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再生者为何

昨日随记(原创,已经更新到186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14: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29日

上午去团队金渔湾办公室,拿几位志愿者走访社区矫正对象后的走访记录表,一张走访内容吸引了我,内容是矫正对象自己写的陈述,他写道:“时光飞逝,一个月的时间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昨天看到一个酷似厨师的人,把一个流浪狗的孩子丢到了河里,我过去给它捞了起来,结果被狗子咬了一口,打了个疫苗,真是人生第一次打狂犬疫苗,这个三天肌(肉)是真的酸,可是我并不后悔,力所能及的提供一些帮助,纵使是只狗,但看着伤心也是与情不忍。毕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嘛。总之在这之后的半年里,安安份份,平平稳稳的过去就好了,知足常乐嘛。”

他写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出于善心去河里救了一条小狗,反而被咬了一口,害的他去打一个阶段的狂犬疫苗,但他说他不后悔,能救它一命也是值得的。我觉得他写的非常真实,他是犯了错误,但人之初性本善,善良依然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已经犯了的错,受了惩罚,一心想安安份份的平稳度过。能反思,就说明他在觉醒。在觉醒的过程中,我们的志愿者去靠近他,接触他,和他交流沟通,事半功倍吧。

无独有偶,刚上午我收到了一段对话截图,是前天晚上我们社区矫正志愿者雨季去看望一位结对的矫正对象后,矫正对象给雨季的留言:“甘姐(雨季),今天真的非常感谢您及点亮一盏灯的团队们为我所做的一切,给我送这么多的东西,我真心的说句“谢谢您们”,特别是飘飘和小清,请容许我冒昧这样叫,感谢您们对我的资助。我受之有愧阿!真的让我很感动,我相信现在的我困难只是一时的,以后会好起来的,我永远忘不了在我困难时帮助过我的所有人,我也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走出困境,甘姐,我会坚强面对一切的。现在的我只能说句谢谢,以后我也会传递您们的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甘姐,谢谢您。飘飘、小清,谢谢您们,点亮一盏灯的朋友们谢谢您们。”

雨季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这位矫正对象一直心态不好,每次说起来都是流眼泪,家里经过一系列的变故,上次说起孩子去读书生活费都要拿不出来了。雨季把这情况反馈给团队,大家觉得应该从物质上去帮她一把,这样就更有利于做思想工作。雨季就送了2000元爱心款和一些生活食用品到她家,代表团队向她表示关心关爱,希望她能坚强,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再误入迷途,平稳度过矫正期。

昨天上午,一位署名杭文的爱心人士一早就给我留言:“董老师,这些钱是我对那些有需要帮助人的一点点心意,平常我也不参加你们的活动,但是请你帮我把它分给有需要的人,谢谢。”然后就马上转了2000元过来。

下午,吴江宏阿姨电话我,说有一台全新的55寸电视机想赠送给团队办公室使用,我说太好了,好像我冥冥之中是在等待你的电视机一般(我和吴阿姨之间的玩笑话)。

下午的时候,又收到了小清转过来的6000元爱心款,她说“这个月刚好是我们家的生日月,确实需要感恩,感恩这个世界,感恩所有。”而再往上翻和她的聊天记录,全是各种善缘,买农户的扫帚30把,9月5日慈善日随缘2000元,8月8日结婚纪念日随缘2008元,7月17日随缘2000元带给需要的人,6月3日端午节随缘2000元,4月27日随缘5000元给甘肃兰州的留守学生,4月8日随缘1200元,最美四月天的4月1日随缘2000元,3月12日说这是个需要感恩的日子随缘2000元,3月5日向甘肃临夏留守学生随缘2000元,1月25日小年夜她说我尽点绵薄之力给有需要的人,1月3日新年到了给需要的人随缘2000元……这就是单今年小清的随缘记录,翻往年的,也是如此如此。

我记得,在去年感恩节,小清曾说过:“愿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被温柔以待……”。我发现,人世间,真有这样的一脉温柔善意,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滋养着我们的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16: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30日


昨天收到一条微信,“朋友,在吗?帮我朋友圈点赞一下,给小朋友领个杯子。”白天粗瞄了一眼,没时间回复。

没特殊情况,我想肯定是在的。如果不在的话估计再个二三十年吧。

没特殊情况,比方高速上开车,开会中,录视频,洗澡中,我一般都会是秒回。就回复对方:“如果你给我点亮一盏灯的链接也转发一下,我也送你一个杯子,我说的是真的。”

然后我想既然人家开口了让我给她点个赞,就点一下吧,结果朋友圈点进去是不可见,忍不住想爆粗口了,这不是开玩笑吗?有些郁闷,这不是我自己浪费自己的时间吗?

我再一次告诫自己,若再看到第一句“朋友,在吗?”之类的,根本不用点进去,也根本没必要回复。诚意要用在对的人和对的事上。

昨天下午忽然想到我还没有探究清一个问题,就是我老家渔家渡村最后一版民国时期的董氏家谱的封面题签的是谁?之前也大意了,没仔细看落款。找出这套家谱的封面图片,仔细辨别不能确定,就咨询了朋友,朋友给出的建议是“章授,或者是章梫。”

章授,清代仁和(今杭州)人。父谷工山水,善写真,声与兄采,能绍父艺,山水尤工。所作雪山大幅,笔墨谨严,结构雄伟,乃胎息荆、关,绝无宋、元以来婉媚之习。

接着我又找关于章梫的资料。章梫(1861年—1949年2月17日),名正耀,字立光,号一山,清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授编修。工诗能文,所著康熙政要,辑述清代典章,抉择精洽。夙善楷法,晚岁笃好草书,执笔五指并用,运腕如拨镫,翰墨清华,体势秀逸 。 简椟或累千余言,咸作纯草,不杂行书,然无一字不可识。辛亥革命(一九一一)后侨寓沪上,卒年八十九岁。章梫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他作为晚清的一代名师,在当时家喻户晓。

章梫18岁中秀才,后就学于杭州诂经精舍,师从清末著名经学大师、翰林院编修俞樾先生。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余年,博通经史,著述颇丰。吴大澂、章太炎、陆润庠、吴昌硕等皆为其弟子,被誉为“门秀三千士,名高四百洲”。

章梫荣登甲辰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二名进士,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榜进士之一。此时俞樾已居苏州曲园,获此佳音,84岁高龄的俞樾兴奋赋诗:“谁谓高才无遇合,却于吾道有辉光。将来考索如重订,应改山堂作玉堂。”章梫不负先生厚望,为学为官,皆为超拔;也不忘先生之恩,殷勤致函,躬自拜望。由此可见章梫和恩师俞樾的感情深厚。

而俞樾和我们渔家渡董金鉴(董久大)家族关系有非同一般,俞樾也为渔家渡董氏曾撰文写字。又根据章梫留传下来的其他书法作品的笔迹比对,可以确定的是章梫无疑。由此发现,更激发起我对渔家渡的深厚历史村落文化的探究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08: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卧龙山上有缕光


元月十一日,上午九点到十一点,连长、飘飘、随风、小魏和我,五人自发到蒿坝卧龙山普净寺参加了智正师父的追思会。

“智正师父在1月5日晚上11时38分圆寂,享年95岁。”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时刻在念想,咋这么快,这么突然呢,一个月前我给师父送去了50本团队挂历,半个月前看到过他的现场视频,挺健康和精神的,说话中气足、思路敏捷,谈笑自如,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追思会在“念佛堂”举行,门口的场地搭了临时棚,棚的两边整齐地放满了花圈,念佛堂里面也放满了花篮,四幅白底黑字的挽联依次贴在门口、厅堂,莲花灯烛光摇晃着,几色供品满满地堆满了碟子,明黄色的绸布是主色,铺着,挂着,结成花朵像花朵,智正师父的遗像高挂在厅堂墙壁上,穿着明黄色的衣服,带着明黄色的帽子,略举右手,满面笑容,神采奕奕,祥瑞连连。拍此照片的时候,智正师父定是豪情满怀,在笑谈普净寺的美好未来。此帧照片我见过多次,印的书刊里,寺内的宣传窗内,想必也是智正师父自己最喜欢和满意的照片,它传递了一种豪迈的、可以感染的、充满着美好愿景的精神和气势,而智正师父也正是这样的人。

我认识智正师父,缘于加入陈秋强老师的乡贤研究会,我是2001年第一批加入的,乡贤会的活动经常会在普净寺举行,一来二去也就认识了智正师父,但那时还仅仅限于粗浅的面熟。智正师父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必看报刊新闻,经常在报刊上看到我们“点亮一盏灯”的故事,知道了我在做民间公益,就开始主动联系我,经常给予我们团队物资上的支持,自从2014年12月捐赠给我们65台的小型按摩器,之后每年都会不定时的电话我,让我上山去搬运棉被、衣服、坐垫、红枣、枸杞、骆驼粉等等,委托我转送给需要的病弱民众。他还一再关照我,不提名字。每年腊八节之前,肯定会电话我,邀请我去喝腊八粥,下山了必定给我准备了寺里自己的茶叶、佛手。就这样,我的电话被一个爷爷辈的佛门中人记着,他随时都会电话过来,言辞恳切,干净利落,明明白白,说到做到。

曾记得2014年6月14日,我们团队到普净寺举行了一场座谈活动,智正师父给我们做了精彩讲话。智正师父的讲话,听起来很平淡,平淡的犹如一碗白开水,但就是这样一碗白开水,才是生活的原色,才是生活的真谛,才是他饱经沧桑而领悟至深的佛理。智正师父说:“佛是什么,是理解生活,善待生活,是好好生活!”我们团队所尊崇的,是“慈和善”,慈悲为怀,与善为民。从“与人为善”来说,我们和智正师父的方向是一致的。

曾记得2018年4月19日晚上8点半左右,忽然接到智正师父的电话,他说刚看了我写的《上虞首现宋南强鸳鸯墓志铭》,他很意外,说想不到你还喜欢考古,言辞里颇是欣喜,然后他说他有书要送给我,让我随时去找他。挂下电话的时候,我心潮澎拜,想着智正师父90高龄的一位长者,样样事情都亲历亲为地管着普净寺,日夜操心着诸多杂务,却在别的老年人已经休息的时候,他还在看我写的考古文章,还马上电话我,说他有我喜欢的东西,他要送给我。在其他人想来,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但智正师父却毫不犹豫地做了,好一个性情中人!第二天中午我就去了普净寺。远远看到智正师父,他老早举起了右手,向我招呼,我加快脚步走到他身边,他伸出左手,握住我的手不再放开,师父的手宽大,柔软,暖和,我好像反而是被他所拉着,到他的办公室。
     
那天,智正师父气色好,精神饱满,说话有着他特有的节奏,他说我听,我说他听。我们聊着同一个话题,我们好像彼此再次重新认识了对方。遇到一个知音,聊的舒畅,再喝着卧龙山的新茶,更是互喜。想不到我也只是自得其乐的乡土文化,平常写着玩着而已,实在想不到智正师父也喜欢。智正师父特别有心,他说宝剑赠英雄,他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了的罗雪堂的几本书相赠与我(《罗雪堂述略稿 上下集》《罗福苌集》《承缘堂藏珍》),他说这你喜欢的,我说是啊,我专门喜欢收集绍兴范围内的乡土文史资料。他说这书喜欢的人是当宝,不喜欢的人他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我是捧着如获至宝。

通过十年的交往,我和智正师父成了莫逆之交,忘年交,寺里每有盛事,他再忙,也会打个电话邀请我去。一段时间没去了,我也会挂念他,上山去看看他。智正师父是我所特别敬重的长者,他用他的方式在上虞奉献着自己,他所做的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他非上虞人,只是上海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他如此呕心沥血,为了什么?在我们面前,他身在庙堂却从不讲佛,他从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入手讲故事,讲他的心得。他用他的睿智开启我们的心灵。卧龙山普净寺声名远播,他却慈祥,低眉顺眼,犹如邻家大爷,初次见面的人要求和他合影,他都会满口答应。在人多的场合,他还会笑眯眯地保持站姿,欢迎大家陆续上去和他合影。

智正师父擅长书法,喜欢文化,喜欢亲近文化人,在智正师父的支持下,普净寺经常开展各种书画展、篆刻展,各种新书首发仪式,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出资出版了一些书刊《卧龙思净》、《养心集》、《佛心墨缘——葛幼根画集》、《上虞罗雪堂遗墨》、《佛缘墨韵》、《佛心佛言——智正书法集》、《卧龙山普净寺药师千佛群雕开光纪念册》等等,每次我都能得到智正师父相送。有一次我向他讨字,智正师父随口说了声好。想不到一个月后智正师父真的给我书写了“再生者为何”五个字,至今我收藏为宝。
     
每次来到普净寺,看着日新的殿宇,悠远的钟声,盘旋飞翔的鸽子,威严又慈祥的巨大的药师佛,我心里自然滋生出对智正师父的敬佩之情。也许是小说电影看多了,我对佛门高僧渴望有一种神秘情结,向往着能有朝一日能亲近一位世外得道高僧,增慧添智。可惜从未能遇到。却从来没想到过,我以肉眼凡心在观智正师父,我是不自知啊。2011年10月26日,普净寺药师佛进行开光仪式举行之时,刚还云黑天昏的天气,突然云层露一洞,一缕金光直射药师佛的额头,彼时,刚把盖着药师佛的大红绸布扯下来。那天,我亲眼看到了卧龙山上那道缕神秘之佛光。从那时候起,我相信智正师父是一位大德,是一道光,是一道忘我燃烧自己的光。

时间回到1987年,智正师父在常人看来也已到了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凭借超乎寻常的坚忍和勇气,以“凡是成功的人,做事都是锲而不舍的”信念,硬是给上虞文化旅游、佛教事业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三十六年来,智正师父一腔执着和虔诚,呕心沥血,禅精竭虑,以不畏艰难的毅力,一人一锄,开山修路,巨细无分,凡事必亲力亲为。辛苦壮举感动了很多善男信女,大家纷至沓来,捐资助建,重兴殿宇。筚路蓝缕造普净,万千苦乐归佛门。智正师父无数个披星戴月,辛苦历成,依次建成了三圣殿、弥勒殿、大悲殿、准提殿、大雄宝殿、罗汉堂、念佛堂、大日殿、藏经阁、僧寮、居士寮、五观堂、综合楼、山门、福德门、药师大佛广场千佛群雕等殿舍设施。智正师父用一己之身带领众信士,把一个藏在深谷无人知晓的破茅棚,建设成了“弘扬佛法,结缘卧龙,普净心灵”的佛中圣地。

智正师父祖籍贵州贵阳,俗姓陈,1927年4月生于北京书香门第、清贵之家。祖父陈田,光绪十二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父亲陈小松,懂甲骨,善书法,精篆刻,与罗振玉、齐白石、王福庵等大师交往密切。智正师父少时就读于长春国民高等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入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接受马列主义教育,此后供职机关,下放厂矿,直至1987年退休后,卓锡卧龙弘扬佛教到生命最后一刻。

智正师父曾言虽已高龄,犹不肯歇,心忧正法衰微,宗风颓废,为树佛教正脉,不顾年迈老病,继续奋力振威向前,誓愿再干三十年!我在念佛堂内,躬身祈祷,愿智正师父脚踏莲花,早日乘愿归来,利乐众生。

2023年1月12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4: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29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爱好钓鱼,有的爱好跑步,有的爱好篆刻,有的爱好修复青瓷,就如青菜萝卜山珍海味都各有所爱。

我的一种爱好是捡砖,这砖不是地下建筑坟墓类的,地下砖我是不捡的。我捡的砖叫屋脊砖,俗称压栋砖、花砖,是压在屋顶栋梁上面的一排砖头,是承受日月雨露的阳刚之砖。人民多智慧,在砖的两面刻上内涵对美好生活向往寓意的图案和文字,因为有了图案文字,一块普通的压栋砖就有了生命,有了故事,有了文化,被我给喜欢上了,从2017年始。一开始的喜欢只是遇到一块的偶然,当我捡的砖越多,越发现这个砖世界所包含的花纹、内容、寓意的博大浩瀚、无止无尽,简直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只待我去挖掘发现,每发现一种新纹饰的惊喜,让我振奋惊喜,其乐无穷。

成年人的生活睁着眼都是无所抵御的烦恼和担忧,越长大步入中年,肩上的担子越重,很多措手不及的事情让我们心力憔悴。乐趣不会主动找上来,那么我们就用一些闲暇时光自己给自己找乐趣吧。乐趣是开心的花蕊,乐趣是活下去的动力,乐趣是勇往直前的推力。这就是可以理解了,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要有几个爱好的理由。

最近这几年,在最偏僻的小山村,人们只要稍微有点闲钱,都会争着把小青瓦换成琉璃大瓦,红或者黑二种。小青瓦容易堵塞,漏水,现代的琉璃瓦换上的话几乎一劳永逸。小青瓦和压栋砖正在疾速地退出我们的视野,替换中,压栋砖和瓦片都被直接从屋顶推划落地,作建筑垃圾运走或者铺地。有得必有失,屋顶都一片火红之时,也是压栋砖消失殆尽之时,屋脊之花枯萎之时,而我也再无抬头仰望之趣了。现阶段是刚替换不久,路边墙角或许还有几块留存着,再不久,将再无影子可寻也。我急需做的,是多拍摄记录现有屋顶上的新纹饰,是捡一块保护一块,捡一块是留存一块,捡一块多一块,遗弃在垃圾堆里的废砖,被我当宝贝一般的珍藏起来。

有了捡砖的由头,平常我一有空都会往农村跑,我戏称是“扫村”。进一个陌生的村庄,我会拍摄记录古树、古桥、古井、木雕、石雕、砖雕、石窗、门额、碑刻、辟邪器物、寺庙庵祠,拍摄一些没见过的花草植物,一些有趣有意思的场景人物。一踏进村庄,我就全神贯注,看、听、闻、问、摸,毫不犹豫的按快门,用相片、文字把这个村庄打包放进我的电脑资料库。这些都是虚的,实物我还能捡到我不曾见过纹饰的压栋砖,肯定收获满满,长一箩筐的见识。

我的某次捡砖随记:今天捡砖运气交关好,一共捡了43块。今天所见到的纹饰,除了一块有鹿、喜鹊、梅花的压栋砖没能捡到外,其他所见纹饰的压栋砖,都一一如心如意地被我捡到,其中过程也是坐过山车一般,刚在叹息没有前一种所见纹饰,都在下一站像等待着我一般的被我捡到。今天所捡到的新的纹饰,都是第一次所见,第一次拥有,都非常特别和有意义。像第一次看到了吉祥动物梅花鹿上了压栋砖,象征了“祿”字,和蝙蝠、喜、寿形,连起来的寓意就是“福禄寿喜”。一块是“安保风停、五星高照”,最意外的是竟然还刻了时间“一九七九”。一块刻了“衣下”两个字。一块是刻了“搞好生产、巩固集体”。一块特大号砖是阳刻非常凸起的“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一块阳刻了“一本万利、黄金万两”。捡砖的乐趣在于锻炼了身体,在于了时刻有惊喜,在于抢救乡土文化,在于借机看了很多风景,在于走了数不清的乡村,在于顺便拍了很多当下的乡土风情。

我的某次捡砖随记:穿行在日渐稀少的黄泥屋、老台门,隐士别院,山旮旯里的桃园胜地,心情就会特别放松,豁然开朗,甚至眉开眼笑,抬望眼,有喜欢的古门额石窗,木雕牛腿花窗,青石板老砖雕,老灶头高围墙,这些都只能饱眼福,过眼瘾。而被丢弃在路边墙角的压栋砖就像在等待着我一般,等我带它回家当宝贝供起来,或者从此又可以流传几百年。尽管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但我把它当宝贝的时候,它就是不一般的宝贝了。一块十块是不入眼,当上万块各种各样纹饰的压栋砖被艺术的呈现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是留存上虞乡土文化的民间隗宝,是别具一格的民间工匠思想艺术的体现,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是再也看不到的一道民间建筑风景。随着对“压栋砖纹饰”研究的深入,越发现我所见过的纹饰只是绝少一部分,千余种吧,而至今保留在乡村屋脊上的压栋砖,我没见过的纹饰太多了。像这次拍摄到的“虎”形象形字,实在精妙,不仅体现了“王”者的威严,还形似不怒自威的虎头。若理解成王姓定制也没错。一夜兴奋的是,这些纹饰的压栋砖,我已经收藏到了。

我的某次捡砖随记:点上油灯,把压栋砖轻轻的放桌上,默默地从各个角度观察,它的纹饰,它的材质,它的密度,它的形体,它的气味。看到一块压栋砖顶部有个成人手印,又让我联想翩翩。想着每一块砖来自不同村庄,出自不同民窑,不同的年份,不同的遇见。每一块肯定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这样的雨天的黑夜,听着嘀嗒的雨声,茗茶,看着砖们,天马行空的思想云游也是一种乐趣所在。睡觉洗砖就像睡前洗脚,早上醒来刷牙一般的舒爽,兴致勃勃,精神焕发,一块比一块喜欢,心情像兰花如在水中流淌的丝滑。这样的晚上,一定有砖入梦,会有朝思暮想的压栋砖,驾着五彩祥云到我的案头,随我欣赏把玩。

我的某次捡砖随记:捡砖有捡砖的乐趣,洗砖有洗砖的乐趣,拍砖有拍砖的乐趣,乐趣就在不断的惊喜发现中。5点多醒来,想着星期日捡来的一堆的砖头还没洗干净,总是牵挂着,就立马起床,在整理箱里面放满水,然后一块一块地清洗过去,晾擦干净之后,拿到茶桌上,灯光下慢慢的欣赏、品味。有第一次看到并且看不明白的纹饰,就仔细端详揣摩,比如有一块方正形式的,纹饰既像阿拉伯数字1234,又像什么笔画。有一块的纹饰特别复杂,就想象不出工匠想表达的是什么。等看多了,感觉有点悟出来了,又感觉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洗砖比较累,品砖却乐趣无穷。当满屋的压栋砖放在身边,目光所见都是喜欢的压栋砖时,就好像在享福一般,精神上如云彩五颜六色般的滋润,也像有钱人睡在百元大钞堆出来的床上般的满足。

小小压栋砖,大大土文化。扫村越多,见砖越多,越喜新的遇见,新的纹饰就像一杯烈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从最初的走遍上虞,到现在足迹遍及嵊州、新昌、诸暨、绍兴、余姚、天台、义乌、临海,甚至有机会到了省外,也会念念不忘看看人家的屋顶上有没有压栋砖,是什么样的花纹。我从压栋砖上,看到了一个地域的部分乡土风情,看到了地域和地域的差别。

一块小小的压栋砖,加深了我和朋友们的友谊,我们多了一个交流的话题和渠道。一块小小的压栋砖,给了我行走乡村的动力,由此带来的扫村步行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让我见识了美好的山水风景、交了更多的朋友。一块小小的压栋砖,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梦想,筹建一个全国唯一的压栋砖博览馆。一块小小的压栋砖,给了我无数的精神滋养。一块小小的压栋砖,给予了我成年人的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4: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22日


一年里的这一天,会是天晴日丽,或是雨水涟涟,或是雪花飘飘,或是山路泥泞,我必归心似箭,奔向我的家乡渔家渡,做同一件事。

今天是正月初一,不用掐指也知道全宇宙的生灵都增加了一岁,多了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多了一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快进。从有感知能力起,我知道了自己的年龄只会增加不会减去,就像一列火车只能一个劲地往远方飞驰,而想稍作停留也都无能为力。或者只有一个选择提前下车,永远留在当前的年龄保持永远这般的模样在亲人的记忆库里。今天,我一般会把刚增长的一岁放进口袋,不时拿出来看看,如镜子一般地瞧瞧我今天的模样。今天,我6点就起床趁洗脸刷牙之际煮了个粽子,几口吃掉下肚,立即驱车往上浦而去。

到了渔家渡水库边,几个堂兄哥弟侄儿侄女集合一起出发往虎头山。虎头山上安眠着我们共同的血脉之源我们的爷爷奶奶。到了虎头山脚下,我们停好车,互相跟随着,鱼贯穿行在竹林桑田茶地,互相不时提醒着小心刺蔓扎眼、乱石拐脚,路小而崎岖,幸亏年前有人想的周到,提前来修整砍伐一番,才得以有路的模样方便我们行走。20分钟后,气喘吁吁中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地,只见青山绿林,黄泥土茔,一块墓碑,几行铭文。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名字,熟悉的我们。点着蜡烛,齐刷刷列在墓前,静默凝视,连鞠三躬给爷爷奶奶拜坟岁。环墓走一圈。放炮仗。稍后再三鞠躬告别。为防火患吹灭蜡烛。我们再原路返回,半路上也同样给曾祖父点了蜡烛拜了坟岁。

村里所有家庭都会派出代表去拜坟岁,并以起早去为荣。我们的拜坟岁是从爷爷没有了之后开始的,那时我刚读小学似懂非懂,起初是父亲和他的兄弟们带着我和我的堂兄姐弟们。一些年后,大人们渐渐不再参与,把这任务交到了我们的肩膀上。十几二十几年后,我们也开始带着我们的下一代来拜坟岁,一次次地告诉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和爷爷奶奶的故事,他们也按着我们的样子做着我们做了几十年的事情。起初他们要抱着扶着,一些年之后他们走的比我们灵活又快了。一些年之后,他们已经是半大小伙半大姑娘了。一些年之后都和我们差不多身高了,就如今天,他们一头黑发,一身挺拔,青春洋溢,而我和我的堂兄弟们,已双鬓灰白,腰微弯,用老话讲也是黄土埋半身的人了。等我们这代走不动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也会像我们一样相约来拜坟岁。一些年之后,只是又会增添几处想要拜坟岁的地方。可以想象的是,我们的下一代也会带着他们的下一代,在正月初一早晨,不管多远,不管天气多不好,一定会风雨兼程做他们的父辈祖辈曾做过的同一件事。世代传承,几百年了依然如此。

我在虎头山完成拜坟岁后,又带着儿子去了汤浦塔山上,给我的外公外婆,曾外公外婆,我的大舅舅点蜡烛,拜坟岁。很多年了,都是如此。今天在山上,我特地详细地向儿子介绍了长眠于塔山上的我的亲人们的往昔风范。我的外婆姓董,是从渔家渡村嫁到塔山下村宋家的,她喊我“阿光阿光”,我的童年时光都是在外公外婆身边度过的。我的母亲是从塔山下村宋家台门嫁回了渔家渡村。我的血液里始终和渔家渡董氏交织着。我的外公是一位非常儒雅的美男子。我的曾外公是做木匠的,刚前天我在汤浦上街头一间民房里看到了他手刻的名字。我的大舅是在重庆内江机务段开火车的,是一位为了很多旅客而舍身赴死的英雄,在1973年。我把我知道的,尽量讲给我儿子听,我真正想告诉他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他们曾来过或者我们正在,都是有前因后果的,都是来有来处,去有去处,只有懂了生命的来来去去,就会有使命感懂得去传承,传承亲情,传承家族,传承文化,传承历史。

完成拜坟岁后,中饭在四爹家里,晚饭在小爹家里。二张桌的人吃了这家去那家。自然还要去大爹家,我家,在初五或者其他日子。看着坐着身边父辈们的假牙、白发,瘪进的脸颊,听不清的聋,咬不动的肉,蹒跚的步履,满脸打皱的皮肤,帕金森颤抖的手,我惶恐惶恐,我所见过的是他们正当壮年的时候,挑着几百斤的柴禾穿行在山林,拉着满载稻谷的手拉车去粮站交粮,看着他们在秋天的稻田里双脚上下起风地踩着脚踏打稻机,做拜拜的时候他们烟来酒去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油光劲,看着他们光着身子在小舜江里洗澡几个来回的游泳,穿着藏青色中山装胸口别着钢笔骑着永久牌自行车叮呤叮铃地回家而来……咋一晃,都老了都这样了呢?我和我的堂兄姐妹们说,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现在就是孩子们眼里的记忆,趁现在牙齿咬的动,不要客气,鲜鸡肉、醉鸭肉、猪后腿、酱牛肉多吃几块啊!

我们这二桌里,大爹年纪最大83了,和往年相比,他老弱了不少,他喜欢喝酒,这也许是他唯一不阳的原因吧,他坐在我旁边,他一直和我讲以前有多苦,没有吃,没有钞票看到。他说干的最苦的就是挑渔渡水库,全村老少挑了毛三年,小舜江边挑塘梗路,烧石灰窑烧砖窑,开山排杉林,他说那时候最怕夜饭吃过大晒场上吹起喇叭,是生产队催着去加夜班了,只有加夜班的时候,每人才能分到一块黑乎乎的芋艿饼。听着听着,我分了神,我又在听四爹给我讲天荒坪天授庵的故事,他以前跟我讲石陇山上有只石箱子的故事,我说我真的去到访过了。后来我又听堂弟在讲他做道士的事情,讲最近他生意很好,现在一个人也能独挡一面,赚个千把块了……听杂了,我听进又都没听进去了,我只看到他们的嘴巴在动,我在频频点头。我忽然想,年年正月初一拜坟岁,说是这个事,又好像不全是这个事,我觉得其实我们都是为了一个“聚"字,为了”聚“而聚,亲情不老,亲情不散,亲情薪火相传,所以这一天,我们一定会归心似箭,奔向我们的家乡渔家渡,做同一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4: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24日


我喜欢下雨的晚上,只有到了下雨的晚上,我才有资格约知心好友到“务本堂”里喝茶聊天。约朋友听雨是我和务本堂的特色。务本堂是我住宿之处的前院天井,经过我的一番心血打造而成,我认为是唯一性的、独具自己风格的,给人惊喜的一隅之地,当然能感知惊喜的自然是“同道之人”。

自从2017年我开始收藏压栋砖以来,个人觉得小有成就,经过我的主动出击,已经入手2000多块压栋砖,800多种不同纹饰,我选择了不同纹饰,品相好的,珍贵的,来之不易的,有故事的,有序摆放进前院天井,再搭配上屋脊神兽、泥塑仙道、阁楼文昌塔类,再放些老底子用过的盆盆罐罐、陶茶壶、像章、木雕、书画、拓片之类的,再放一张老木门改做的茶桌凳子,小院子就是满满当当的一个小型压栋砖陈列馆了。正中间顶上,我挂了一块老木匾“务本堂”。侧门上面挂了“耕读传家”木匾。我把我的压栋砖陈列室兼茶室命名为了“务本堂”,我老家渔家渡董氏在清代起就有一个大院,大厅中间挂的就是“务本堂”,家谱支谱落款就是“务本堂”董氏支谱。我觉得我有义务或者使命,把“务本堂”和他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务本”出典在哪里呢?《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有人说:“如果他为人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却喜欢冒犯长者就很罕见;不喜欢冒犯长者却喜欢作乱的事是从来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义才能产生。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是仁道的根本。”另外,《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习诗书,学礼易,从先进君子务本。忘食发愤,能正其身。”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却病》:“有务本之法,止在善和其心。”我的理解,务本就是做人要务实本分,也是董氏家族文化之一。

我再讲讲渔家渡村“务本堂”的故事。

同治二年(1863)正月二十五日,粤匪占居的绍兴城被官军收复。董篑山(当时闻名绍兴的企业家,经营蚕丝、茶叶、钱庄、当铺等,也是著名的慈善家)带着家眷从避难上海回到渔渡。因房屋被粤匪烧毁,就暂时住在族人春帆家中。篑山让兄弟南山重新造新宅。十一月新宅奠基。新宅的格式全部仿照祖宅“是亦堂”。这座新宅,命名为“务本堂”。董篑山忙于做蚕丝茶叶生意,新宅的营造,全由弟弟南山经管。族中有个匠人,技术很差,而家境很困难。因技术差,本不想用他。董篑山的夫人吴氏告诉南山:“族中的贫困户,周济他们都来不及。他虽然不是能工巧匠,难道不能做做下手,让他赚些吃饭钱吗?”南山立即雇用了此人。从此,建宅所用的小工,也多用族人。当时省城杭州还被粤匪占据,时局不稳。在乡里兴建新宅,不能没有戒心。篑山特地请来两个西洋巡捕作保卫,乡中那些宵小之徒因此绝了觊觎之心,村境获得安宁。

新宅的东北角有一口池塘,是开始建屋时取土填基形成的。当挖到一丈多深时,挖出古铁香炉一只,直径有一尺多,另外还挖出十多只铁盘。外面轰传掘出了一个金窖,内有无数金子。连远方的亲友也都寄信来问这件事,篑山夫妻只好一一回信解释。

同治三年(1864)春,全家移居“务本堂”新宅。当时务本堂的正厅,因缺少合适的木材,还没造起。等到三年之后的同治六年(1867),篑山买到了铁梨木,才盖成起了“务本堂”正厅。当时轮船盛行,旧行商船的生意都被轮船夺走了,有的船主干脆把船拆掉卖板,木材价格一下子跌落下来。篑山购买了坚木船桅料二株,锯成八段。当时人称这种木料叫“铁梨木”。篑山买来,是作“务本堂”正厅的抬桁与亭柱,而梁柱全部用建杉,这样可以杜绝蚁患,并且显得朴素浑坚,不事雕饰。木料从宁波运到渔渡村,最大的一段抬桁木料,用了三十个人去抬,还不能把它抬起,就暂时搁置在小舜江边。那些日子刚好多雨,到端午节这天,江水暴涨。众工友喝酒之后,乘兴去扛这根木料,不料转侧之间,木料溜入江中,不见了踪影。篑山很是焦急。没想到水退之后,见到这根木料上端斜靠在河埠头,下端插入江泥中,俨然像根中流砥柱。

务本堂建造好后,在附近又建了“三山义庄”,楼屋九间、大厅一个,偏屋二间、账房一间,仓库三间,以及厨房、杂屋等附属房屋。它是务本堂董氏设立的一个慈善机构,成立于1904年,于1942年关闭,前后存在了38年。这38年,并不是务本堂董氏慈善事业的全部历史,因为在三山义庄成立之前,务本堂董氏已经做了41年的善事了,与38年合在一起,总共有79年。具体的慈善事项有"度岁米"、"月支米",开设塾馆聘请老师,凡全体族人中无力读书的子弟,都可以去塾馆免费读书。对于贫困族人和乡民的救助,仅是务本堂董氏全部善举的一个方面,影响更大的善举,在于修桥、铺路、筑路亭、增设义渡、兴修水利、捐粮赈灾,捐赠寒衣、资助育婴堂等等,这些善举不胜枚举,得益区域很广,受惠民众很多。

1890年,浙江巡抚崧骏公,将的务本堂董氏慈善功绩上奏朝廷,光绪皇帝颁赐"乐善好施"四字坊额一块,地方官府奉旨建造了一座"乐善好施"石牌坊,对务本堂董氏进行表彰。牌坊坐落在小舜江边的渔家渡渡口附近,古朴雄浑,大气磅礴,与老久大后院的久大埠头相隔不远。(土改时组织沿江村民修筑江堤,将牌坊拆掉了。)为了慈善事业的长久做下去,在董篑山吴夫人的主持下,给三山义庄拨田1600亩,是位于上虞十四都的最好的田亩。制订了义庄章程,招用了文武工作人员十几个。三山义庄设立后,都有章可循,且有田产作支撑,量入为出,救助资粮有了保障。三山义庄成立后,还把章程呈报官府备了案,并禀请总督上报朝廷,以使子孙永远遵守,不作变更。

我从小在渔家渡长大,经常听老人们传讲祖辈的故事,从小对“务本堂”三个字特别有好感,特别仰慕敬佩。最近些年,我接触了几位务本堂董氏的后人,获悉了更多历史资料,越多了解之后,更是心生敬重。所以我就把我的压栋砖小院取名为“务本堂”,我有责任,把务本堂的精神和故事传承下去。

我捡压栋砖是用实际行动,为了更好地保护上虞的乡土实物文化。我做“点亮一盏灯”爱心活动,是为了传承“务本堂”的慈善精神,和更多的好人一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每当朋友踏进务本堂,我就会向他们讲述“务本堂”的出典,它曾经的故事。在暗暗夜晚,点上油灯,播放低低的古琴曲,在滴答滴答的雨声中,我和我的朋友们笑谈风声,喝杯热茶,烤烤火,剥剥瓜子花生,聊聊各种话题,谈谈各种心得,品品千块不同花纹的压栋砖,亦是快事一桩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4: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20日

爱的推心置腹


昨天和前天,已经是农历廿七、廿八夜了,上虞的乡村镇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们忙着赶集置办些年货,过个幸福团圆年。路边的电线杆、树枝间,装饰了盏盏的红灯笼,在风中晃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大红色天属的喜气,看着红灯笼,心里也就慢慢地滋生出年味来了。

廿六夜,我们“点亮一盏灯”团队和区矫正中心一起去看望了9户特殊困难的社区矫正人员,送上了万元的新春祝福红包和礼物。在这之前,举行了“寒冬送暖”活动,看望了百官街道区域范围的403户的低保家庭,用去爱心款5万多元,可以说已经早早地完成了团队2022年12月最后的小目标。当然这小目标和年目标,纯纯粹粹,的的确确,只是出自我们民间公益人自发的、自然的,也认为是自己理所应当的初衷而已。多做少做或者不做,也没谁会来关注你或者责备你,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的事情,更多依赖的还是发自内心无私的热爱。

我们团队一贯的理念是不管什么节什么日子,每一天都可以是我们践行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日子,节日也做,平常日子照样天天做,不急不缓,不张不驰,山高水长,细水长流,温情脉脉。

除了我们去关爱这个世界,我们也要关爱我们自己,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大家庭,我们的志愿者,我们的恩人,我们的贵人,我们的身边人。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力量微弱不能回报什么,但起码我们不能相忘于江湖啊,我们必须时刻隐隐感怀于心。

我们把鲜花、祝福和新年礼物送到了余福海老师的手上,曹松境老师的手上,吴江宏阿姨的手上,区道德模范章余庆的手上,农民老作家阮嘉明老师的手上,志愿者倪培芳的手上,志愿者独行的手上。他(她)们只是相助于我们团队几千人的个别代表,其他的典范和默默无闻,更像是深藏于海洋下面的巨大冰山,如银龙鱼、天丰粮油的王总、华歆文化公司、俞老伯夫妇、梁位方、上海尚宇仁、陈水友、小清、沈女士、谢文龙、章火祥、何建国等等等等,正是因为有着这巨山的承载,我们团队才能行善14年,出区到省外,帮助了无数人。

他(她)们:有的十三年一如既往的每月出资,有的自己也是老弱有病却连年义捐达20万,有的从自己的微薄退休金里面每月转款400元一转就是八年,有的一年48次8万多元的转款频率和金额,有的每年必定上几万的转款,有的走到哪里对团队褒奖到哪里,有的用自己的笔大量的讴歌团队正能量的感人故事,有的从求助对象转身成团队志愿者随叫随到,有的志愿者把一颗心都扑在了团队活动上铁杆赤胆不言悔……十四年上万人的相遇相知,十四年几千人的风雨兼程,十四年上百人的忠心耿耿,十四年铁打的营盘铜打的兵。

像此刻在写这文之前,刚在团队网站上发了4只财务帖子,是昨天收到的四个人的四笔爱心款,一位留言“这1000元是去年疫情做的义工,今年有钱到账,然后就表示我的一点点心意吧。”一位在上海工作的他留言“今年疫情封控期间,我一直在做志愿者,今天收到了居委发放的志愿者补贴费用1800元。虽然不是很多,但希望多少能够帮到需要帮助的人,愿我们的这一盏灯点的更亮。”一位留言“董老师,过年好,我想捐600作为困难家庭慰问金,年前年后你看着用,也不多,有机会我也想带孩子一起参加下。”一位没留下任何信息,直接往团队账号转款300元。

每天的24小时之间,一年的365天,我随时随地都会收到这样的留言,这样的爱心款,背后的持续,背后的故事,都让我像一只时钟,每天不停地被“爱与善”拨动着,像发条时刻来紧,像是巨大的磁场,给予了我和我们团队无限的热量,发光发热。

我觉得,我们之间的爱是推心置腹的。推心置腹的爱才是做公益做志愿服务的温床。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此生唯一的2023年中,我和我们团队愿意和每个人推心置腹。衷心祝愿每一位阅读到此文的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 15: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2日


年前二位王老师替他们认识的一位老家是岭南田家山的退役军人求助,那时被“阳”所困,人人自危,就回复等年外再考虑吧。一晃十多天,经历纷呈,难以言表,能有一口气延续着就很不容易了。既然一口气还在,那就继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约了独行、大名小义两位一起驱车上浦镇九连村,我们先去了皂里湖村,接着折进同心桥往后龚而去,过金家渔门、吴家楼、甲丈横汀、夏家埠冯浦、俞傅郑黄,能看到章镇斜拉桥的时候,就到了九连村口,接着就问询到了这次前期走访对象梁彭云的家里。梁家住的是一间老式木结构二楼,患病的女主人王金凤躺在一楼,蜷缩着身体包裹在棉被下面。王金凤戴着黑线帽,光线暗,我几乎看不清她的脸部,只听着她呻吟哀叹着病痛的折磨。

梁彭云今年73岁,原籍岭南乡田山村人。1969——1975年在南京军区浙江温州军分区(隶属平阳县矾山团部6416部队61分队)入伍服役,在部队表现良好。退伍后回乡务农,家里十分贫穷,后入赘上浦镇九连村浦口自然村(原联江乡浦口村)。

三年前,妻子王金凤查出癌症,我看了住院单子,她患有卵巢恶性肿瘤、肝继发恶性肿瘤、回肠结肠直肠继发恶性肿瘤,这三年里辗转上虞、绍兴、杭州等地治疗,数次动大手术,至今在吃药、化疗、定期检查等治疗中。为此,已花去医药费共计40多万元。虽然,其中部分可进农保报销,但治癌的许多医药等费用都需要自负。因多年以来,王金凤在家务农只能解决口粮温饱,梁彭云无一技之长在外做小工也收入微薄,还要供养女儿上学及赡养老岳母(去世没几年),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女儿已出嫁多年,也无稳定工作,家里生活一般。巨额医药费已借遍亲友,债台高筑,连期间曾得到的一些好心人的接济也都用光,现已难以继续治疗。

王金凤今年78岁,是党员,也担任过村妇女主任。她父亲在她15岁时即解放初奉命赴青海工作期间因公殉职,孤儿寡母二人多年相依为命,生活就一直很困难。我在她家屋里转了转,陈设一般,都是些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我说今天我们是先过来现场看看,情况了解一下,后续我们在电话联系吧。

离开九连村大概四点左右,我带着独行和大名小义游览了霸王山,荒废了的修船厂,到青山寺访友喝茶,再到上浦我家里,晚饭是我炒的青菜年糕。有个细节让我疑惑,我是先放年糕再放青菜,群友说应该是先炒青菜再放年糕,又有陈培恩老师说一般炒年糕,最好滚水里先汆一下,捞起后,放着。然后先炒菜,再把年糕放入,滚一下,放盐、鸡精等。
是水磨年糕,糯米粉多的,水里不用汆过。到底哪个味道更好呢?下次我也试试看。二位兄弟吃了说“青菜滴滴绿,年糕雪雪白,真当好吃”。我觉得冰凉的醉鸡肉下年糕的确味道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8 10: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口寻宝记


“宝”是相对于个人而言,同一件物品,有人奉为“至宝”,有人不屑一顾如烂稻草。反过来有人把烂稻草当宝,有人把世间珍品当烂稻草。其实不管人和物,都是一个理。我们自然更应珍惜把自己当宝的人。

年前在某交易网上看到一对泥塑大力士,价格洽谈。一眼看到发布的几张图片,就立马被吸引住了,这是我心目中就想拥有的模样啊。自结缘压栋砖后,多留意屋顶之后,我又入了一个偏门,喜欢上了屋顶上泥塑的飞禽走兽、神仙菩萨、辟邪器物等。多留意就发现,这里面的内涵非常丰富,极大地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物质的美的艺术的体现。喜欢上之后,去古玩市场淘,有朋友相赠,也收藏了一些屋脊兽、八卦砖、神道武将之类的,摆设在压栋砖上,绝对是最合适的点缀。更何况都是泥塑,都在屋顶之上,本来就应该体现在一起。

我立马和对方联系,问了泥塑大力士的情况和价格,谈下去后发现对方不是很想卖,他不是做生意的,是古玩爱好者,他舍不得卖,邮寄的话泥塑品非常容易破碎,就谈不下去了。这事就一直搁在心里。过些天我就和对方打个招呼,表达我想要的意思。一直到正月初八,我又联系对方,鉴于我的诚意,对方说等十二上班了发视频给我看看,看看后再决定,到十二,我又问,他给我发来了视频,一看就更中意,和他商量割爱与我,后来他说其它还有再帮我找找看,那我说我自己明后天过来自提吧,我也实在担忧快递过来破损的概率之高,这么好的“宝贝”坏了心有不甘啊。

“宝”在河南周口川汇区,导航有837公里。我在星期五傍晚出发,半路在安徽皇甫山高速服务区睡了一觉,后半夜3点起来继续出发,到早上7点左右进入了川汇区,到了全国文保单位关帝庙停车场,喝了胡辣汤吃了馍,开车的疲劳一扫而光,想着心愿能实现了有点小激动。对方说下午联系,我想这趟会不会跑空啊?

一个上午的时间我都花在了关帝庙里面。明万历年间,周口已经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清顺治年间,周口商贾云集,财货堆积,街道纵横,舟车辐辏,烟火万家。到乾隆年间周口名列中原四大名镇,雄踞豫东,远近闻名,发展达到顶峰,建有十大会馆。关帝庙就是原来的“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由山西、陕西旅周的商人集资兴建,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精巧,殿堂宏伟壮观,雕刻精湛瑰丽,装饰富丽华美,素以其巧夺天工的艺术雕刻著称于世。它犹如一本深沉而厚重的书卷,记载着昔日周家口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鼎盛。

“山陕会馆”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乾隆、嘉庆时多次扩修,至道光十六年(1832年)全部建成,前后历时145年。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58米,面积达12590平方米,占地20余亩。整座建筑群沿南北中轴线,分三进院落纵深布局,结构严谨,极富神韵。

我在关帝庙里面游览到中午,不愧是全国文保单位啊,其砖雕、石雕、木雕、铁铸之精细卓绝让我大开眼界,看到哪里都是惊喜和赞叹。出来之后又去周边看了几家古玩店。

下午三点,终于和对方碰上了头,他的店就在关帝庙附近。我称他为小徐。小徐说想不到你真来了啊。小徐三十左右,专业是雕塑,爱好木雕、家具收藏,店里布置的古朴典雅,他现在专门自己设计制作顶级围炉。一进店铺,就看到我期盼太久的三尊泥塑大力士,加上其他几件砖雕,直接付钱抱上车,放的妥妥地。小徐客气,还送了我一个有当地特色的石墩和“江南会馆”砖。

载着我的“宝”,回虞时间还早,我继续游荡在周口。到了淮阳区远古神话传说中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太昊伏羲的太昊陵,在此地的晚上观赏了带着浓浓的中原特色的元宵灯会,见识了人山人海祭拜人文始祖伏羲的景象。

到了谢安故里——太康县的老冢镇谢堂村,参观了省文物保护单位谢缵墓,魏典农中郎将谢缵是阳夏谢氏的一世祖、是谢安的曾祖父。谢安故里AAAA级旅游景区正在打造中。

又到了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鹿邑县,参观了全国文保单位太清宫。又到明清宫游览了全国文保单位老君台,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名“升仙台”。老君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

升仙台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高宋李治、玄宋李隆基、宋真宋赵桓,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城、欧阳修等都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观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

河南周口回上虞后,我把这清道光年间的三尊大力士放到了“务本堂”的显要位置,和压栋砖交相辉映,欣赏之余,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此周口之行,虽路途艰苦,却是难忘之行,得宝、赏宝,游历天下,于我来说其乐无穷也。

2023年2月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07: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15日


星期日在嵊州一间祠堂的二楼,看到一块写着“静观”的老木匾被上了铰链直接当了门在使用,此匾比较完整,榜书大气磅礴,内容也比较走心,若挂在大堂里必是蓬荜生辉,被人欣赏,做了门就灰头灰闹的低到尘埃里去了,可惜。

前日傍晚约了幽香去长塘村做前期走访,后续文章是《父亲意外离世,一对女儿俩凄惶》,此事要感谢王水英老师,她的性格是每遇见不忍都会伸以援手,哪怕是言语鼓励也如亲人一般的温情,认识她多年,经常能从她的朋友圈里看到她的真性情,我很是喜欢朋友圈里这样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朋友。在王老师第一时间的告知下,我也急事急办,尽快抽时间安排了这次走访,下雨也依然前往。

文字我让幽香执笔,我作为旁观者,又是亲历者,全过程的来龙去脉都听闻清晰。一位八零后屡创屡败,恰逢三年疫情,雪上加霜,致使负债累累,也把老父老母连带了进去,前半辈子的心血付之东流。廿八夜偏偏又突发意外离世,这更给这家人带来了灭顶之灾,一对未经世事的幼女一夜之间被命运推上了三跪九叩的送父之别,一颗大树无声倒下,一根家中顶梁柱突然断裂,6岁、9岁的两个幼女从此失去了能躲避风雨的地方,带残的爷爷,有病的奶奶,还有多少能力能庇护如何?

晚上八点多的时候,幽香就完成了走访文章的出稿,此刻我困的不行,就给她留言做些修改,我先睡一觉再来编发,没等她发我就睡熟了。到第二天的早晨五点,我起床就开电脑进行了编辑,完成后就发布在了我们“点亮一盏灯”网站求助版块上。

文章一经发布后,引发了团队很多兄弟姐妹们的关注,纷纷帮忙转发,以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这里我是特别特别的感谢,正是因为你们的转发,才有非常圆满的结果,才有了轰轰烈烈的爱如潮水。截止到现在,收到了24位爱心人士的定向善款,合计11500元。要知道刚前一天,我们刚把7026元善款转交给了上浦九连村退役军人梁彭云啊,爱心人士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也都是自己起早落夜赚来的,分分厘厘也是来之不易,然而看到暂时遇到困苦中的陌生人,感同身受之外,仁慈善心,掏出热乎乎的钱送给人家,这一份一份的心意,只有中间做牵线做桥梁的我们才深的其味,如哽咽在喉,热乎乎的想掉眼泪,纵然再华丽的感谢也无法表达我们公益实践者的感动,这么多这么好的平民百姓的掏心掏肺,让我看到了祖国的脊梁所在,看到了真正影响着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人群所在,百姓就是我们的天。

善款上万之后,我们考虑不再接受。做事帮人还是细水长流最为妥当,婉拒了一些还想帮助俩幼女的好人。其中有一位微信好友给我留言,“董老师,看了你朋友圈,我想用我的绵薄之力帮一下长塘那户人家。一千元请收下。不写名字。我之前也受过您的帮助和其他好心人的帮助,现在我日子开始回归正常了,我也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看了这留言,我一时想不起我曾帮助过他什么,人也没印象。我收下了他的一千,做了无名氏的财务公示。爱的轮回,爱的反向,是非常值得珍惜和骄傲的,我为他过上了正常生活而欣慰,为他的“力所能及”而开心。

此刻又想到了被作门了的“静观”古匾,静观二字出自宋代程颢〈秋日偶成〉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观万物而思得于心,做更好的选择,公益而不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3 01:49 , Processed in 0.12626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