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37|回复: 0

志愿者精神——新的社会道德在成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8 06: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志愿者精神——新的社会道德在成长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李景鹏

  
        这几年,“志愿者”一词在很短的时间内便风行全国,志愿服务活动也逐渐在各地广泛开展起来,特别在前不久的抗击非典斗争中,志愿者的行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我看来,倡导志愿者精神是现阶段弘扬奉献精神的最现实途径。

  志愿者,关键在于自愿,没有人强迫,没有人动员,完全是自觉自愿的

  志愿者的工作简单地说就是从事公益活动。社会生活是非常复杂的,在有些时候,人们会感到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既靠不上政府、靠不上市场,也靠不上原有的社会契约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一些人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在业余时间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或者为社会做一些政府顾不上、市场办不了的事。这些人就是志愿者。

  做一个志愿者,关键在于自愿,没有人强迫,也没有人动员,完全是自觉自愿的。为了让人们能很容易地找到他们,他们便成立了各种志愿者组织,或者叫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的工作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所做的事,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一次性的,有的是经常的、长期的。总之都是利用自己的余力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什么是志愿者精神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对社会奉献。在身受面对商品大潮冲击、社会道德出现滑坡之际,人们为什么能够为社会做奉献呢?这是了解志愿者精神的关键。一个人之所以愿意为社会做奉献,是因为他在心里为别人和社会着想。为什么他们会为别人、为社会着想呢?因为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的、美好的社会,希望人与人之间能互相关爱。为此,他们愿意以力所能及的切实行动,首先表达对他人的关爱。事情就是这样平凡,这样简单。

  和平建设年代,革命年代的激情和冲动不再,人们的善良之心需要唤醒

  革命年代是呼唤英雄的时代,为了凝聚革命力量,为了革命的成功,需要把对革命事业的奉献神圣化,给它加上“光荣”、“伟大”等形容词,以引导更多的人献身革命。

  和平建设年代是平凡的时代,多数人每天过着平凡的生活,缺少了革命时代的那种激情和冲动。人们每天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面对柴米油盐、生老病死等生活琐事。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种种矛盾、甚至冲突。在这种平凡的时代,如果还像在革命年代那样,仅仅靠英雄事迹去激励整个社会,除了能够引起一时的感动之外,已经很难获得长远、深入的社会效果。

  弘扬奉献,平凡年代应该有平凡年代的载体,那就是唤醒和培育每一个人的善良之心,使他们都能从内心深处生长出一种希望社会和谐、美好,希望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愿望,从而能去为别人、为社会着想,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去为社会做一些公益的事。我们切不可小看了每一位志愿者的一点点善良之心。这种善良之心会在人与人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互相激荡而不断积累,久而久之,就能温暖整个社会、净化整个社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至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所以和平建设年代是呼唤人们善良之心的年代,是呼唤志愿者的年代。

  志愿者精神是新的社会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成长

  对于志愿者个人来说,任何奉献都是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他们所追求的不是各种各样的回报,而是通过服务社会与他人来获得成就感和内心的安慰与快乐。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以每个人对自己人格的尊重为前提的。它强调的是个人意志的独立性、个人选择的自主性和个人行为的自律性。志愿者并不否定个人利益,但是在他们看来服务社会、自我实现就是个人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的活动之所以能持续发展,志愿者的队伍之所以能不断壮大,其根源正在于此。它反映出在改革

  开放之后,在建立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社会道德在成长。因此,志愿者的行为并不等同于过去的“学雷锋”。雷锋本质上也是一个志愿者,但是“学雷锋”常常被一些人搞成形式主义,搞得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和觉悟水平,并且带有组织强制性和政治动员性。志愿者行为和“学雷锋”活动两者的背后,反映着两种不同的观念。

  和抗击非典的医务工作者一样,任何工作领域中的职业道德中都渗透着志愿者精神,都需要人们用善良之心去对待自己分内的工作。人们往往因为忙于本职工作而没有余力去做志愿者。但是,只要用善良之心去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那么他们同样也是志愿者,是在其本职工作中的志愿者。所以,人们没有必要给志愿者划定一个框框,只要有志愿者的精神,不论在什么样的场合工作,人人都是志愿者。我们在提倡、赞扬社会上的志愿者的同时,也应该提倡和赞扬在本职工作中的志愿者,而后一种人的数量更多、更容易被忽视。

    《人民日报》2003年8月6日第五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5 04:37 , Processed in 0.0597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