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回复: 0

鲁迅在书账中提到的《百花诗笺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0 16: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鲁迅在书账中提到的《百花诗笺谱》


来源:北京日报  李宏震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偶然发现鲁迅先生在1931年的书账中曾提到:“《百花诗笺谱》一函二本。振铎赠。七月二十三日。”郑振铎先生喜欢四处搜集笺纸,偶然间得到《百花诗笺谱》后,转赠给了鲁迅先生,之后1933年编辑出版的《北平笺谱》也是受其启发而来。


这本《百花诗笺谱》究竟长什么模样?为何人所绘制?为什么并不为人所知?几经找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终于从一位古籍善本拍卖师的手里找到了一套品相不错的《百花诗笺谱》,并专门跑到上海将其收藏。


翻开这套历经百年辗转,已经有些泛黄的《百花诗笺谱》,宛如电影般翻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光绪十八年(1892年),天津文美斋主人焦书卿邀请津派著名画家张兆祥绘制了《百花诗笺谱》。张兆祥,字和庵,被誉为清末“叶花卉之宗匠”。他自幼学画,工花鸟,曾受聘于清代宫廷如意馆,兼采郎世宁等宫廷画师的西画方法。张兆祥所绘百花,将国画中的没骨画法和西洋画法中的光影技法、照相术相结合,构图更加巧妙,色彩工致清丽,所绘花卉立体自然,又彰显富贵祥和之气。


宣统三年(1911年),焦书卿不惜成本,以加料宣纸,采用传统木版水印套色技法,才将《百花诗笺谱》一函二册刊行完成,可惜当时张兆祥已经去世三年了。


整套《百花诗笺谱》,雕刻线条细腻,套色精准,将张兆祥所绘花瓣的晕染以及叶片的茎络线条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卷首还邀请了桐城派名士张祖翼题写“文美斋诗笺谱”并亲自撰写序文。《百花诗笺谱》一经刊行就被各界公认为绘、刻、印俱佳之作,开创了一代新风。


与古笺谱辉煌时代的作品——明代吴发祥的《萝轩变古笺谱》和胡正言的《十竹斋笺谱》相比,《百花诗笺谱》并不及它们精巧雅致。但其百花题材与现代人的距离更为亲近,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犹如照片下鲜活的花卉,生机盎然。可惜受时代的影响,清末制笺渐呈衰颓之势,战乱之间文美斋也不复存在。《百花诗笺谱》遗落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国古笺谱最后的吟唱。


所以当我们拿到这本古籍后萌生出两个想法:一方面,我们想以新的表现形式展示《百花诗笺谱》,不让这颗沧海遗珠继续蒙尘。另一方面,《百花诗笺谱》有花而无诗,也没有指明每朵花的名字和含义,我们希望帮这些花卉找到归属,重新寻找属于它们的文化故事。这正是我们创作《你好,中国花语》这本书的初衷。


在对这些花考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如今对于花的理解,多来自于西方花语,比如情人节要送玫瑰,母亲节要送康乃馨。但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西方舶来品,并且多数是近代商业营销的推动结果。用这些含义代入情景去理解中国人关于花的认知,会发现非常奇怪,甚至是荒谬的。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花有深刻的解读,他们对花的鉴赏力和想象力远远比现代人更加丰富细腻。所以我们从《百花诗笺谱》中选取了九十朵花卉作为插图,按照春华、夏炽、秋实、冬雪四季划分来介绍它们所代表的花语。历时两年多的时间,翻阅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寻找关于花的名字来历、典故传说和民间故事的记载,并加入关于花的诗词,从而了解古人的花语评定。


中国花语所传递的是从古至今沿袭下来中国人的精神品质。就像射干象征志存高远,蜀葵代表赤胆忠心,紫荆预示兄弟和睦。做人要学凌霄花,坚韧勇敢,迎着太阳不停向上攀爬。种花要种扁豆花,不起眼却有烟火气,有扁豆花就有篱笆院落,有了篱笆院落也便有了家。


在中国花语中,玫瑰并不代表爱情。因其茎上布满刺,耐寒又抗旱,性格坚韧,生命力顽强,所以古人以刺客称之,形容玫瑰是有侠客之风的豪者。而真正象征爱情的是牵牛花,因其在七夕前后开得最盛,牵牛花又是牵牛星的化身,多以牵牛花比喻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中国的母亲花也不是康乃馨,而是萱草花。古代萱草一定要种在母亲住的北堂前,母亲看到萱草花,便会减轻对远行儿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作为一本跨越百年的古籍,《百花诗笺谱》其美不止于张兆祥所绘的花色潋滟,不止于木版水印的精湛绝伦。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是传统文化的流转传承。


鲁迅先生曾说:“镂像于木,印于素纸,以行远而及众,盖实始于中国。”无论是木版水印的精美笺纸,还是底蕴深厚的中国花语,一切本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美,都不该被遗忘。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6-27 04:02 , Processed in 0.0502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