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33|回复: 0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8 11: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1963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全面讨论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和1964年国民经济计划,决定从1963年起,再用3年左右的时间继续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进一步开展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调整,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和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之间的过渡阶段。中共上虞县委全面贯彻执行调整方针,1963年后,国民经济开始全面发展。

  经济全面增长。三年调整时期,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1963年8924万元、1964年1.07亿元、1965年1.16亿元,分别比1962年增加1731万元、3509万元、4383万元。工业总产值为1963年2562万元、1964年3231万元、1965年2849万元,分别比1962年增加237万元、906万元、524万元。农业总产值为1963年6362万元、1964年7471万元、1965年8727万元,分别比1962年增加1494万元、2603万元、3859万元。工农业平均发展速度为20.76%。农业方面,在1963年粮食和棉花增产的基础上,196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81亿公斤,比1963年增长7.26%。全县棉花(皮棉)总产量达11万担,比1963年增长17.8%,平均亩产60公斤。1965年,全县农业生产再掀新高潮,粮食总产量2.02亿公斤,比1964年增长11.43%;全县棉花(皮棉)总产量12.24万担,比1964年增长11.27%,亩产66公斤;全县粮食、棉花的总产量和亩产,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提前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所规定的指标要求。1965年,山林、畜牧、蚕桑、茶叶、蔬菜等农业基地开始发展。其中生猪饲养从1963年开始采取“公养与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并采取奖励销售、提高收购价格、划分饲料地等优惠措施,饲养量快速回升。1965年末存栏数达到12.14万头,比1962年增加7.97万头,农村户均饲养数由0.52头增加到2.09头。工业方面,到1965年,上虞印刷厂、上虞农机修造厂、上虞电厂、上虞乌金纸厂、崧厦酒厂、东关酒厂、上虞陶瓷厂等7家国营工业企业,有职工582人,固定资产原值369.35万元,产值202万元,利润21万元。大幅压缩基本投资,三年调整时期基本建设投资基金由地方包干改为上级财政专项拨款,基本建设投资压缩到387万元,比“二五”时期减少283.3万元。

  市场开始活跃,人民生活改善。1962年,开始贯彻“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集市贸易管理原则,农民使用农副产品自产自销证,允许农民把完成国家交售计划后的农副产品拿到集市出售。196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4966万元,其中生活消费品零售3913万元,农业生产资料零售1053万元,为上虞解放到1965年历史最高。其中,1962年全县销售自行车6辆,1965年销售了25辆。1965年,全县预算内财政收入比1962年增加238万元,金融系统年末存款余额增加了719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增加了272万元,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5 00:53 , Processed in 0.0699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