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回复: 0

后山老兵的屋漏之愁(乃禾/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后山老兵的屋漏之愁


乃禾/文


好大的雨,今天(6月23日)下午,我们也正是赶上了这雨,让我们有机会在现场上虞区丰惠镇后山村实地查看了这爹俩的居住条件,看看这爹俩的屋漏有什么解决办法,这场景,实在让人揪心不已。


章振宇老人1944年出生,1963年入伍,当了4年兵,是位值得尊敬的老兵。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红色虽已有些褪色,却依旧醒目,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老人曾经的荣耀。


走进老人家所在院子,三间平房默然在雨中。其中两间部分修缮过,灰瓦与红色琉璃瓦交错,像是岁月留下的独特印记。但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边上那间屋子,椽子早已漏穿,一角塌陷,全靠地面一根柱子苦苦支撑。雨水如注,从破损的屋顶倾泻而下,仿佛开了闸的自来水龙头。董老师想凑近查看,村干部在一旁紧张地连声提醒“小心”,生怕一碰那柱子,整座房子就会轰然倒塌,朽烂的椽子和瓦片也会随之纷纷落下。这间屋子因漏雨严重,早已无法住人,出于安全考虑,连杂物都没敢放置,成了一间空荡荡的“危房”。


中间那间屋子,后半间安着一张床,挂着蚊帐,是老人安身之所。刚进门这间算是堂屋,摆放着电视机和桌子等简单的生活用品,还搭有一间小屋当作厨房。由于连日的梅雨,再加上房子是平屋,面积不大且浅,室内显得格外阴暗潮湿。屋里的家具破旧不堪,物品摆放杂乱无章,让人看了心里满是酸涩。


听村干部说,老人的妻子很早就没看到过。他有个儿子,1970年出生,如今56岁,一直未成家,生活过得狼狈不堪。儿子居住的平屋紧挨着父亲的堂屋,从外面就能将他的全部厨具一览无余,全都摊在地上,看样子是独自开火做饭,不跟父亲搭伙。他主要靠送牛奶维持生计,那天我们见到他时,他正骑着电瓶车、穿着雨衣回来,面容十分老相,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符,跟精神矍铄的父亲比起来,显得更加沧桑。


村干部告诉我们,父子俩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失土农民的补贴和老人那点退伍军人补贴,这些钱仅仅能维持他们最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可要修缮房屋、改善居住条件,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根本无力承担。


看着老人那身干净清爽的穿着,在这破败不堪的屋子里显得格外亮眼,那是军人独有的精气神在支撑着。可这风雨飘摇的屋子,又何时才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安稳之所呢?真心希望社会各界能伸出援手,帮帮这对可怜的老兵父子,让他们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希望。


2025年7月8日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7-13 13:35 , Processed in 0.04113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