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27|回复: 0

慰问礼仪之把握尺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9 05: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慰问礼仪之把握尺度

     给予对方爱心、善意与温暖。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仅慰问本身劳而无功,而且也是对不起对方的。因为那样的话,在对方最需要关心的时刻,未能使他们如愿以偿。具体而言,要在进行慰问时把握尺度。在实践中就应当自觉地避免以下8种不适当做法。  
     1.避免犯忌。

    在慰问时犯忌,指的是触犯了慰问对象的个人禁忌。在慰问时犯忌,不仅有可能让慰问对象心情不快,或是加重其思想负担,而且在人格上对对方也是极不尊重的。比如,在慰问危重病人时,应当有意识地讳谈死亡。要是有意涉及这一禁忌,只会自讨没趣。
    2.避免揭短。
    人各有短,照理说对此应予以正视。不过对于需要他人抚慰的慰问对象来讲,更为需要的则是发现长处,增强信心,走出低谷。所以在进行慰问时,不应当揭慰问对象的短处,否则只会使之丧失自信,难于自拔,或是触发对方更大的痛苦。例如,在慰问逝者的家属时,如果仍然对逝者生前的过失揪住不放,甚至夸大其词,对于逝者本人及其家属,都是缺乏善意。
    3.避免添愁。
    在慰问时添愁,指的是因为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够检点。而使慰问对象平添忧愁,烦恼倍增。假如在慰问时考虑欠妥,纵然关切之意不言而喻,但是依然会让慰问对象难以接受。举例而言,若是一位年轻人刚刚失恋,那么在慰问对方时就应当多谈谈“天涯何处无芳草”。要是在此时告之对方其婚恋确实成问题,恐怕就只会让对方愁上加愁,忧上更忧,心境难有好转。
    4.避免哀怜。
    在慰问他人时,可以适度地对对方表现出同情与爱护,然而过分地可怜对方,为对方惋惜那些既往之事,则未必适当。有的时候,慰向对象需要的是对自己的一切不幸之事的暂时忘却,而并不希望被他人知晓、博览或进行毫无意义的怜悯。比如,在慰问他人时,若表情过分沉重,甚至热泪滚滚,泣不成声,或者无限度地表示对方“倒霉”、“可怜”,可能只会让对方产生反感。
    5.避免忆苦。
    慰问他人的时候,应当紧紧地掌握好慰问的主导方向,那就是要一心一意地向前看。千万不要在慰问时过分地“怀旧忆苦”,动不动就把话题引向真“亿往昔峥嵘岁月稠”,进行回忆对比。不管是采用探望式慰问,函电式慰间还是礼品式慰问,都应尽可能不涉及过去,尤其是要避免提及慰问对象过去所经历的不幸,免得勾起对方的心酸往事,甚至产生不良的连锁反应。
    6.避免假设。
    在慰问时假设,是指慰问者替慰问对象姑且认定“当初要是没有那回事儿有多好”,或是为对方抱憾“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做法,好似没话找话,对慰问对象不仅徒劳无益,搞不好很有可能使对方过分地责怪自己,甚至因此而想人非非。在慰问时虚拟假设,因其会让慰问对象懊悔不已,故此应当刻意予以避免。
    7.避免做假。
    在慰问时做假,是指在原则性的问题上说假话、开空头支票,欺骗、愚弄慰问对象。这样做的人,是品德不端的,而且还会因其欺负弱者而招致天怒人怨。在慰问他人时,对于重要的问题,必须持诚恳而坦率的态度。不好讲的话可以不讲,不好做的事可以不做,但是绝不能因为虚伪做假,而对不起渴望真诚、敏感脆弱的慰问对象。
    8.避免戏说。
    在慰问他人时,应当“报喜不报忧”,多言愉快事,免谈伤心事。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善气氛,促使慰问对象心情开朗。然而在慰问时。无限度地滥开玩笑,特别是拿对方的伤心、悲哀之事打趣逗乐,也是非常不适当的。要是在慰问时戏说一切,不但难以博得慰问对象的千金一笑,而且还有可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5 06:59 , Processed in 0.0594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