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36|回复: 0

散文写作的易与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8 08: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文写作的易与难


来源:文艺报  何永飞 


散文就像一个大口袋,很多类型的文字都可以往里面装,解读文化的、描写山水的、表达情感的、叙述事件的,甚至书信、笔记、悼词、碑文等也可称为散文。其内容包罗万象,其形式不拘一格。可以说,散文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近,随手就能将其与生活无缝对接。正因为如此,散文阅读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或作为消遣,或美化心灵,或提升境界,或漫无目的。


散文好写,写好散文又太难,这是很多写作者共同的感受。散文的天地很广阔,可以信马由缰地奔跑,怎么写都好像可以,但要写出个性,写出极具辨识度的作品,写出能让读者接受和喜爱的作品,就需要有超凡的能力,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人云亦云之外独树一帜,在坚守中进行突破和创新。


散文写作贵在“真”。“真”是散文的生命力。虚构成就了小说的精彩,抒情成就了诗歌的韵味,而真实和真切则成就了散文的生命。有些人在散文写作中,怕暴露自己的私人生活和内心情感,会编造一些情节和细节,或者对真实的现实加以篡改,然后再呈现给读者。在我看来,这看似机智和聪明,其实是在欺骗读者、伤害读者,是在拉远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散文之所以得到读者的信赖,最主要的是其“真”。那“真”具体包括哪些呢?首先,所写的人和事要真实,这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失真,就等于跟散文的本质背道而驰。另外,所表达的情感要真切,作者与读者的心灵之间是相通的,虚情假意的作品不可能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散文写作,必须摆正姿态,必须真诚面对读者,否则写出再多的作品,都只会是一堆枯枝败叶,没有任何生机。


散文写作难在“深”。很多人在散文写作中会浅尝辄止,停留在事物和生活的表层,作品给人的感觉是不痛不痒。写大家都看得见、没有多少价值的东西,为一件微乎其微的事大写特写,语言再天花乱坠,也都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散文写作者,既是生活的记录者,也是生命的体验者和人生的感悟者。缺乏深刻的感知和认知,是绝对写不出厚重之作的。阅读对于写作固然重要,但脱离生活,不深入生命的内部,不深思人生的苦乐,就无法打开散文的大境界。想写出深切、深刻、深沉的作品,要有超人的毅力和恒心,要有敢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散文写作要体现“新”。纵观当下的散文写作,能让人耳熟能详的作品不是很多。这主要原因是,散文写作跟风的现象比较严重,看到朱自清写父亲的背影,就紧跟着写母亲的背影、奶奶的背影、爷爷的背影等;看到老舍写济南的冬天,就紧跟着写北京的秋天、广州的夏天、昆明的春天等;看到史铁生写地坛,就紧跟着写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等。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终将成不了大气候。不是说别人写过的就不能写,世界就是这个世界,属于大家共有,谁都有权去书写,但眼睛和心灵是独有的,是属于自己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应该是独特的。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充分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以新的视角、新的切入点去呈现和书写,何必重复和模仿别人。散文写作能否成功,能否出成果,关键在于“新”。内容要新颖,结构要新奇,语言要新鲜,在“新”字上做足了功课,散文的天空必定会大放异彩。
徽章.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4 19:41 , Processed in 0.0654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