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回复: 0

秋露润山村暖,寿宴里话情长(钱爱意/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露润山村暖,寿宴里话情长


钱爱意/文


10月28日的渔家渡,秋露还沾在村口的桂树枝头,古戏台上的红灯笼已先一步醒了过来,风一吹,就把暖意揉进了小舜江的晨雾里。我跟着志愿者队伍到岗时,红色纪念馆前的舞龙正“活”过来——金鳞裹着晨光翻腾,尾巴扫过青石板的声响,和远处老人们的谈笑声撞在一起。礼仪志愿者早已守在路口,见有老人走来,便上前轻轻扶着胳膊,再把一朵艳红的胸花别在他们衣襟上,晨光落在花瓣上,倒像把小太阳系在了老人心口。


9点半的钟声刚过,敬老服务的摊子就支棱起来,成了村里最热闹的角儿。德来咖啡的香气先飘远了,董爷爷捧着纸杯,咖啡冒着热气,抿了一口就笑:“这味儿洋气,我第一次喝,稀罕!”隔壁如园茶食的茶刚沏好,钱爱意理发师的推子就“嗡嗡”开了工,给周奶奶修完刘海,老人对着小镜子左看右看,拉着志愿者的手说:“姑娘你看,我这头发一剪,是不是瞅着利索多了?”


海燕照相馆的邱老师蹲在石阶旁,正给一位老伯调整坐姿,“大爷您笑开点,把牙露出来才精神!”快门按下的瞬间,把老人眼角的皱纹和鬓边的白发,都变成了照片里鲜活的模样。桃娘汤团的摊位前更热闹,刚出锅的鸡油团团冒着白气,李奶奶咬了一口,甜汁儿顺着嘴角流下来,她赶紧用手背擦了擦,笑着跟志愿者说:“这甜劲儿,比我年轻时吃的灶糖还够味!”志愿者们在各个摊子间转着搀扶老人,偶尔插两句家常,把陌生的距离都聊没了。


10点18分,礼炮轰鸣,檐下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也把全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旗袍秀的姐妹们和着音乐走上戏台,素雅的布料随着脚步摆动,转身时裙摆划出的弧线,像把秋日的温柔都裹了进去。村委代表的欢迎词刚落,陈伟强老师就走上台,用嘴衔着毛笔,墨汁落在宣纸上,“登高望远乐享重阳”八个字刚写完,台下的掌声就盖过了风响。紧接着吴宝炎老师的莲花落开唱,几句诙谐的方言把老人逗得前仰后合,连戏台边的小孩都跟着拍手。


十二位寿星登场时,场面更暖——礼仪志愿者们捧着鲜花上前,再把红围巾仔细围在老人脖子上,鲜艳的红色衬得老人脸上的笑容格外亮。蜡烛点燃时,萨克斯版的生日歌慢悠悠飘出来,全场人跟着轻声唱,我看见有志愿者悄悄抹了抹眼角,大概是被这热闹里的温情戳中了心。


长寿宴开席后,戏台上的越剧《追鱼》刚唱到动情处,全能志愿者们就开始分随手礼。“大爷您拿好,这里有蛋糕和台灯毛巾被,请拿好。”李大爷把台灯拿出来看,“这灯好,亮堂!以后再也不用摸黑找开关了。”文艺表演一只接一只,从《十八相送》的婉转,到《万盏灯彩》的热闹,老人们看得入神满是欢喜。


散场时,礼仪志愿者们在门口列成两队,老人们被搀扶着走过红地毯,脚步慢慢的,却带着不舍。一位奶奶把红围巾叠得方方正正,揣进怀里,跟身边的老姐妹说:“这围巾意义不一样,我要好好的收藏起来。”志愿者们聚在一起拍大合照时,有人还带着汗渍,却笑得比谁都灿烂,相机定格的瞬间,把这一天的暖都锁进了画面里。


走的时候,风又吹过古戏台,红灯笼晃啊晃,把最后的暖意送向远方。我知道,渔家渡的这个重阳,不只是一场宴会,更是把敬老的心意,揉进了老人的笑纹里,也刻进了每个志愿者的心里,成了这个秋天最难忘的温柔。


这样的公益活动,是秋阳下最暖的纽带——它让善意穿越年龄与身份,把细碎的关怀变成老人眼里的光,也让“敬老爱老”不再是口号,而是落在理发推子、生日蜡烛、一盏盏台灯里的真实温度拼凑出了乡村最动人的模样,让温暖在岁月里生生不息。


2025年11月5日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11-5 07:43 , Processed in 0.0437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