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45|回复: 7

汗湿衣背为了谁(乃禾/文 毛毛宇/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 07: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汗湿衣背为了谁

                  ——7.2“为爱立行”活动随记
  
                乃禾/文  毛毛宇/摄
IMG_8524.JPG

IMG_8527.JPG

IMG_8532.JPG

IMG_8538.JPG

IMG_857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07: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582.JPG

IMG_8583.JPG

IMG_8584.JPG

IMG_8588.JPG

IMG_86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07: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630.JPG

IMG_8646.JPG

IMG_8688.JPG

IMG_87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07: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706.JPG

IMG_8716.JPG

IMG_8723.JPG

IMG_8735.JPG

IMG_874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07: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753.JPG

IMG_8765.JPG

IMG_8766.JPG

IMG_8781.JPG 从左到右的志愿者分别是:再生者为何、知音姐姐、candy、独行、沈英萍、西湖宝贝、王丽妹、淡然微笑、乃禾。摄影师毛毛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07: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活动报名要求,7月2日上午8:30,10名志愿者准时到达四甲新家园3幢楼下,将物品分装进3辆车后备箱,出发。
   
    第一站是曹娥街道东山下村,这里有志愿者叶儿和飞鸟前期走访文章《东山下的求助》中的求助人陈建和。车队顺104国道行进,过天香南园,在明新风机对面,有很大的指路标记,金黄色的三个大字“东山下”处右转,本就不十分宽阔的村道,停着许多工程车辆,所以,很小心地前行。在一小店门口,见一男子捧个茶杯在等候、张望,仔细看,这男子就是求助人陈建和。于是大家停好车,拎好大小礼品,跟随着他走进他的家。这个家,虽然在求助帖的图片中看到过,能想到因病致贫者的困境,但身临现场,更不忍睹。大家想帮忙整理一下,比如道地里的酒瓶啊废纸板啊能卖的卖掉该扔的扔,而地上角落里塞着的棉靴棉拖等该洗晒的洗晒一下,还有房子后半间也腾出空间,以助空气流通。但陈建和说,不要,因为有好多都是他父亲当宝贝积攒着的,像破旧雨伞,他要扔,他父亲总说到时还可以撑撑,大家也就笑笑了,难怪,楼梯边窗架子上有七八十来把不同成色的雨伞。每家每户有各自的生活方式,相互尊重是最基本和必须的。于是大家跟他聊天,因为跟前期走访相差才半个月左右时间,所以,这家主说的内容也跟上次大同小异,至于病情,更是没多少进展,言语中更多的是亏欠,觉得是他自己的病,拖累了妻子、老父亲,连儿子也只能通过勤工俭学维持学业。董老师趁机送上团队的爱心款清单(合计7520元),并给他介绍怎么通过银行卡去获得这笔款项。


      从东山下出来,俨然是高温了,又闷热,但大家没作停歇,前往崧厦港联村。那里有团队一直牵挂并看望的3位孤寡残疾高龄老人——孙校春、孙安定和孙勇华。这次除了给3位老人送些夏令物品外,主要是给孙勇华老人的抽水马桶边装个护手,以方便老人使用。志愿者们大多都先后来看望过这些老人,所以,都熟悉着,分工又合作。在孙校春老人那,沈英萍和西湖宝贝两位留下,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帮着收拾的。而孙安定老人处,则由知音姐姐和她朋友两人留下。另外的都去了孙勇华老人那面。
   
     一到老人屋里,志愿者独行就既是师傅又兼作小工,工具箱、水泥、木条子等建材都带得齐备,他事先还做了两个木头台阶,大小宽窄不同,一个窄小点的像条凳,而稍宽大的就简直是矮的小方桌了。凿开地面,挖个小坑,把木头条子插进去,再固定,地面用水泥硬化。我写来就这么几个字,可因为工地空间限制,实际操作起来很不得心也不应手,看他汗水湿透了衣背,还在琢磨怎么最合适。最后还搬动原来就有的两块大石块,去分别帮着固定。娟娥、王丽妹也没闲着,整理老人的床铺,翻晒被子,擦洗菜橱、桌子。大家一直忙到近12点才结束。
   
     在回程的车里,我又得知,志愿者独行是看了帖子后自己主动动手做好了一切,再跟董老师说起的,真是个让行动说话的实干家。刚才有人说他最辛苦时,他笑笑说,没有,没有,做些事情蛮开心个。
   
    如果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与良心,那么,如何对待老人,更该是社会基本道德和文明素养的体现。因此,为志愿者们付出的汗水点个赞。


                                 2016年7月3日

QWM3DQR]10Y8II@R9YM3JP8.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08: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病致贫,一个沉重的话题。这种事情太多太多,我们国家的医保任重道远。
感谢几位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10: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7-13 01:06 , Processed in 0.0461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