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45|回复: 1

上虞日报:山里的孤寒老人需要您的温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3 06: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里的孤寒老人需要您的温暖

“点亮一盏灯”志愿者先行探访,期待爱心人士伸出援手


  300多人口的岭南平山村,常住人口不到五分之一。小孩上学,年轻人出去打工,留守的老人不到60个,天一黑,整个村只能看到零星的几盏灯。村里的会计说,老人家节约,舍不得开灯,有的干脆就早早地吃好饭,上床睡觉去了。
  79岁的阮爱仙通常在黑乎乎的屋子里烧饭、吃饭,只有到了周末才会天黑开灯,因为唯一的孙子放学回来了。老伴、儿子都被框在了遗照里,媳妇也回了贵州老家,偶尔来个电话。66岁的成亚娣瘸着腿,却在焦虑畈里的茶叶没人摘;65岁的王明祥有胃癌,常擅自减药,家里没人说话,总习惯提上茶杯出来走几圈才去睡觉。
  
阮爱仙:周末孙子回家才开灯
  
     5月5日下午6点半,记者随“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敲开了阮爱仙家的门。当时,天已经有些黑,79岁的阮爱仙走在前边,从小天井、堂前到灶间,越走越黑。老人在墙上摸索了一下,堂前的一盏节能灯慢慢变亮。带路的村会计说,你们来了,灯才开的,平日里都舍不得开。
  老人正准备做饭,地上有一堆笋壳、一把水芹。老人说,笋和水芹都是刚从山上拔来的,不花钱,放在饭锅里蒸一下,就是晚上的菜。老人告诉志愿者,昨天刚买了些花生种子,打算明天去种,等结了花生,可以给孙子尝尝鲜。
  孙子小哲今年17岁,在章镇读初三,马上就要中考了。除去一个月330元的餐费,老人一周给小哲二三十元作零花钱。老人说,她常叮嘱孙子,家里穷,但做人一定要守规矩,也不要学有钱人的样。
  记者了解到,老人的老伴、儿子都已去世,媳妇也有智障,被领回了贵州老家,现在和孙子两人基本靠着低保过日子。
  
王明祥:为了省钱擅自减药
  
     志愿者们紧接着去找王明祥的家。敲门无果,会计说,很有可能在村中的道地边。果然,王明祥就坐在一张石凳上,握着茶杯一个人坐着。王明祥说,家里冷清,吃完饭又睡不着,就出来走走,兴许能碰见人说说话。
  王明祥今年65岁,尽管有一个完整的家,老伴、女儿女婿、孙儿孙女都在,但家里通常仍是一个人。3年前,老人被查出有胃癌,动手术欠下了数万元的债,术后长年吃药,一个月的药费是1000元左右。家里拿不出钱,老伴就去了外边做保姆,偶尔回来给老人洗洗衣服,晒晒被子。为了省钱,原来一餐两粒的药量被老人擅自减掉了一半,已经有一年多。
  两个女儿,日子过得也紧。大女儿招婿,因为两个儿子上学,一家人都租住在章镇。家里只有丈夫一人在工作,但收入也不稳定。小女儿那边是一对聋哑夫妻,两人都在一家工厂上班,赚的钱也不多。
  
成亚娣:焦虑畈里的茶叶没人摘
  
     同王明祥一样,66岁的成亚娣也是一个人在家。去年春天,成亚娣替人看蚕,当天气温突降,因急着去盖油布,不想一脚踩空,直接从3米多高的楼板上摔了下去,至今腿上的钢板还在。而这一摔,也摔出了4万多的债务。待成亚娣能下地走动后,老伴王光太就随侄子去了工地做门卫。老两口有一个儿子,也在外面打工,儿媳没有工作,在章镇照顾两个孩子上学。一个人管四张嘴,日子也过得拮据。
  成亚娣住的是上下两层的老房子,因为上楼不便,就把床移到了楼梯下。老房子招风,老人拉上了一块尼龙布,就算做了遮挡。老人说,以前腿好的时候,还能上山摘茶叶,现在只能在家里干着急,想着也肉痛。

记者:冯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06: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A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7-6 11:30 , Processed in 0.0468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