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18|回复: 1

绍兴网:“放浪山水”话陆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3 11: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浪山水”话陆游
绍兴网  2014年06月03日 10:59:27 手机看新闻
6.jpg

     绍兴有一位老教授,三年来潜心研读陆游的诗作和传纪,独辟蹊径,研究起了陆游一生的旅游历程,中国文史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放浪山水——陆游的旅游历程》一书,约26万字。该书的面世,让我们对绍兴先贤陆游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老教授叫郭庆祥,是绍兴文理学院退休的副教授,1935年出生于绍兴蕺山,毕业于杭州大学政治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退休后仍致力于哲学研究,写作、出版了《王充与论衡》、《智慧之光》两部学术专著。
     谈及为什么会侧重去研究陆游的旅游历程,郭教授解释道,“陆游是我们绍兴著名乡贤,还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又是一位出色的旅游家。他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钟情山水,对山水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鉴赏力。每到一地,他总是不畏劳苦,寻幽探胜,并且以诗人特有的气质,将游览名胜古迹的观感付诸笔端,写出优美动听的诗篇,使人读了,获得美的享受。撰写陆游的旅游历程,不仅可以使大家了解陆游的旅游历程,而且能使大家从中领略祖国的美好河山,欣赏陆游赋咏名胜古迹的动人诗篇。”
  郭教授认为,使陆游生发“放浪山水”之兴的,是他在二十四岁那年自剡中入天台之旅。这个信息,得自陆游晚年所写的组诗《烟波即事》。《烟波即事》是由十首绝句组合而成,作于开禧三年(1207)春。此时陆游已是83岁高龄。在这十首诗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第一首和第七首。第一首是:“短发垂肩不裹巾,世人谁识此翁真?阻风江浦诗成束,卖药山城醉过春。”在这首诗中,陆游既描绘了自己浪迹人间的形象,也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成就和在成都的趣事作了简略的回顾。第七首是:“浪迹人间数十年,年年散发醉江天。岳阳楼上留三日,聊与潇湘结后缘。”在这首诗中,陆游描绘了自己“浪迹人间”数十年的具体形象,也对自己别蜀东归途中畅游岳阳楼时的情景作了美好的回忆。
     郭教授注意到,陆游特意在这首诗的第一句末作了这样一个自注:“绍兴间,自剡中入天台,始有放浪山水之兴。”所谓“放浪山水”之兴,指的是这样一种兴趣:放荡形骸,无拘无束,纵情山水,自得其乐。这种“放浪山水”之兴,始发于“自剡中入天台”之旅。陆游的“自剡中入天台”之旅,就时间来说,是在“绍兴间”。这里所说的“绍兴”,是高宗(赵构)的一个年号,共32年(1131—1162)。说“绍兴间”,究竟是哪一年?为《剑南诗稿》作校注的钱仲联,认为是绍兴十八年(1148)。而陆游“自剡中入天台”之旅,从地域来说,首先由山阴乘船到上虞的曹娥江,然后逆流而上,才得以“自剡中入天台”的。
     翻阅《放浪山水——陆游的旅游历程》,发现陆游一生,钟情山水,他不仅利用闲暇,跋山涉水,寻幽探胜,不畏艰险,而且还赋诗作文,自得其乐。陆游的爱山乐水,是出了名的。他不仅在青年时期经历过始发“放浪山水”之兴的浙东之旅,而且在进入“而立”之年以后,有过南闽之旅、镇江之旅、隆兴之旅,在此期间,他骑马翻山、下海航行,在远地他乡领略山水风光。在入蜀宦游期间,就是身处乱山中,他也无怨无悔,依然自得其乐。郭教授在叙述陆游的旅游历程时,还着力介绍陆游赋咏山水名胜的动人诗篇,这无疑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陶冶情操,提高鉴赏山水名胜的能力。
资料链接:

    陆游(1125——1210) 南宋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 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

来源: 绍兴网 作者: 董国光 编辑: 高建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1 07: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33.jpg

2014年6月1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5 12:25 , Processed in 0.0867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