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9|回复: 0

为白居易作传,赵瑜写出唐代文人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 08: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白居易作传,赵瑜写出唐代文人精神
——读赵瑜《白居易传》


领域:中国作家网  毕宝魁 


为古代大文人作传,对作家要求极高。作家的知识水准和对天道人道认识之深度直接决定作品之程度。深者所见自深,浅者所见必浅,这是毋庸置疑的。


因参与《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的写作,在创作交流会上三次遇到赵瑜先生,多所交流,知道他对于白居易的许多敏感问题都有过思考,对于其创作的《白居易传》便有期待。该书出版后,赵瑜先生在第一时间便快递给我一册,得以先睹为快,便一口气读完。掩卷深思,颇多感怀。


MAIN202202251449000248579164322.jpg
《人间要好诗——白居易传》,赵瑜 著,作家出版社2021年05月出版


二十几年中,我先后在沈阳师范大学和辽宁大学中文系讲课,讲授课程主要是唐宋文学,而以唐代为主,故对唐代文人关注最多,对王维、韩愈、李商隐下功夫尤大一些。韩愈与白居易同代,与柳宗元、刘禹锡是好友,白居易与这几位关系都很密切,且都有诗文交往,这样对白居易接触很多,且讲课是必讲内容,对其生平大事基本了解,故自然带着挑剔的眼光去阅读和思考。


我很少如饥似渴般读书,但阅读此书可以这样来形容。因为作为一个学者型的传记爱好者,首先关注的是作品是否有硬伤,有无明显错误。二是关于传主生平的大事是否都写到了,有无故意回避或大的遗漏。关于白居易的爱情经历,他的婚姻生活,他与元稹的关系,他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关系,他是如何在牛李党争极其错综复杂的官场和人际关系中独善其身等问题,都是我所留意的。随着阅读的展开,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回答,而且颇合情合理。


对于白居易的爱情悲剧,作品交待得非常清楚,其实这是很难处理的,但作者娓娓道来,线索清晰,从缘起到中年之后的相思与最后一次的会面,令人叹惋唏嘘。作者并没有归罪于封建礼教,也没有过多谴责白居易母亲,采取很温和的立场,好像母亲和儿子都没有错。但也透露出白居易母亲性格的执拗和对于儿子的不理解与不尊重。白居易是很无奈的。正因如此,白居易在爱情方面压抑得太久太深,憋闷得不行。那么好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名望到三十六岁还不结婚,不就非常另类吗?他爱的湘灵他母亲坚决不允许,他母亲选中的人又非他所爱。就这样僵持着。而在他三十六岁作周至县尉时,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三人敞开胸怀议论古今,话题集中到开元天宝年间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上,才约定由陈鸿写《长恨传》,白居易写《长恨歌》。其实,这只是外因,是写作《长恨歌》的缘起,但白居易把这首长诗写得如此娓娓动人,令读者回肠荡气,是因为他本人感情的全部投入,他自己先感动然后才可以感动读者。因为他对湘灵有刻骨铭心的爱,而又以悲情告终,这对他是锥心刺骨的痛,人的初恋是最美好最深刻而无法忘却的。他把自己对湘灵思念的情怀移植到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上,才会写出“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这段令人百读不厌,读罢就想背诵来的精美的诗句。他借唐明皇思念杨贵妃抒发自己对湘灵的刻骨思念。我甚至可以感知白居易当年写完这段文字时两眼晶莹的泪花。正是因为写完《长恨歌》排遣释放了在爱情方面受到的巨大伤痛,才使这种情怀得以缓解而在次年结婚。这样描写是入情入理的。他的另外一首获取极高知名度的长诗《琵琶行》也是对女性在爱情方面受到极大伤害的深度同情所抒发的感伤,其间有自己仕途坎坷的感伤,也隐寓着对于湘灵的怀念和感伤。


MAIN202202251451000140849366056.jpg
作家赵瑜


对于元白关系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的求实精神,而这正是传记作者最需要的。元白关系是无法避开的重头戏,关于白居易是否写过《论请不用奸臣表》而与元稹断交时,他首先引证白居易研究专家吴伟斌先生对此事的考证辨析,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说得非常有分寸,“说白居易愤而撰写奏章与元稹绝交,可能性非常小。”(见原书164页)类似这种有关生平大事,赵瑜都是先概括介绍学术界主流观点,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就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在介绍前人成果时,一一注明出处,表示对其他学者的尊重,这种学风颇令人敬重。他书中先后借用过当代学者王拾遗、谢思炜、尚永亮等人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提升了书的学术品味。王拾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写过《白居易传》,是白居易研究的前辈学者,谢思炜和尚永亮都我们这代人,谢思炜在白居易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尚永亮在贬谪文学方面成就斐然。这几位都是我熟悉并很敬重之学者。这也可以看出赵瑜之学风踏实,为人坦诚,值得敬佩。


赵瑜是报告文学作家,他把写报告文学的风格代入《白居易传》的写作中,感觉此书即使在唐代出版,也可以被人接受。这就太难得了。赵瑜虽然不是唐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但本书在对唐代文化精神以及对白居易生平的把握上,是经得起推敲的。


白居易是我所喜欢的古代诗人,赵瑜是我所敬重的现代作家。


附:赵瑜著《人间要好诗——白居易传》相关信息


MAIN202202251452000031875754771.jpg
《人间要好诗——白居易传》


作者:赵瑜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5月


ISBN:9787521212457


丛书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


内容简介


《人间要好诗——白居易传》是一部可读性和资料性兼备的传记文学作品。作者笔调深沉,节奏明快,从白居易在当前时代下,在国内和国外产生的巨大影响入笔,道出这位唐代著名诗人伟大的一生。作品有别于一般简史化的传记文学创作思路,而是怀着巨大的同理心,把白居易作为一个“人”从而去体会他壮阔人生的得失成败、喜怒哀伤,如憾别初恋,痛失胞兄胞弟,老年丧子等,这些巨大的情感挫折使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更积极地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品对此进行了细腻的描述和剖析,读来悲怆而浪漫。


作品尊重史实,以现代审美判断,结合白诗创作的机缘和艺术特色,将这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一生娓娓道来,并对其人格品性、理想抱负和文学成就,以及所生活的历史时代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进行了生动展示。


在作品中,有大量作者在基于对白居易通盘了解、深入把握后,发出的独到的见解,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研判思路,以及对当前白居易研究领域成果的梳理,使作品具备很强的思想性和总结性,在文学阅读之上,更添工具书功能。


作者简介


赵瑜,我国当代纪实文学创作代表作家之一。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的要害》《强国梦》《马家军调查》《牺牲者(三卷)》《王家岭的诉说》《野人山淘金记》《寻找巴金的黛莉》等,先后获得三次徐迟报告文学奖、三次赵树理文学奖、三次中国作家奖,《革命百里洲》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另有影视作品80余部集,获全国首届纪录片大奖、撰稿奖;有作品入选大学教材、译至国外;评论界编有《赵瑜评传》《赵瑜调查》《赵瑜批判》《赵瑜研究资料》《特立独行话赵瑜》《赵瑜作品与中国体育改革》等专著。


目录


上 卷


一、日本的文化恩人


二、南北流离的童年少年


三、符离苦读与初恋情人


四、从宣州乡试到长安登科


五、宣州拜谒李白墓


六、结交元稹永别湘灵


七、下邽安家兰台三载


八、制举大考著《策林》


九、周至趋走吟苦诗


十、终南山诞生《长恨歌》


十一、诗文如意识杨家


十二、翰林拾遗老友新妻


十三、元和震荡《新乐府》


十四、极言直谏屡挫笔锋


十五、画师高明难绘学士内心


十六、归葬慈母佛儒同心


十七、渭南躬耕四件事


十八、同年再贬刘柳元白


中 卷


十九、贬途苦诗多


二十、诗论瑰宝与分类集成


二十一、江州司马青衫湿


二十二、庐山草堂佛香道火


二十三、兄弟会合盼出山


二十四、江舟西上与心路流变


二十五、小忠州大文章


二十六、诏返帝都


二十七、从员外郎到上柱国


二十八、好事连台唯谨慎


二十九、党争困扰元白危机


三十、急流思退盼自由


三十一、过洞庭寄情治水


三十二、裘暖杭州忧任期


三十三、一惩县令四番祭雨


三十四、筑堤疏井留功德


三十五、酒鹤元白长庆集


三十六、别杭州归洛阳安新居


三十七、三任刺史到苏州


三十八、山塘路与团结军


三十九、长假辞州官


四十、刘白北归深宫溅血


四十一、回朝两载避党争


四十二、辞别帝都的后时光


下 卷


四十三、履道里家事


四十四、白公哭元稹


四十五、河南府尹祭晦叔


四十六、刘白进退总关情


四十七、甘露血与儒释道


四十八、病吟复醉吟


四十九、旧友渐稀白公致仕


五十、渔翁和宰相之间


五十一、晚岁开凿八节滩


五十二、艳诗与艺伎


五十三、放伎卖马敬老妻


五十四、文集成七老会


五十五、广大教化九朝诗仙


附录一 白居易年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代后记 文章已满行人耳
徽标.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5-1 03:10 , Processed in 0.1021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