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49|回复: 0

貘这种怪兽,也许曾在越地出现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8 12: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件晚唐越瓷传递了这么一个信息:
貘这种怪兽,也许曾在越地出现过  

图二
图一
  早些年,我去太原出差,工作之余去逛了逛当地的古玩市场。在一家古玩店里,我看到了一件越窑兽尊(见图一)。我问店主:“这是什么动物啊?”店主摇摇头回答:“不知道。”我又问道:“这是什么窑口啊?”店主依旧摇摇头回答:“不知道。”从该器的釉色、纹饰和胎质看,我认为这是件难得一见的唐晚期越窑秘色瓷兽尊。店主不知就里,因此开价不高。我依其出价将它收入囊中。
  回到绍兴,第一件事就是从行李中取出那件秘色瓷兽尊进行观赏研究。这件兽尊造型非常生动,也很奇特,像一只绵羊,又像一只猪。它长着一对大象的蒲扇圆耳,两只眼睛如犀牛一般炯炯有神,而且它还有一个穿山甲的长吻向前伸着,首微昂,像是目空一切,傲视群物……这是一件我们现代人所没有看见过的动物。器物中空,背部开阔,上有方形开口,开口四角有椭圆型方盖,盖上站立着一只老虎,虎的造型威猛生动。前后腿部都刻有卷草和菊花纹,在薄薄的釉下清晰可见;纹饰刻工自然流畅,且极其简练;釉面上处处可见流釉痕迹,有着典型的越窑秘色瓷的制作工艺特点。遗憾的是,查阅了很多资料,却找不到这个动物名称,不知道该叫它什么。
  我和藏友探讨,并向专家请教,得到的回答和太原店主是一样的三个字“不知道”。但我相信自己的眼力。至于这个动物到底叫什么名称,则一时还难以搞清,或许是古人大胆臆想构思出来的神物吧!我无法再深入研究下去了,于是把它放进了藏室,但心中却深深地打了问号,成了一个难以忘怀的谜。
  2011年11月,一位原籍陕西宝鸡的老同学打来电话,他想回宝鸡探亲。他知道我喜欢搞收藏,因此邀请我和他一起去参观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我曾参观过二次,里面的青铜器展品不但数量多,而且精品也多。每次参观过后都能激起我心灵的震撼。听说新馆建成后又有不少从未展出的珍品展出,这使我动了心,于是决定驱车前往。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大多为我国西周至战国时期制造的精品,堪称世界一流,不但品种多、数量大,而且绝大多数是精品中的珍品,更有不少是我过去几次参观时所没见到过的。
  突然,一件摆放在橱窗里的怪兽尊,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似曾相识,非常眼熟。啊!想起
  来了,它不就是我多年来一直想知道它名称的那个怪兽吗?这件青铜器的造型几乎和我手里的越窑怪兽一模一样。于是我走近橱窗,头贴着玻璃仔细阅读起说明书来。原来这个青铜器怪兽尊叫貘尊(见图二),生产年代是西周中期,1975年在宝鸡市郊茹家庄二号墓出土。据考证,此动物传说为我国古代凶猛无比、嚼铁如泥的怪兽,史书上也有记载。2002年,考古工作者还在贵州发现了7000年前的貘群化石。
  看完这段说明后,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叫起来:“啊!明白啦!明白啦!藏在心中多年的谜团终于解开啦!”一旁的老同学问我为何如此激动,我把当年收藏那件秘色瓷貘尊的经过简要地向他述说了一遍。
  从宝鸡回绍兴的路上,我一直很兴奋。一到公司,连家都没回便急不可待地跑进藏品库,取出那件貘尊,仔细研究起来。啊,这并不是古人凭空臆造的,而是我们的祖先根据当时存在的动物貘做出的仿生瓷啊!这实在是太伟大了,太精美啦!这件秘色瓷貘尊告诉我们一个信息:貘这个动物也许曾活跃在唐晚期的越地,可能是因为气候的变化,或是过度的捕杀,使得貘渐渐消失、灭绝了。(陈梅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3 13:26 , Processed in 0.0565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