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69|回复: 0

酒发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30 09: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柏年
酒发蛋


  时下,在大城市的一些高档饭店,偶尔会有人点用“酒冲蛋”,尽享奢华生活的人们也会别出心裁地青睐几回土玩意。在北方,人们用二锅头白酒50毫升,倒在茶盅里打一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实为“酒烧蛋”。据说,早晨空腹吃能治胃寒。

  家乡上虞的黄酒誉满天下, 品种又多。不过在那连基本温饱都困难的年代,对一般老百姓来说,要尽兴地喝上一顿酒只能是奢望。记得小时候,家乡人们推崇的是“酒发蛋”,与酒冲蛋仅一字之差,制作和功效基本大同小异。只不过在那物资紧缺的年代,农家自产的土鸡蛋不是问题,老酒可是花钱也不能随意买到了,农村户口每人每月只能凭票供应半斤,还真不够大酒量的人漱口的。

  鸡蛋是一口价,七分一只,一碗酒发蛋两只鸡蛋便可,但这一角四分钱可以凭粮票买一斤米,一般人家平日里油盐酱醋的开销大多是靠家里不多的鸡蛋换来的。故酒发蛋可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奢侈品,平日里糊口都不易的一般家庭的人是不敢有这个想法的。只有在炎夏酷暑的双抢季节,才能偶尔奢侈一两回,不过那也只能是父辈那样“正劳力”的特权。

  每到夏天总有那么几次,母亲会弄两个鸡蛋,放在瓷碗里用筷子不停地快速搅拌,加上适量的水和黄酒,有条件时再放一点红糖,搅匀后入饭锅蒸之。待米饭烧熟后酒发蛋一并出锅。看上去一碗黄色略带暗红的果冻样厚的酒发蛋就此完成。当打开锅盖的一瞬间,整个屋子顿时飘散出带着蛋味的酒香,有种让人很想品尝的诱惑。然而我们只有偷偷咽口水的份。

  父亲实在不忍心老是这样看着我们兄妹贪婪的目光,有时候会舀一瓢给我们过个嘴瘾。其实要说口味真不敢恭维,香甜中带一丝苦味,鼻孔内感觉醉烘烘的,那种味道永远难忘。

  高中毕业后参加生产队劳动,虽然报酬上享受不了“正劳力”的待遇,但拔秧种田挑谷担悉数登场。更重要的标志是在饭桌上能享受到与父亲一样的待遇。每当夏收夏种过一阵子,人疲体乏之际,这时母亲就在晚饭时做好了两碗酒发蛋,只不过还是有大小之别。

  经过一天烈日下的劳作,尤其是挑上整天的谷担后,不仅身上因反复出汗而严重缺水,还有劳累使得浑身像散了架似的,尤其是两个小腿肚子仿佛灌了铅一样。这时在屋旁河埠头水里浸一会,换一身清爽的衣衫,喝一杯提前泡好的茶叶水,再享用一碗独特的酒发蛋,也是艰苦中揽获的难得的享受。

  一碗酒发蛋下肚,待狼吞虎咽地摄下两碗米饭,身上已透出些醉意,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天巳大亮。起床后顿感神清气爽,手脚轻盈,前日的倦状全失。真是奇怪,一碗酒发蛋竟然有如此功效。怪不得也有人形容一碗酒发蛋堪比一只老母鸡,所以有的妇女产后常吃酒发蛋以补气血增营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黄酒敞开供应,各种高档白酒甚至进口洋酒也不时光顾我们的餐桌。但对于我还是始终忘不了小时候的酒发蛋。大概这个东西做起来有些烦琐,也不产多少经济效益,酒店基本上还是没有传统的酒发蛋,只是用酒冲蛋取代,论功效想必差强人意。

  我觉得如今虽然高档酒品以及各种补酒药酒令人眼花缭乱,广告宣传也是越来越神奇,但令人防不胜防的假酒甚至毒酒也经常被媒体曝光。那些东西对人体可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还是家乡的黄酒既环保又安全可靠。另一方面,物质上的丰盛又反过来让人返朴归真,崇尚自然。相信家乡的酒发蛋必定会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经久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4 13:06 , Processed in 0.0571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