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再生者为何

铭记上虞全境解放的这一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3 07: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访南下干部马明义孙子马铮
爷爷一辈子乡音未改
把大好岁月献给上虞
  □记者 赵晶晶

  70年前,为了支援全国解放,山东解放区的无数优秀青年积极响应组织召唤,义无反顾地告别了故乡和亲人,先后有八个批次,近十万青年干部加入南下大军,支援开辟新解放区的工作。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南下干部”。已故的上虞县委老领导马明义就是当年的南下干部之一。

爷爷祖籍是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解放战争初期参加革命,最初是一名游击队战士。17岁入党,20岁不到就响应组织召唤,一路南下支援新政权的接受工作。当年爷爷他们飘篷千里,远离故土,最后把人生的大好年华都留在了上虞。”马明义的孙子,现任浙江自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铮回忆起祖父这段岁月,脸上充满了深情。

  “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已经50多岁了,其实他很少跟我说起自己以前的革命历程,他从小教育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后来,我都是从父亲和奶奶的口中了解到他的一些革命历史。”马铮说。马明义渡江南下后,被分配到绍兴县接管新政权,在绍兴一待就是9年。后来还邂逅了同样从事革命工作的妻子王云芳。“奶奶是湖州人,他们从相遇到结合其实要归功于这段特殊的历史, 1958年9月,爷爷调到上虞汤浦人民公社,以后他就把上虞视作第二故乡,一家人在上虞扎下根来。”

  解放初期,尽管反动政权已被推翻,仍有不少敌特分子活动猖獗。马明义南下熟悉环境后,与地方干部密切合作,宣传党的政策,团结各阶层人士,清除反动残余和地方匪霸,做好支前、土改等工作,维护新政权的稳定。“奶奶说,那时候爷爷出门工作,身上都带着配枪,敌我斗争过程中,个人、家人都会有生命危险,不少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有的被土匪和特务暗杀,那是一段比较沉重的历史,但爷爷挺了过来。”马铮介绍说。

  马明义来到上虞后,在汤浦、东关等地担任区委书记。他精心谋划,恪尽职守,成效颇丰,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1968年末,爷爷进入上虞棉纺织厂筹建处,参与了那个年代上虞第一大厂的组建工作,之后还担任该厂第一任党委书记,一干将近10年,从雏形到厂子变得欣欣向荣,他倾注了许多心血。所以他和厂里干部职工的感情一直非常深厚,很多年后,他还能叫得出许多职工的名字。”马铮说。

  事实上,马明义主政上虞棉纺织厂时,适逢十年“文革”,当时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抓生产、抓发展,确实很不容易。他对职工们说,办企业总是要讲效益、讲贡献的!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广大职工的拥护。上虞棉纺织厂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当时浙江省大型纺织企业中位列前茅。

  爷爷一辈子注重为人民服务,那个年代出生、成长的他,心无旁骛,只想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手上的每一件事。马铮觉得爷爷传承给父亲和自己的东西很多,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他告诫我们不要与人争荣誉,而要与人比贡献。平时要学会和年轻人多接触,不断汲取新鲜事物。这是直到现在我父亲和我一直在践行的信条。

  “爷爷身上拥有革命的乐观主义,他的离休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他一方面学着打门球,偶尔出门旅游,享受着离休后的闲散时光;另一方面,他时刻关注着上虞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关心革命老区的发展,也喜欢与文联、乡贤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只要是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事,爷爷总是欣然接受,并且精神抖擞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 马铮最后说,我为有这样一个爷爷而感到自豪。

  马明义的大半生都在上虞度过,直到2015年2月19日因病过世,并长眠上虞。一辈子虽乡音未改,却把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上虞。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南下干部为上虞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的顾全大局、不怕吃苦、踏实工作、无私奉献的“南下精神”,为上虞的建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3 07: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爷爷王一飞烈士
初心长存
精神永恒
  □沈小英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十来岁时,奶奶和父亲将家里仅存的爷爷遗留物品和文字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有爷爷用过的皮箱、书箱、衣物等,最为珍贵的是爷爷写给奶奶的51封家书。此后,家里没有丝毫爷爷物质性的遗存,真正实现了他“赤条条来去”的遗言,惟有他的精神,长存我们心中。

2006年9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将爷爷的家书收录进《重温家书》系列丛书。这些家书真诚、朴实、坦诚、热烈,真实展现了先烈的崇高理想、境界和情怀。

  爷爷和奶奶结婚不满两年,聚少离多,书信几乎是爷爷向奶奶倾诉感情和交流思想的唯一方式。有研究者称爷爷是“我党我军中婚史最短而家书最丰、最浪漫的革命家之一”。受新文化思潮和留学苏联的影响,爷爷对奶奶的深情眷恋、对中国未来的美好憧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表达得直接而热烈。婚后不久,爷爷往汉口、长沙等地执行重要任务。在客轮上,爷爷写信给奶奶:“骤然离开我爱,忽忽‘如有所失’似的!”“但我们的生活是奋斗的,如此转辗一想,倒觉得别离是我俩经常的生活,同居却是偶然的幸遇!我以此自慰,并愿以此慰我爱!”

  除了浓浓的爱意,书信中还希望已经投身革命工作的奶奶能够不断进步,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他对奶奶说,“如果你我的爱情,不能在学问事业上互相勉励上进,总是抱歉的”。他在信中曾数十次写道,希望奶奶“学习、进步、自强、自立”,“务须‘健康’、‘求学’二项”。这既是对奶奶的希望,我也将其视为对我们后辈的鞭策和期待。

  古语说“三十而立”。爷爷的生命之旅只有短短30年。1928年1月,爷爷在组织长沙暴动时,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爷爷被捕后,组织曾派人去探监,见他衣衫单薄,准备给他送点衣物,但爷爷对来人说,不要给组织添麻烦,让同志受牵连,希望同志们把精力用在更有意义的工作上,“赤条条来去,原是无产者本色。愿天下受苦人得到解放,我虽死也瞑目了。”这是爷爷留下的最后的话。

  中国古代有“烈士之爱国也,如家”的说法。爷爷是一个对母亲、妻子充满爱心的人。家书中既有对妻子的爱,也有对母亲的牵挂。他9岁时母亲便守寡。1927年8月他在汉口给奶奶信中写道:“我母老矣!我出门又不易归,你须趁此机会,为我多尽孝心!”但在那个白色恐怖笼罩的时刻,他以“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担当,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无畏,舍生取义,以身报国,选择牺牲,以生命实践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崇尚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信仰,将对妻子的爱、对母亲的孝升华为对国家、民族的奉献与忠诚。

  父亲王继飞生前曾发表过一篇纪念爷爷的文章,题目是“永恒的瞬间”。瞬间,是痛惜爷爷的人生短暂;永恒,是纪念爷爷以生命坚守的理想信念和为之奋斗的崇高事业,就像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汉白玉雕刻般永世长存!父亲是在以“永恒的瞬间”鼓励我“继承爷爷遗志,纪念先烈的永恒”。爷爷对在家书中对奶奶一再提及的“学习、进步、自强、自立”,始终成为我为人、处事、学习、工作的准则。

  我20岁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到法律出版社工作,至今30余年。编辑出版了上千种图书,有的获教育部优秀教材奖,有的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有的成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的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带领的团队成为法律出版社功勋团队。我还曾受指派担任司法部机关刊物《中国司法》杂志社社长助理,任职8年,扩大了杂志影响,为传达中央和司法部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声音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我的30年职业生涯,自然不能与爷爷30年短暂人生的轰轰烈烈相比,但有幸能与这个伟大时代联系起来,能为中国法治进步做点滴工作,有限的生命便有了价值,没有辜负先烈们的奋斗与牺牲,没有辜负爷爷“学习、进步、自强、自立”的期望。

  爷爷的一生是青史留名、辉煌不朽的一生。回顾爷爷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我越来越感到,先烈们坚定的信仰与人性的光辉,是一笔极为丰厚珍贵的精神遗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非仅仅是经济发展、财富积累,更是人性与良知、理想与信念的传承与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外公在参加新四军前写了一首诗:“捍国为民不顾身,抛家弃职踏征尘。遥想烽火连天处,黄土应埋大写人。”老一辈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一个个大写的“人”字。我要继承他们的遗志,正直做人,勤勉敬业,努力做个“大写人”。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迎来了上虞解放70周年,爷爷虽然未能见到伟大祖国辉煌的今天,未能见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巨变,但他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和目标正在实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每一位新时代的奋斗者都必须铭刻于心的永恒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3 07: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访叶天底烈士堂侄女婿谢宜灿
红色基因已
深深烙入我的血脉
  □记者 楼丽君

  “我是叶天底烈士的堂侄女婿,今年89岁,我跟爱人都称呼他为三爹。他没结婚就被敌人杀害,所以我们也就是他的子女。”上虞解放70周年前夕,记者来到曹娥街道德济苑社区采访上虞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谢宜灿校长时,老人这样深情地说。
谢宜灿老人说,叶天底的革命精神,可以说是影响了我的一生!从他的口中了解到,叶天底出生于当地一个书香家庭,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在家排行老三。他从小活泼好动,聪颖过人,小学尚未毕业时,他父亲去世了,比叶天底大6岁、在县立一小当校长的大哥担起了养家重任。大爹十分支持叶天底报考浙江一师,并在生活上给予资助。

  谈到叶天底缘何在我党初创时期就毅然走上革命道路,谢老认为原因有四:一是从小受到祖父辈乐善好施、勤学向上的家风影响;二是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浙江一师期间,得到了李叔同、陈望道、经亨颐、夏丏尊等良师的教导和指引;三是他在上海接受了早期的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毕业后他只身前往上海,在恩师陈望道等推介下,他担任了《新青年》杂志文稿校对和《觉悟》专栏编辑;四是入党后不忘初心,立场坚定,每到一处,积极创办杂志、农民夜校、职工学校等,向群众宣传共产主义等革命真理。

  1926年,根据组织安排,三爹因患病从上海回到上虞,他边养病边工作。在家乡,他组织农会开展二五减租并大义灭亲,公开对恶贯满盈的土豪劣绅、自己的娘舅俞恒山开展斗争,从而激发了全县农民开展打土豪、斗恶霸的革命激情。因大爹家周围环境比较幽静,对开展革命活动有利,三爹便将不少革命活动都安排在大爹家进行。1926年7月26日,隶属上海区委领导的中共上虞独立支部在大爹家的书房成立,在上虞本地发展了第一批共产党员。在此期间,大爹和大妈也为三爹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不少帮助。

  三爹在被捕入狱后,曾向家里写过两封家书,分别是写给母亲和大哥的。从两封信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三爹非常关心和孝顺母亲,更有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说:“决不愿跪着生,宁愿立着死。干革命难免一死,只要我不死,我一定要干到底。”

  三爹的革命精神深刻影响了他的家属和后人。我的岳父叶天觉,比三爹小4岁,是他的嫡亲堂弟,与三爹一起学习生活过。受其影响,也走上了革命道路,1945年5月,参加上虞县抗日民主政府工作,担任民政文教科员;同年9月,新四军北撤,他与留守队伍一起继续坚持斗争。后被敌军逮捕杀害。

  为继承父辈革命遗志,上虞刚解放,岳父的小儿子(三爹的堂侄)叶汉钟,赶到丰惠报名参加了县大队,当时他才16岁;三爹的侄子叶全亚在解放初参军,在部队成长为一名师级干部。在三爹的家属和后人中,参军、入党、提干的还有很多,他们都以实际行动向革命先烈学习,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作为叶家人的女婿,谢宜灿自然也不甘落后。他1949年参加教育工作,1956年入党,曾担任上虞中学校长、支部书记,并多次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退休后,坚持老有所为,为广大社区居民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进行十九大精神宣讲等。老人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各级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近代以来,上虞先后有2000多名烈士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促进人类和平进步而进行英勇献身。”谢老动情地说,上虞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对此永远铭记在心。

  “作为叶天底的家属和后人,我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优秀传统,在上虞建设‘创新之区、品质之城’进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谢宜灿老人由衷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3 07: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云女儿: 隐姓埋名几十年,一直铭记烈士精神
缅怀,是为了
坚定地砥砺前行
  □记者 金伟

  缅怀,是为了坚定地砥砺前行;回望,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1942年5月28日,何云烈士牺牲在日军对太行山的大扫荡战斗中;1949年5月22日,上虞解放。两桩事件均发生在这个万物生长更新的时节,其中是巧合还是必然,都阻挡不了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

  何云烈士是否有后人?后人是否健在?多年来,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直坚持不懈寻找何云烈士遗孤。去年,恰逢山西左权县寻找何云烈士遗属之际,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再次寻踪考证,确认92岁高龄的老太太徐如珍为何云烈士遗属。
革命的种子散落于此

  徐如珍老人居住在百官街道龙山社区丁界寺辖区内,因她未从父姓,跟随母姓,多年来隐姓埋名,低调生活,除身边亲近人,社会大众知之甚少。

  当时,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从何云烈士的老家永和镇朱巷村入手,向住在永和镇的新四军老战士戚铭渠(志愿军20军后勤部政委)之子戚庚耀打听相关信息。80岁高龄的戚庚耀老人听说此事,亲自两次步行数里前往朱巷村村委打听消息,并找到90岁的老党员朱茂传询问信息,却只打听到何云有个外甥可能在外地工作,具体信息一概皆无。

  当时,一位热心老同志提供一条“何云女儿曾住在丁界寺”的信息,上虞文史专家陈海熊提供一条“家住丁界寺百官市场监督管理所附近的陈早钿老人,或许知道何云女儿的家庭住址”的重要线索。可是,没有陈早钿老人的详细地址,要在一大片居民区找人,谈何容易。“我们只能采用最笨的办法,在楼道内一户户询问。到了第三幢楼,楼上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洪亮的大妈声音,说她知道大概位置。”赵林回忆道,庆幸找到了陈早钿老人,最后才在靠近火车轨道旁的居民楼找到徐如珍老人。

  坚毅品质一脉相承

  1927年出生的徐如珍老人,身形瘦小,但精神矍铄,除了腿脚活动不便外,讲话思路依旧清晰有条,很难看出,眼前这位老人现已是93岁高龄了。老人告诉记者,她出生时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其父身为革命者,自知会被捕甚至杀头,怕因此会连累到家人,故忍痛离开了还不到周岁的她和其母亲。“父亲离家参加革命时,我才10个月。后来,母亲改嫁,我从小是在舅舅家长大的。”虽然从未见过,但提起自己的父亲, 老人难掩思念之情。

  或许是身体上流淌着和父亲一样刚毅的血液,徐如珍从小发愤图强,徐如珍195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下管区政府、下管供销社任职,1983年从百官粮管所退休。因为改姓换名,加上性格低调,她从不在公开场合宣扬自己,因此虽一直生活在上虞,但了解她家庭出身的人并不多。退休后,老人又深居简出,10多年前,其老伴去世后更是很少出外活动,生活上主要由保姆陪伴照顾,这也是她作为何云烈士的亲女儿这一身份,外界知之甚少的原因。

  革命精神永记于心

  “从读小学起,我就经常听父母讲起外公何云的事迹,上世纪90年代我还看过一本小册子的资料书,更详细了解到这位从未谋面的外公的生平行状、抗战事迹。”徐如珍唯一的儿子、今年58岁的黄克明回忆道。

  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这与黄克明自身经历不谋而合,他于80年代初就读中国人民解放军运输技术学校(今军事交通学院前身),后一直在部队工作,2002年起转业到杭州。

  在黄克明心中,外公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也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太行山极其危险和艰苦的环境下,和他的战友们去开创我党在敌后华北的新闻事业,用笔为武器,在民族救亡图存的抗战中,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深深地记得文献资料中记载的某一瞬间: 1942年5月28日,在日军对太行山的大扫荡斗争中,何云曾对身边的同志说:“不要把子弹打光了,留下最后的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自己,我们决不能当日军的俘虏!”

  黄克明曾在缅怀何云烈士的文章中写道,虽然我对外公形象的认知仅仅来自他的照片和资料,但他那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于牺牲,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一切的精神,激励着我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去战胜一个个在我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无论是在学生时期,还是在部队服役和转业地方工作;无论是个人家庭遇到困难,还是顺风顺水的时候,我总是告诫自己:要做个政治上的明白人,做个自信自强自律的男子汉,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平凡人,要给外公争光,而不能借外公的光给自己谋私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3 07: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访上虞谢桥独立支部诞生地
探寻上虞红色基因的源头
  □记者 王淋玲 通讯员 李金海

  在丰惠镇谢桥村,宽阔的浙东大运河旁,一座白墙黑瓦的二层民居掩映在绿意葱茏的爬山虎之间。院落门前,静静地伫立着一方刻有“叶天底烈士纪念碑”的青花石碑。

  走近细看,才发现这是一幢硬山造、五开间、穿斗式、砖木结构的清代建筑。推开斑驳的木门,四合院式的小天井映入眼帘,前檐的走廊连接着两侧的厢房。正门悬有一副对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言壮语,让正堂前那尊叶天底的半身铜像愈显高大。

  故居内,叶天底烈士用过的老式雕花木床、书桌、衣柜等简单家什依旧保存着原样,而那些他曾经的留下的书稿和照片,亦成为了后人追忆缅怀的寄思之物。初夏的微风拂过这座略显孤寂的小楼,也缓缓地揭开了那段尘封多年的红色岁月。

  1926年2月,虞籍共产党员叶天底因病缠身,经党组织再三劝说,不得不放弃上海繁重的工作,回到家乡上虞谢桥养病。临行时,党组织交给他三项任务:一是养好病;二是开展农民运动工作;三是发展党的组织。

  叶天底到上虞后,在写给胡愈之的信中写道:“觉得虽在病中,而在可能范围内,不为社会做点事情也有些自愧。”于是,病体略有好转,他便在谢桥办了一所农民夜校,自编自教,向贫苦农民群众传授文化知识,宣传共产主义真理。

  这期间,应上虞县教育会聘请,叶天底担任了《教育月刊》的主编,在这本铅印的小册子上,他先后发表了《苏俄国家的教育》《九七纪念在国民教育上的重要与青年教育者应有的新觉悟》等文章。他还向青年教师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学说,激励他们团结起来,谋求生活问题的根本解决,并发展了钱念先、夏青连、夏友连、陈林章等首批农民积极分子、进步教师入党。

  1926年7月16日,叶天底在谢桥他的书房秘密主持召开了中共上虞独立支部成立大会,上虞县第一个共产党基层组织——中共上虞独立支部由此诞生。那一天,叶天底亲自主持成立大会,在支部成立仪式上悬挂着一面红旗,上面有叶天底绣缀好的一把犁头,大家齐唱《国际歌》,举行了入党宣誓。

  谢桥独立支部成立之初仅有8名党员,由叶天底任支部书记。由于当时正处国共合作时期,在支部成立大会上,大家作出了四项决议:第一,秘密发展国民党员,召开国民党员大会,筹建国民党上虞临时执行委员会。第二,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运工作,决定以西溪湖、蒲湾和崧厦湖田为重点。第三,待国民党组织公开后,迅速建立革命武装,改组县警队为工农纠察队。第四,争取国民党左派,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壮大党的组织。

  之后,中共上虞独立支部努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张子敬、朱庆云、李孜荣等5名党员,党员人数增加到13人。

  上虞独立支部成立后,上虞的革命活动就蓬勃开展起来了。支部加强了对农民运动的领导,派共产党员深入农村,从事农民运动。1926年8月,共产党员罗文英、李平、夏友连、陈林章到县城西南门蒲湾村开展宣传,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

  1926年11月19日,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叶天底,当选国民党上虞县临时执行委员会7名执行委员之一,并兼任农工部长,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入冬以后,发动全县各地纷纷建立农会组织,局部地区发展了农民武装。叶天底大义灭亲,在县城召开大会,斗争其舅父、恶霸、“东门老虎”俞恒山,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激发了农民的斗争热情。

  1927年2月,上虞县农民协会成立,全县各地农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农民协会成了农村的唯一权力机关,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同年到4月,全县成立农会有103处,入会会员达9000余人。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白色恐怖下,上虞党组织被破坏,革命遭到挫折,叶天底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斗争,重建党组织,秘密组织农会,成立小型武装队伍,开展减祖活动。1927年11月,中共浙江省委遵照“八七”会议精神,决定进行浙东大暴动,叶天底负责组织和指挥工农武装占据上虞城,消灭反动武装。不料,行动尚未开始,省委机关却被敌人破坏,随着《浙东暴动计划》的暴露,叶天底等各地暴动领导人也成了敌人重点搜捕的对象。

  11月中旬的一天,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派人到上虞逮捕了卧病在床的叶天底,被转押至浙江陆军监狱后,敌人多次提审,叶天底始终守口如瓶。“上虞入共产党的只有我一人,我替劳苦大众做工作”。敌人用种种手段迫使叶天底放弃共产主义信仰,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天底走的是光明正大的道路!没有错!” “为共产主义而死是光荣的,世上没有一件事业比这更高尚更伟大。”

  1928年2月3日,叶天底预感到敌人很快会对自己下毒手,就给大哥写了一封绝命书,其中写道:“我决无生路,不死于病,而死于敌人之手。大丈夫生而不力,死又何惜,先烈之血,主义之花。我决不愿跪着生,情愿立着死!”2月8日拂晓,敌人用门板把病得不能动弹的叶天底抬到狱中刑场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叶天底撑着几乎瘫痪了的病体,挺起胸膛,昂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70后的今天,当人们再次走进叶天底故居,透过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仿佛能看到那个身着镣铐、囚衣的青年把他所有的激情和热血洒向革命事业,他就像一个点火者,一个引路人,把革命的火种散播在虞舜大地。而他一手创建的中共上虞独立支部,也在这片充满红色印记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3 07: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叙中共后郭支部成立前后的那些事
寻踪抗战烽火中的坚强堡垒
  □记者 陈黎超

  在今天百官街道杜家、中利居委的拆迁地块上,塔吊转动,高楼林立,数个正在开发建设的高档楼盘日益彰显出勃勃生机。然而,当下的年轻一代可能鲜少有人知道,在这一方曹娥江畔的品质栖居地上,80多年前曾经建立了抗日战争时期上虞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后郭支部,成为领导上虞人民投身抗战烽火的坚强堡垒。

  中利居委党总支书记陈康泉回忆道:“以前我听村中好多老人提起过,我们所在的地方原来是属于娥江乡后郭片,包括现在的中利、杜家、新建、后村等一些村(居),原来还有一个后郭小学,抗战初期就在里面成立了后郭支部,培养了一批共产党员,后来他们成为了革命的中坚力量。”

  时间回到1938年初,当时,抗战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杭、嘉、湖相继沦陷,上虞县亦有随时沦陷的可能。

  1938年2月,中共浙江省工委委员、组织部长邢子陶来到上虞百官镇后郭小学。他全面考察了上虞抗日救亡工作的情况,向进步青年宣传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和前途,宣讲抗日战争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阐明发展壮大党的力量的重要性。经过对进步青年的全面考察,第一批发展了陈树谷、罗振声两位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办理了入党手续,并要求他们进一步发展党员和党组织。同年3月间,又发展了沈海潮、诸觉、贾德裕、杜连珠、罗佩蘅等青年入党。

  在此基础上,1938年4月,建立了抗日战争时期上虞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后郭支部。罗振声任书记,陈树谷任组织委员,罗佩蘅任宣传委员。驻地后郭小学,隶属中共浙江省工委。

  在区委党史研究室,保存着一份由邢子陶同志生前亲笔所写的《回忆录——党组织在抗日战争上虞县建立》,其中写道:“1937年底,中共中央长江局(设在南京八路军办事处)派我回浙江建立党组织。到上虞后郭,认识了陈树谷、罗振声、罗佩蘅等同志,我介绍他们参加了共产党,并成立了支部。”

  如果说,1926年7月16日在丰惠谢桥成立的首个中共上虞党支部,对共产主义革命种子的传播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那么,中共后郭支部的成立则为上虞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标志着上虞党组织在国民党严酷镇压下,被迫停止整整十年以后,又在抗日烽火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后郭支部成立以后,党组织逐渐扩大发展,到1939年初,有党员五六十人,到1940年,已发展党员120余人,主要分布在后郭、驿亭、上虞县城(今丰惠镇)等地。

  后郭支部作为上虞抗战烽火中的坚强堡垒,最大的贡献是为革命事业培养了不少优秀干部,这之中不得不提到一个很著名的人物就是陈树谷。出生于1916年的陈树谷,是丰惠镇花园畈村人。作为一个受革命思潮较早的进步青年,1932年陈树谷经同乡胡愈之介绍,进上海生活书店做练习生结识了叶紫等进步作家,并在《生活周刊》、《小说月报》上发表时论和短篇小说。“八一三”事变后,陈树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回乡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早在支部成立前,陈树谷就秘密去嵊县找党组织,通过当时任我党嵊县县工委委员的张珂表,与党组织正式接上了关系。

  1938年6月,时任县工委书记、组织部长等职的陈树谷,利用国民党内部矛盾,派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打入县第二届战时政治工作队,建立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1940年4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中,由于他在上虞境内影响大、“面目红”,宁绍特委调他去皖南新四军教导队学习,后任军部一连指导员。皖南事变中,他带领战友英勇突围,因腿部中弹受伤被俘,囚于上饶集中营。在敌人淫威面前,他保持了崇高的革命气节,成功越狱逃出后与战友失散,忍受伤痛和饥饿,千里迢迢,步行一个多月回到上虞老家。

  1941年夏,他找到原来的党组织关系,不久受党的派遣到苏中解放区,改名陈特平,先任江都县委宣传部长,又调高邮县二区任区委副书记兼武装部长。1943年秋,日伪军集中兵力对苏中解放区进行“扫荡”,在一次突围中不幸负伤被捕,在敌人酷刑折磨下始终坚强不屈,12月25日夜被活埋在张家庄南面麦地里。为了纪念他,张家庄人民为他建墓立碑,纪念碑上写着“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并用他当时的名字命名了“特平乡”、“特平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3 07: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访烈士墓,看英烈精神如何传承
致敬英雄,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记者 冯楠

  1949年5月22日,上虞解放。在历时三天三夜的激战中,解放军奏响强渡曲,攻下龙山头,扫除大障碍,在解放上虞全境的同时,也付出了不少年轻宝贵的生命。他们被尊称为烈士,和同样为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们,一同安眠于虞舜大地,一起领受后人的瞻仰和纪念。

  管好护好烈士的安眠之地

  “当时因为忙于战事,不少烈士都是被就地就简安葬的,有的甚至连姓名都没来得及留下。”区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李金海自从区档案局退休后,一直潜心于上虞党史研究。据他介绍,在解放军强渡曹娥江战役中,从杭州直奔上虞而来的194团3营8连副指导员常有臣和邱正富、李仙滨、赵春同、王明生、冯庆合、金良益等九名指战员壮烈牺牲。这九位烈士的遗体最早被埋葬在曹娥庙后的凤凰山脚下,到1965年3月复迁至百官龙山烈士陵园。

  据了解,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上虞先后建起烈士陵园、纪念碑和烈士墓,并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扩建 。其中规模最大的龙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65年,1985年重建,2011年扩建,2018年区委、区政府再次启动改建修缮。如今陵园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包括400多平方米的新辟生态墓地,专供新迁入烈士的骨灰安放。其中部分在上虞境内无亲属、无专人管理以及年久失修的零散烈士墓目前也已搬进龙山的“新家”,既统一接受管理,也一同接受后世的纪念。

  截至目前,除龙山烈士陵园之外,上虞境内还有7座烈士纪念碑和35座散葬烈士墓,几乎每个乡镇街道均有分布。通过摸排探索,我区还建立完善了一套属地管理、就地保护、原址修缮美化的长效管理保护机制。

  在曹娥街道梁巷村后岸自然村的峰山山麓,就有一座百姓自发建设的散葬烈士墓,并于2007年由区民政局拨款进行过维修,如今也已被纳入统一管理。其中埋葬的4名无名烈士献身于解放上虞的战斗中。据当地老人回忆,这4位烈士为解放军7兵团22军的战士,于1949年5月19日在随部队行至杭甬公路东关至中塘地段时,突遭国民党长江部队的炮弹袭击而牺牲。由于部队任务紧急,这四位烈士当时被就近掩埋于峰山脚下。而关于他们的姓名和身世,当地人一直没停止过追寻。

  讲好英雄故事 传承英烈精神

  当然,烈士的留存,不光是一个刻写在碑上的姓名,身后更有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原民政局退休干部,现区关工委讲师团成员何兴龙,对上虞330位烈士的事迹,几乎了如指掌。从1965年龙山烈士陵园迁址建成起,老人家就一直在收集烈士资料,不停地写故事,讲故事。“当年迁移烈士们的遗骨时,还发现了笔记本、针线包。这些都足以说明,他们在行军打仗的间隙,依旧不忘学习。”由于他的悉心挖掘,很多英雄故事变得有血有肉,生动而感人。这半个世纪以来,何兴龙的演讲超过1000场次,受众达10余万人次。

  “在人口不足上虞总人口1.3%的陈溪乡,革命烈士却有24位,占了整个上虞烈士的7.4%。”身为陈溪人,退休教师赵坤山为此倍感自豪。为了尽可能获得烈士的第一手资料,多年来,他走村入户,陈溪10个行政村119个自然村以及周边的余姚梁弄、宁波及杭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说,做这个事,就是跟时间赛跑,越早越好,因为了解实情的亲历者大多已离开人世。如今,在陈溪石笋山脚下拥有丰富馆藏的浙东新四军后勤保障基地纪念馆,很多红色收藏和烈士资料均出自赵坤山之手。赵坤山也成了纪念馆最受欢迎的资深讲解人。

  从2007年开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支由师生及社会人士组成的志愿者讲解员队伍悄然成立,取名为“革命烈士墓志愿讲解团”。每年由团区委负责推选6名讲解员,经过培训,定时或不定时地为开展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做好讲解工作,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对革命烈士,传承无疑才是最好的纪念。唯有传承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唯有铭记先烈遗志,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近年来,我区积极发挥各地烈士陵园、烈士碑和烈士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组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青少年学生在此举行入党、入团和入队宣誓仪式。通过对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了解历史、明确历史重任、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知我上虞、爱我上虞、兴我上虞,进而更好地为上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6 19:42 , Processed in 0.06290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