300元,高中的时候增加到每月资助400元,一直到高中结束。大学的时候,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也造了新房子,所以我们建议停止结对。在这个持续过程中,我都是每月准时收到他通过银行转过来的结对款,捐物品他会给我放到门卫,很长时间内,我们没见过面,最多只是QQ上偶然聊几句。后来有一次我去邮政做道德讲堂的分享,他报名参加了,这样我们才正式认识。
    记得他曾经和我说,“其实我家就住在你单位的对面,早晚我经常看到你亮着的灯,平常也经常看你QQ空间的文章,也慢慢地对你做的公益的事情有所了解。起初,我作为旁观者,看你怎样做,做的怎样,做的事靠的住吗?是不是明天说停止就停止了?后来慢慢地,这样的事件和文字看的多了,也就慢慢地把自己也融入了进来。”在我一开始做民间公益的时候,支持我的,先是QQ上熟悉的朋友,再后来是不熟悉的QQ好友,再后来是通过口口相传来加我的好友。人与人的信任,就是靠这样慢慢积累的,而不是一口能吃成胖子的。
     这之后,他也不再胆怯于内向,放下矜持,也经常参加些团队活动,也经常会给我提些他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我们也成了意气相投的现实朋友,属于彼此“能喊、可以喊并喊的应”的朋友。去年下半年起,他忽然沉寂,不再在QQ和微信上有过信息,我对他也就一无所知了。但我心里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有自己的独特阶段的一面。每个人会在某一个时段选择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每个人会在某一天毫无理由地突然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想赴饭局,不想去公众场合社交,不想去逛街,不想见某一圈子的任何人,就想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一本书,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喝一下午的茶,安安静静地独自去一个向往已久的地方,或者去远方见一个很想见的人。
     当别人在自我封闭自我修炼的阶段,我能意识到,没有很特殊的和他有关的情况下,我绝不会去QQ、微信或者电话联系他,去问他最近好吗?最近怎样了?最近去哪里了?最近在干什么了?貌似我对他关心的问询,其实就好像我在他本已经平静、想平静的心的湖面上丢下一颗小石子,会打破湖面的平静,激起涟漪。这是对他的不尊重。懂他的人,会把他挂在心里,不会轻易地去打扰他。如果有一天他开悟了,走出自己封闭的大门的时候,他会自己欣欣然地来找你,联系你,会告诉你他这段时期的他想了些什么、去做了些什么、现在想怎样了。
     就这样昨天他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们也快大半年没有见面了,我停止手上的工作,看着他的眼睛,听他讲这段时间他的心理历程。他比我年长,他现在所经历的,也是我以后必将经历的,我能感同身受,他的行为在其他人眼里好像认为怎么了,而在我的眼里,是顺其自然,顺应内心,是值得欣喜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天天忙于穿梭于各种场合说各种场合的话,天天看上去非常忙,日复一日,却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失去了自我,他的内心其实是多么的贫瘠。
     我也跟他讲了我为什么会在年初四的时候,删除微信朋友圈上所有历年的信息,我说我想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过去的已经是过去的,没必要再扛着,珍藏于内心就好。
     我也告诉他,在年初我把我的QQ签名改成:“用孤独的力量充盈心灵的宁静与丰盛。”这16个字,奉为我今年的精神圭皋。人只有孤独了,才有时间去学习和思考。只有孤独了才会去寻找自己内心想要的梦。只有孤独了才会有时间去做些属于自己的事情。孤独之后,才会有力量去支撑以后的人生道路中遇到的一切难和苦。孤独之后,才会清空曾经的虚无,才会容纳全新的知识。孤独之后,内心才会更宁静和丰盛。
     我认识的、熟悉的或者曾经最好的朋友,他们与我的一开始的远视,靠近,相知,疏远,离开,不闻,不见,忘记,直到消失,以前我都会纠结,都会找原因,都会不开心。做公益后的8年来,经历了很多人和很多事之后,我慢慢地开始学会接受。学会从容面对。学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内外的修为。学会让自己长成一颗笔直的树,慢慢地丰腴树冠,无限欢喜地享受大自然给予的阳光、雨露和暴雨疾风。
     我送朋友到办公室外,朋友笑着告别而去,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有这样的,把我当朋友的朋友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07: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6日
     
     我初识余福海老师,源于一本叫《浙东新商都》的杂志,以前这本杂志叫《娥江商潮》。余老师是这本杂志的责任编辑,自然而然,我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就通过余老师编的这本杂志,认识了余老师,再通过接触余老师,对每一期出来的杂志有了更立体的认识。         
      一名好编辑会成就一本好杂志,一本好杂志同样也会成就一名好编辑。编辑的名字就是杂志的代名词,杂志的名字也就是编辑的代名词。在我的眼里,余老师就是《浙东新商都》杂志的代名词,《浙东新商都》也因为余老师的辛勤耕耘而熠熠生辉。因了《浙东新商都》,一些文学爱好者们多了一个投稿的阵地,余老师成了我们共同的学长。
      《浙东新商都》就跟余老师的品行一般,清香芬芳,慈眉善眼,雅而不寡,美而不艳,土而不俗。捧着它会心生怜惜,会好好珍藏,会经常翻看,会受益无穷,心里尤是无限的欢喜。从估摸着杂志快出了的翘盼,到打开邮箱看到余老师邮寄过来的新杂志,到小心翼翼的撕开信封,到迫不及待的先翻一遍,再到慢慢地仔细阅读,到阅读后产生的愉悦和快感,在电子产品泛滥的时代,更显可贵和需要珍惜。   
      初,我是个写作门外汉,当我忐忑地把文章发给余老师说我想投稿时,余老师没有丝毫的拒绝之意,会热情地鼓励我,替我修改润色,经余老师一改,稿子好像变了个模样,等正式刊发,配上精美的图片后,文章的精气神都出来了,作为作者是何等的得意哦。心里暗暗对余老师佩服至极,也为余老师对后生的指导和提携的毫无保留所敬仰。每次去余老师办公室,他都会立即停下手头的活起身泡茶招待,关切地询问你近况怎样、注意身体等,离去的时候还每每送你到电梯口。我觉得余老师的人格魅力就是从这样的点滴积累起来的。现在,要再遇到这样的刊物这样的编辑老师是少之又少的了。通过《浙东新商都》这个平台和余老师悉心指导,对于写作我渐渐地信心倍增,从一开始的模仿到苦心构思创作,到现在的信手拈来 。从一开始的不为人知,到现在的被吸纳为区作家协会会员。这予我,是人生中最大的改变和提升。         
      后来因缘巧合,我无意中通过写作走上了民间慈善之路,用自己的文章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家庭,用自己的文章去带动更多人一起参与民间公益活动。这个时候,《浙东新商都》和余老师又给予了我和我们点亮一盏灯团队最大的支持,多次刊发介绍我们团队事迹的文章,余老师说这是正能量的好事情,让更多的人知道本土民间公益品牌是我们编辑部义不容辞的。余老师这样说也这样做,我稍微查询了下就发现关于我们团队的文章已经刊发10篇以上了。这就是一本带有力量有温度的刊物,这就是德艺双馨的编辑余福海老师!         
     《浙东新商都》至今已经出版50期了,它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我们很多人的期待,很多人的精神家园,它把很多人上虞人的家乡情怀连在了一起。值此佳期,真心祝愿《浙东新商都》这本杂志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真心祝愿余老师身体安康万事如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 07: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30日

       几天时间,具体说我也不清楚有几天了,或许是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星期以上,稍不留意,这个概念里的一段时间稍纵即逝,躯体在这个时段,忙忙碌碌,碌碌忙忙,为约等一个人,为一件事,为一个电话,为一天而一天,就这么匆匆过去了,留下的是一片可有可无的空白和恐怖。  
       一早起来,6点多吧,驱车去横塘,那天在新横塘村有村民告诉我附近有个更苦的孤寡老人,一直记在心里发心去看看,开过驿亭,又打消了念头,停在路边,一会就掉头回办了。   
      最近车子经常罢工,随时停下可能随时点不着火,有时车上坐了客人,很不给面子,嘴上说着心里想着,明天就去修,到了第二天又发不起心,有的故障一下子能判断是哪个部件坏了,一下子就能解决,有的故障时好时坏难以判断,或者只能考虑嫌疑部件一个一个换过去,这好像成本大了点,就犹豫着,等路边又发不着,请人帮推着的时候又狠心想马上去修。烦的可心。   
       这段时间,突然发现了二个字用在我身上很合适,“解释”这2个字。我天天不停地在解释,解释前因,解释后果,解释给各个受众,为了钱,为了理由,为了清晰,为了对的起,为了明白。突然发现,解释就是我的唯一的殊途同归。   
       可是有的人和事,解释是苍白无力的,终归不是站在解释同一频道上,各有自理,也对,也都对,呵呵,自郁心吧。  
        岁月的风铃在大片大片的矢车菊前变得不可思议。人生的又一个生日,转瞬而去,去的脚步很轻,轻的我甚至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就像来前,这样的慢,和柔,在一个阳光正猛的午后,我看到一束阳光跟了我进屋,我瞧着阳光傻笑,憨笑,没有香槟,有沙拉,有墨迹未干的字。就像晚上母亲告诉我,你是在那个时辰,我感觉不像,就自我感觉是。给父母,各带去了一块蛋糕,这是他们第一次吃到我的生日蛋糕,像手掌一样大的一块,父母说晚饭刚吃饱,不要吃,放着明天吃,我一急,吓他们说这蛋糕是冰做的,要赶紧马上吃掉,马上融化了的。然后我就走了。      
       每每睡前,或者睡后,这些年,貌似以前也是,我始终在等待。我什么都没去做,懒得做,做不多,做很少,我却期待一个大大的惊喜,等待,始终抱着等待的心态,我真的能等待到些什么吗?没,一个空无,一个美好的想象,一个自己的讽刺。等待,是我最大的敌人,也是我不可控制的热衷的心理驱使。没有了等待的欲望,那我也该在铁板上愉快地通透地接受着高温灼热的柴油喷火,笑出声来。   
     五一,在朦胧的睡意中,一段一段的过去。加睡的那种,把几天的睡都给睡了。没山水作伴,加的是盐,干菜,毛毛笋,逐渐老的罗汉豆,逐渐饱满的蚕豆。正如手机静了音,我半夜起来,开始踱步,想,肯定没有,窃喜。明天,哦,不已经是今天了,去定了又不定了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 07: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日

       等半袋子的粟米糕吃光之后,看着空袋子里面的碎末,我松了口气,买了这袋粟米糕有些日子了,一直是吃2块马上束紧袋口,专业的营养师说了,甜食致肥胖,所以只能是聊解口馋,晚上落寞时光,就以此开端。   
      点了线香,室内一股沉香味就散漫开来,慢慢地,全身在沉香味中沉醉过去。   
      追溯我最早的记忆,是被父亲的追打。那是一个夏天,我只有6岁,我穿着短裤汗衫,父亲塞给我一个红色网线袋,叫我肩膀上挂着,带我从上浦七中的食堂旁边的池塘边的小门走出,外面全是水稻田,有几个上浦人在田头边角种了丝瓜脯子之类的蔬果,我从田埂上穿行,一不小心,脚一滑,一只脚跩到泥田里,拔起脚,一脚的泥水,我看看背后的父亲,父亲不管我,让我继续往前去。快到上浦村里的时候有一沟渠,水正满着,我洗了脚,继续穿村,路上都是猪粪,有狗,我特别怕狗,看见狗我就远远地躲着前进。   
      终于到了上浦小学,校门外一圈,种满了枸杞树,校东面是塘埂,埂两边全是芦苇,埂外是曹娥江。学校里有学前班,我是来读学前班的,唯一的老师姓倪是女的,鹅蛋脸,短发,短发很黑,她是我的第一个老师,我的拼音aoe就是她教的。开头一星期上学前班,都是被父亲威吓出去的,有一次我甚至哭着不肯走,父亲拿起扫把赶了我一阵子。后来也就慢慢的习惯和接受一个人去学校了。在学校里有了自己的天地。我的网线袋经常掉笔,母亲就用毛巾三边一缝,再在两边缝上带子,一只书包就成了。我同学们也都是这样的书包,有红线条,绿线条的。那个时候学校在我的眼里,操场很大,校园里的树很大,教室很多,我和同学们一下课,就冲出教室,去操场疯玩,撞脚髁头,跳格子,找知了壳,靠着墙壁挤火车,拍纸三角。   
      我第一次放学被留下,是二年级的时候,数学题目完不成,就被老师留下来,要求完成后才可以回家。也就是从二年级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读书生涯注定是悲惨的了。天快暗的时候,我一转头看到教室窗外父亲的脸,他以为我怎么了来找我。老师看到大人来接了,也就放我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跟着父亲后面,他没说什么,我透了口气,回到家菜已经冷了,饭是饭盒蒸的,饭盒裹在棉被里,依然很热。  
       我从5岁起就住在上浦七中(上虞上浦第七中学)的家属宿舍里,父亲一开始在七中里教政治,后来去了联江小学教书,后来去了上浦乡政府工作,我家就一直住在上浦七中里面,一住就是15年。上浦小学离上浦七中直线距离大概1000米左右吧,来去的路不好,要么是田畈的泥路,要么是走远路绕塘埂,所以那个时候也觉得远。我虽然成绩偏下,但从不迟到,万一去迟了就要和母亲着急。上浦村里,老街,对我来说,现在一回忆吧,什么都在脑海里,谁家的房子谁家的台门,哪位同学住哪里,都一一在目。暑假的时候,我经常拎个篮子,拿着豆腐票,去打豆腐,买油条大饼,买豆浆。等我油条买回来,就开水冲个冷饭,油条蘸酱油,特别好吃。有的时候,从打来的豆腐里切一个角,酱油盐麻油拌拌,这只能吃一个角,余下的中午和晚上要当主菜吃的。   
      夜晚渐深,窗外路灯闪亮,城市已经归于宁静,很多人都已经进入梦乡。一想起小的时候,特别是遭遇责骂和挨打的时候,特别想让自己早点长大,天真的想也要像爷爷奶奶一样,没人能管的了他们,那该多好。一眨眼间,自己也真长大了,心智在44后也逐渐成熟,爷爷奶奶也早在20多年前离开了人世,那个省着鹅蛋给我留着吃的奶奶,那个冬天拎着火璁戴着老式雷锋帽的爷爷,都成了我永远的回忆。年龄摆在身份证上,年已过半,可我却还依然认为自己没有长大,依然还在寻觅长大后的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06: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2日

      之前我对“雨花斋”不甚了解,毛估估大概是和公益有关,公益的成分有多少,也没去深入了解。现在社会上做商业的,只要搞什么活动,都会去和公益扯上关系,绝大多数是拉虎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可怜了农村里的老太太老太公,喜滋滋的领了张所谓的公益券去店里消费,结果告知需要买大件的东西才可以优惠券上的面值,真是刺心的悲哀。公益就是公益,商业就商业,何必贴上公益的标签呢?公益就是纯无偿纯免费纯义务,容不得半点玷污。今后想贴上公益两个字的,是不是都需要严格审核一下才可以发布?
     上月有缘去了雨花斋的发源地建德,去近距离接触了雨花斋的源起和内涵。雨花斋由建德广安禅寺雨花长老在2011年发起创办,是非营利性、无交易性的素食互助公益餐厅,旨在少有所学,壮有所当,老有所养。现在全国约开办了700多家。雨花斋的宗旨是“恭敬生命、感恩吃素”,核心内容是“拒绝杀戮、没有交易、只有感恩!”雨花长老的五了精神是:“做了就好、吃了就好、舍了就好、素了就好、了了就好。”在建德的第二日,我还跟着去参观了雨花长老生前住了很多年的无住寺,瞻仰了雨花长老的舍利塔。
     从建德回来后,就没有再写过关于雨花斋的文字。空余的时候,会上网参阅其他地方在办雨花斋的信息。我的几个姐姐们有发心想办雨花斋,她们的初衷是纯公益的,不带任何商业为目的,不带任何个人私利为目的。就是纯砸钱。基于她们这样巨大的决心和良好的愿景,我愿意支持她们。所以也尽量多了解些雨花斋的情况,给她们参考参考。
     接触雨花斋以来,我最大的心得是“惜”,惜福,惜物,惜人。因为惜,所以感恩。对待食物上,以前是大手大脚,现在是尽量少买,不浪费,当想来之不易。对水,能少就少,能节约就节约,多次利用。因为懂得了惜,逢人遇事先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去,把别人都看的很高,珍惜和感恩人家对我一分的好。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一定要帮你,也没权利去要求任何一个人给你做什么。世界是公平的。
     我对我们上虞第一家纯公益的雨花斋的素食馆的愿景是:是城市的爱心灯塔,是上虞民间公益的地标,是有爱之人的共同的家园,是孤寡老人们的幸福乐园,是市民的爱心实践地,是净化心灵重拾对中华文化信仰的学习场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07: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4日

       近日,应邀去了上虞区水务物资有限公司的“道德讲堂”做了爱心分享。在区宣传部文明办安排的2017年“最美人物”巡回宣讲活动中,我有四场,分别在盖北镇中学、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区天然气有限公司、区水利工程管理所。
盖北镇中已经定了在5月9日下午进行。
      还没足够地享受春天,春天就已经过去,初夏已至。油菜花还没来的及看够,已经花谢结籽。小麦的绿还没去下地体验,麦田已黄。人还没觉得长大,年纪已经奔五了。感慨时间是过的太快了,年刚过出没多久,又近6月1日儿童节了。有个朋友生日在6月1日,所以比较容易记得住。到6月,是不是又是半年过去了呢?脑子里想好的很多事情没做几件,年初想好了去做的事情也没做多少,基本还是没多少收获。这个随记,也只是写了2万多字吧?
       夜深人静,靠着枕头,尽量先不睡着,想想,再想想,再多想想。随记写着写着,感觉偏离了方向,变成了不是写给自己看,而是朝写给别人看的方向去了,这绝对是错误的。如果是写给别人看,写的路会越来越狭,写到后面会变成挤牙膏了。只有写给自己,才会不受任何拘束,才会天马行空,才会越写越快乐和丰富。何况,能写给谁看呢?去发表要看情面,发一篇是一篇,第二次第三次也就不会再恳情。有人说现在是快餐时代,没多少人再会静下心来去安安静静地看长篇文字,何况是没有利益可言。何况每个人都会想与自己无关我为什么要看?
       我倒不觉得如此,我现在变得文字唠叨,是想,世界上总还是有那么几个人的,会不忙,会有空闲时间,会气定神闲地阅读文字。是的,现在身边的人,哪一个不说自己忙呢?哪一个人会说自己很空呢?哪一个人会再找上门来和你一起喝杯茶聊一个下午呢?时间在消逝,慢时光也在消逝,人情味也在消逝,每个人,路上,车上,厕所里,都是捧着手机入神的傻笑,人与人的沟通力在下降,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陌生。朋友也是越来越少,越走越远。所以我就希望,能先把自己给安静下来,像一棵树一样,安静地长在一个地方,几年或者几十年不挪窝,好让人家始终找的到我,远远地能看的到我,知道我的叶落叶繁,我始终是长在一个地方的不会动的树,还是老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7 08: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5日

      早上5点19分,在朋友圈看到北山老农写的【昨日随记】,随后我看到他给我留言:“再生兄,看你写的昨日随记这个形式很好,所以我也写写。每日写一篇,已坚持一周。”   
      人与人之间,很多外在的和内在的都是有传染性的。有的东西可能适合自己,就会被传染。就像我写了一段时期的“昨日随记”,逐渐看到有几位朋友也慢慢的由短到长的开始尝试写了起来,我的本意是想用码文字的形式把自己静下来,使得不讨厌文字,能安静的看长文字。其次才是表述一些想到的遇到的事情和想法。我希望身边的朋友都能慢下来,就如木心写的从前慢一样,可以缓缓的,不急不躁,精致优雅。   
      最近予我来说,像走马观花般的忙碌和走心。5月8日去了趟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给人文系的60多名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做了一堂《践行志愿精神 提升党性修养》的讲座。5月9日去了盖北镇中,参加2017年“最美人物”巡回宣讲活动。其他大大小小的琐碎事情,听了朋友话,用时间管理法,轻重缓急的一件一件地完成过去。但有的时候,再怎样控制,情绪还是没能很好的控制,比如为团队发票的事情。  
       峰回路转中,我终于发现,也做了件不该让老百姓做的事情。很多次的跑几个部门去问询社会公益组织申请票据的事情,回答都是此路不通。每次都是被逼无奈,主动前进一步,退后三步。这次又被逼不得不面临这个问题,又发宏心去申报,本以为这次真的快成功了,可以大松一口气了,结果,前方来报,节骨眼上又被堵了。可笑的是,偏偏在这个很懊恼的晚上,无意中看到兰溪的一位朋友在朋友圈晒的她刚申报出来的发票和文件,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我的胸膛。   
       我马上搜索财政【2016】7号文件,一字不差的出现我的面前,我又马上搜索到了该文件的权威解读,文件中明确规定可以怎样怎样,而我们的财政局的上上下下的同志竟然都说不知道,不可以。他们不仅不知道这文件,连看也没看到过。也就是说,国家工作人员需要老百姓自己去找文件给他们看的地步。我在想,难道真的想办成什么事情,先一定要把自己变成这方面的专家吗?真的要像律师一样在辩护的时候把各种法律法规说的头头是道?如果我不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文件,是不是这事真的像工作人员说的斩钉截铁般的不可能呢?是不是10年20年都不能办成?国家提倡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省委提出打通最后一公里,两学一做,而我们的同志呢?让人心寒。最后,又给你一个台阶,你去什么东西先弄好。   
       想做成一件事,不仅需要坚持和毅力,还要有不盲从的心态。还要尽量把自己变成这方面的专家。以前想当然的地想只要去问办事的部门就可,其实,都不一定。自己变成专家才能心里有底,而就不会被所谓的人员误导。溪水百折不回的精神,是我之所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6: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22日
   
       今天早上5点醒来,看到北山老农已经在朋友圈发了他写的【昨日随记】,马上点进去,由于瞌睡未全醒,眯着眼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七八百字看望,瞌睡也就没有了。今天他写的是关于520的随想,写的幽默实在。和北山老农相识也有毛10个年头了,他比我年长,比我更“好欺负” ,他喜欢乡土文化,喜欢实打实地去实地走访写挖掘文章。我也喜欢用行走来代替复制古典,我们都属于比较土的那种,所以互相合得来。偶然有机会会一起在小越街上喝个啤酒,乱弹一番。有一次酒半酣,他开始“吹”了,他摸着上衣口袋说,再生兄,侬尽管来小越,侬来我请吃饭喝酒,我钱其他没地方用。自然,我最喜欢听他这样说,我坏坏地说那我住到小越街里来好了。
      看着老农兄的昨日随记越写越溜,越写越丰富,除了欣赏和欢喜外,我有点小急,我自己放了个炮竹顾自跑了,写了3万多字后,5月15日后,都没有写了。为什么没写,好像借口很多个,一句话,反正是没有写,有点牵挂。
      这段时间,18日下午去了趟上虞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最美上虞人”的巡回宣讲。收到了浙江省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志愿者协会三个单位联合颁发的2015—2016年度浙江杰出志愿者证书和奖杯。去参加了《关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工作建议》的联席会议。做前期走访,活动跟进等等等等,反正每天都是忙的团团转,一件事情接一件事情的重叠,不断地为不断要进行的活动做前期准备工作。
      写着写着感觉好像在总结回顾没写随记的时段自己去干什么了,我觉得也没必要都一件一件地去刻意回忆起来,好的坏的,完成的和不完成的,过去也就算了,多想还是坏脑子,该做的事情还是摆在案头,继续昏头昏脑地做吧。
      这几天,为做交通志愿引导一块工作分心着。大氛围来说,邻县新昌的斑马线上的礼让的确比我们上虞做的好,上虞的斑马线上车辆的表现相差甚远,作为上虞人真的感到丢脸,所以也想为上虞的全国城市创建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小氛围来说,能多少提高些市民素质,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所以接了做交通志愿引导这块工作。以前,我的想法是像这类的活动,适宜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高中生,或者考驾照的人做做,像我们60、70、80年代的人有点不太适合,真的接触到这块内容,觉得如果真要去做好它,也是有难度的。
       根据统筹安排,我们团队有11个点,早晚各1次,每次2人,第一阶段暂做到月底,本次活动统筹雨季一算,回复我说,“这个填空题难做呀,按11个点、每个点2人、早晚2次共8天计算需要352人次,到目前为止已排83人次,缺口269人次。”我听了也急,马上去几个微信群里厚着脸孔去转发了下招募志愿者的链接,本来,我是从不会主动发我们团队的链接到其他微信群里的,这次也顾不上了。发后,也反应平平,多是当不见。人家都没兴趣。本来我是提着心的,还是庆幸没有人出来说风凉话。
       世上的事情多是这样,没有活动的时候,问你活动有没有。有活动的时候呢,没时间了。有的说星期日我有时间,为什么活动都在星期六呢。在星期日的时候,又会说星期六我刚好有时间。不断来回中,我得出一个经验,不随便被别人的意志所左右。有时间的会挤时间,想参加的会想办法参加。嘴巴说的好听的永远是嘴巴好听。自己想做,直接去做就行。
      很多事情,一开始每个人看到的结果都不一样。有的人看到的是好的结果,有的人看到的是坏的结果,有的人不计后果只求先付出。就像买股票一样,谁都看得到所选的股票的好坏,也就不好玩了。
      我就继续为礼让斑马线的志愿引导做个广告,欢迎参加,说的高大上一点是为共建和谐文明上虞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说的土一点就是为自己在斑马线上也会有车主动为你让行而加入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2 19:58 , Processed in 0.06242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