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0|回复: 0

《夏日秋千》:虽有忧伤相伴 始终与爱同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30 10: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日秋千》:虽有忧伤相伴 始终与爱同行


来源:文艺报 佟 鑫 


《夏日秋千》是继王忆《冬日焰火》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力作。书名由“冬”入“夏”,在直面四季轮回、岁月流转的同时,也见证了王忆的成长与蜕变。


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爱是奔放热烈的,如同夏日阳光;爱同时也是忧伤悲怆的,如同冬日寒流。王忆在《夏日秋千》所表现和书写的爱,是从冬日向夏日的绵延。小说中,随着弟弟“好好”的出生,姐姐原先独享的被爱,似从宽阔的大河猛地转身进入窄溪,这种迅猛收缩的被爱,王忆并没有直接表现,而是通过其父母、奶奶以及邻居等生活日常中人的言行举止,让人感觉姐姐“被忽视了”和“被边缘化了”。尤其是别人记不住姐姐的名字,而是以“好好姐姐”来代为其名,这神来之笔,将姐姐的被忽视、被边缘化无限放大,她由此而产生的焦虑、孤单、隔阂、颓废等情绪,也就自然而然地生长着。王忆也就在这不动声色的娓娓道来中,拉长了忧伤,郁结了矛盾。


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姐姐心理、情绪发生的变化,其实在情感的深层并没有游离出爱的母体,焦虑、孤单也好,隔阂、颓废也罢,这忧伤的心理与情绪其实都因“爱和被爱”而衍生,姐姐首先是爱父母的,要不然,当弟弟“好好”出生时,她也不会那么充满着期待和惊喜。理清了这部作品中爱的底层逻辑后,也就很好理解此后姐弟之间的对立、抵抗、排他了,这是人性的本能反应。王忆以其细腻且极其日常化生活的叙事语言,通过一个个情节将这种对立、抵抗、排他进行放大、糅合、重组,若干次的循环,这种复杂情感的纠缠在姐弟俩身上整整绵延了十年,缠缠绕绕、兜兜转转,时而山穷水复,时而峰回路转,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阴云密布,让读者的心随着作者的笔触跌宕起伏,始终给人“越过一峰另一峰又见”的感觉,行云流水般的叙事,张弛有度的情节,让人不知不觉中一口气读完,且意犹未尽。


《夏日秋千》作为一部少见的讲述姐弟之爱的长篇小说,王忆在讲述时,并没有一味停留在矛盾和冲突上,而是以高超的复线式叙事技巧,在每一个峰回路转处,都插入一帧帧温馨温暖、叩动人心的场景,那是“爱与被爱”的回馈与回响,那种缘于血脉缘于家庭的天性的爱,无处不在,并且随着小说叙事的渐入佳境,这种爱的场景,越来越密、越来越浓,让人置身其境,虽有忧伤相伴,却始终与爱一路同行。


当然,这部小说的最后也给了读者一个满意的答案,这对“相克相爱”的姐弟俩握手言和、和睦相处。很多年之后,姐姐成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好好”也热爱上了音乐,他们将在各自热爱的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找到为彼此存在的意义。读到这样的结尾,那个努力成为作家的姐姐不正是王忆本人的经历吗,这部看似虚构的小说,就如同王忆本人与其弟弟的成长纪实,王忆所用的镜像式叙事,把我们从追逐的“诗和远方”,拉回到每一个普通的“二孩家庭”,这样的姐姐和弟弟,就在我们身边,由此可见,这部小说对当今“二孩家庭”尤其是特殊家庭,具有生命价值、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王忆以诙谐温情的笔法,写家庭、教育、人性、人情,以及与这个时代密切关联着的一切。在轻松欢快的小故事中、在尴尬的误会碰撞中、在不乏冲突的矛盾中,引人去探寻生活中的大道理和真感情。作品整体基调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没有过多苦难、煎熬、不堪的呈现,有着主体独特而深刻的感受。我想王忆的这种幽默的叙事风格来自于充沛的生命感受、生命悟觉,更来自于其对于困厄的个体生命超越的通达,还来自于对生命深部的理解。


夏日的阳光,明亮炽热。阳光下的秋千,引人遐想,是浪漫的载体和隐喻,当夏日与秋千相遇,那秋千架上飘飘的白裾,那干净爽朗的笑声,将那些因炽热而生的忧伤与缠绵一扫而净,取而代之的是触手可及地感受生活的温暖与美好。而这,也是《夏日秋千》这部小说所呈现的主题和本意。


(作者系《中国作家》杂志社纪实版主任)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6-29 14:26 , Processed in 0.0664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