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9|回复: 1

 戎马数十秋 传奇夏达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7 08: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管理员 于 2019-11-27 08:37 编辑

                          戎马数十秋 传奇夏达才


       1981年,上海市政府隆重举行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会上拍下一张“辛亥老人”纪念照片,照片中7位耄耋老人之一,就是上虞著名乡贤夏达才。

  夏达才早年从军,戎马倥偬,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充满传奇。93岁那年,他曾手书一份《自我写照》:

  “生在上虞夏家岙,

  砍柴挖笋读过几年书,

  满清民国到今天,

  武武文文七十秋:

  辛亥革命流过血,

  北伐战争立过功,

  抗日战争受过刑,

  解放战争出过力,

  ……”

  这几句话虽简短而谦逊,却也道出了他一生的主要经历。

生在上虞夏家岙


  翻开《上虞大泽乡夏氏家谱》,他的谱名叫“正铨”,官名铭章,达才其实是他的号。生辰为“光绪庚寅(1890)年正月初一日寅时。”

  夏达才的诞生地为虞南山区大泽乡(今陈溪)夏家岙村。他的父亲夏古全是一位武秀才,喜欢舞枪弄棍,祖辈传下来的造土纸、贩山货等谋生手段逐渐荒废,家道由此中落。但他希望儿子能光宗耀祖,故一到入学年龄,就送小达才到私塾念书。贫寒的家境,使小达才除了读书识字,还得砍柴挖笋,干些家务,好在他的功课倒仍然不错。之后,父亲又送他进入县立小学读书。大约在1908年,经王佐介绍,夏达才来到绍兴,在王世裕创办的《白话报》馆学徒。

  然而做个小职员不是他的理想,夏家父子骨子里始终有股尚武精神,身处清末乱世,他们觉得只有去军营中建功立业,才是报效国家和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宣统元年(1909),夏达才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杭州,投考杭州陆军小学,不料竟因为身材过高未被录取,让他铩羽而归。好在次年,清政府招募新军,夏达才前去投军,这才如愿以偿。时年他21岁。

辛亥革命流过血


  起初,夏达才服役于浙江陆军步兵八十二标(团)二营右队,充副兵。因他文化水平高,又能刻苦学习军事技术,不到一年便升为正兵,接着又升为副目、正目(班长),不久被保送进培养中下级军官的浙江弁目学堂学习。

  1911年,旨在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爆发,八十二标响应起义,约定11月3日夜间在杭城举事。弁目队被任命为先锋队,夏达才任尖兵长。行动开始,夏达才首先率领尖兵队从南星桥八十二标营地出发,过凤山门,进入杭州城,迅速搜索前进至巡抚衙门附近的桥头。夏达才命令尖兵队隐蔽待命,自己只身过桥察看,但见抚署周围万籁俱寂,觉得部队可以前进,遂命一尖兵由原路返回联络大部队。几分钟后,隐约传来大队人马急促而轻微的跑步声,他立即朝抚台衙门打响浙江辛亥革命暨光复杭州的第一枪,率尖兵队向抚台衙门发起猛烈进攻。

  起义队伍奋勇冲锋,与清抚署卫队猛烈交火。夏达才更是一马当先,冒着浓烈的硝烟,率尖兵队冲进抚署,穿过大堂,直插花厅,生擒了从内厅出来的浙江巡抚曾韫。

  巡抚衙门上熊熊燃烧的烈火,显示着统治浙江近300年的满清皇朝灰飞烟灭。

  翌日的凌晨,夏达才又率原部在官巷口围歼杭州旗下营,战至黄昏,清军不敌起义军的凌厉攻势,竖起白旗投降,至此杭州全城光复。

  为对付清军向武昌的反扑,苏、浙、沪三地革命军组织联军会攻南京,夏达才被编入八十二标徐卓任营长的二营。在南京附近的天堡山,清军张勋部凭险固守,联军久攻不克,形势危急。11月11日夜晚,营长徐卓在阵地前找到夏达才,说明战势,希望他能挽回局势。夏达才立即联络左右邻部,振臂一呼进入战斗,在猛烈的炮火正面佯攻下,自己带领部队迂回冲向山顶。他们冒着炮火攻上山头,占领清军炮台,迅速掉转炮口,向南京城中北极阁、鸡鸣寺一带开火。12日联军攻占南京,这为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创造了条件。

  之后夏达才一直在浙军中担任下级军官,由中尉排长升任上尉连长。1918年浙军驰援福建,时任上尉连长的夏达才为先锋。在水口遇到粤军主力,激战一夜,弹药将尽,许多军队纷纷撤离,只有夏达才和另外两位连长坚持指挥战斗,奋战一天,终于把敌击溃。在历次战斗中,夏达才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敢打硬仗,也曾战斗负伤,其军事才能在战火中日益显现。1919年任少校营长。1920年回浙江,在周凤岐的浙江第二师中任营长。

北伐战争立过功


  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周凤岐部投向革命,并扩编为第二十六军。1927年北伐何应钦主力向兰溪进军,二十六军也向汤溪进击军阀孙传芳部队。此时,夏达才奉命留守杭州,任杭州后方游击司令,转入地下,任务是随时向军部提供情报,同时秘密组织别动队袭扰孙军后方。

  此时战败的孙军正向留下镇退却。一日,夏达才见留下一带步哨林立,笕桥街上商店大门紧闭,了解到孙军败兵在肆意抢劫百姓。他当夜召集旧部百余人,并将掩埋起来的17支步枪取出来,乘夜爬上城隍山顶,用点射或排枪向敌军集结处射击,并高喊“革命军进城了!”分散在各处潜伏的旧部军人亦乘机呐喊。本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敌军,果然慌乱不堪,纷纷向城站方向退去,并抢乘火车北撤。

  孙军退净后,夏达才组织人员收集敌军遗弃的枪械,很快编成了四个连。他一面张贴安民告示,恢复街市,维持治安,派出人员驻守银行等要害部门,一面挑选120名壮士尾敌佯攻,同时飞报军部,催促大军赶程来杭。

  三日后的下午,革命军先遣队薛岳部到杭。不料,次日薛岳将夏达才部队悉数缴械,还在白崇禧面前诬告夏达才纵兵殃民,擅杀俘虏。白崇禧信以为真,在杭城欢迎革命军的大会上宣布夏达才的“罪行”。与会的社会各界民众团体的头面人物纷纷抱不平,商会会长王金泉等代他辩白:大军未到前,孙军虽撤,但尚有游勇滋事,全靠夏达才部维持,才幸未损失,还婉拒他们为酬谢送去的整箱银子。这样才算平息事态。

  二十六军继续北伐,沿沪杭铁路向松江正面进攻,战事并不顺利。夏达才仍任营长,可全营只有150多人,且大部分因吸鸦片而面黄肌瘦。他就将自己在杭任游击司令时整编的三个枪齐弹足的连调来补充,这样这个营的实力成为全师之冠。于是奉命为前卫,首发松江。在闵江附近与敌部遭遇,夏达才猛打猛冲,士兵见营长带头冲锋,也个个争前冲杀,敌军难以招架,纷纷溃退。部队乘胜强渡闵江。

  休整后,二十六军攻打松江,但激战两昼夜仍未攻下。19日夜,夏达才在草堆酣睡时忽然被推醒,一看是方副军长和师长、参谋长都在他身边。方说前方战事紧张,如果不在援敌到来之前攻克松江,二十六军则势必战败而丢尽颜脸,说夏达才素有勇将之称,能否设法挽回战局,以保全军声誉。

  夏达才立刻应允。两小时后,他所要求的机枪和迫击炮到位,夏达才当即指挥调度,率部队跑步出发,集中全部火器向敌南门攻击。敌军仓促应战,黑夜间突遭强大火力攻击,军心慌乱。在迫击炮和机关枪的掩护下,夏达才带领手提机枪连,迅速冲过铁路,迫近敌南门城下,随即架设云梯,快速登上城楼,敌军见来者如此勇猛,稍作抵抗便四散逃命。夏达才指挥部队迅速分散搜索追击,占领各关口要道。黎明四点五分战斗结束,缴获敌武器弹药、马匹、辎重无数,另夺得火车车皮百十余节。夏达才和参战部队得到军部通令嘉奖。

  二十六军继续北伐。夏达才营依旧任前卫,与敌张宗昌的杜凤举部激战乃至肉搏。夏达才左臂受枪伤,但仍奋勇杀敌,一路高歌,攻克高邮、淮安、涟水、宿迁等处,并冲过了运河。

  1929年夏达才回浙江,任宁波要塞司令部中校营长,又凭实力晋升为陆军步兵上校团长。不久全国要塞部队举行演习考核,考核项目有班、排、连、营的野外实战演练,夏达才久经沙场,打仗治军有经验,再加上他谨慎从事,精心准备,经德、意军事顾问评定,夏达才的团被评为全国要塞部队演练第一名,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夏达才在宁波任上,始终洁身自爱,廉洁奉公,拒纳贿赂,这与心胸狭窄、贪图私利的要塞司令王皞南相冲突。有一位商人要求在夏达才团驻地镇海关外的几个小岛落脚,只要夏达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月可得到上千元的红利。那商人说,这事王司令同意,且有份子。但据夏达才调查,商人是为了制卖比鸦片还毒的红丸,干丧尽天良的勾当,断然予以拒绝。对此,王皞南恨得咬牙切齿。

  抗日战争爆发,军部要在镇海关修建炮台。为选择炮台位置的事,夏达才与王皞南意见相左。王皞南借机说:“你不服,可以走人。”心高气傲的夏达才愤然辞职。

抗日战争受过刑


  1937年夏达才回到上虞。此时上海沦陷,宁绍吃紧,他和县长陆桂祥合作筹组上虞县抗日自卫大队(营)。但陆桂祥怕夏的势力大了,会危及自己的权力,趁夏外出筹集枪支经费时,将自卫队奉送给(钱塘)江南司令宣铁吾。夏达才闻讯,即去与宣论理,反遭宣的拘押。夏达才仰叹空有报国之心,却无用武之地,愤然卸甲从商。

  1940年5月,夏达才在上海天津路会晤中汇银行行长魏晋山洽谈商事。为汉奸谷世裕所见,谷知道夏达才在镇海任团长多年,肯定私囊颇丰,想敲他一竹杠,因此就以国民党特务的罪名拘捕他,押至上海日军宪兵司令部。

  负责审问的是日特高科科长田伏宝雄。第一句就问:“你们为什么要抗日?”他手按指挥刀,凶相毕露。夏达才回答:“因为你们日本人在侵略我们。”田伏一听,冲着夏达才的脸就是一拳。夏达才被打掉了两颗门牙,满口是血,他忍着疼痛,没有畏惧。沉默了几分钟,田伏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接着就问国民党的CC派内部情况。夏达才说自己是军人,不知党派内情。田伏又问宁绍一带的防御体系和兵力部署。夏达才回答这是军事秘密无可奉告。以后的提问夏达才始终未向日军吐露一点真情。

  日军宪兵每隔三天提问一次,每次都用刑,如电刑、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宪兵还用刺刀挑刺他的胸膛,见血即收。夏达才坚贞不屈,始终保持中国人堂堂正气。

  一天,日驻沪海军司令安村要见他,还来了伪上海市长傅筱蓭,劝他投靠日伪,享受高官厚禄。夏达才心想我堂堂中国人,决不做汉奸,不过可以将计就计,假装答应,乘机逃脱。机会终于来了,他装作要去见傅筱蓭,在送向傅宅的路上成功脱身,连夜逃出了上海。

  国民党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获悉夏达才脱险。特致亲笔信,以示慰问:“达才吾兄台鉴接诵,惠书具悉。曾陷寇区,守正不屈,寒松劲草,佩仰奚如。尚幸脱险,归来医治伤病,精神渐次恢复,尤堪欣慰。仍希加意珍摄,以释拳念。专复并颂:痊礼!弟刘建绪顿首。”

解放战争出过力


  1941年,应浙江省粮食厅厅长徐桴之邀,夏达才去龙游任该厅手拉车运输大队长。1942年8月接任余姚县长。

  此时的余姚县情况复杂,日本侵略军、汪伪军、国民党政府、三五支队等多股力量交织,当时浙江省政府几次委派县长都畏而推辞。夏达才只身前往四明山王家庄,组建了敌后余姚县政府。凭着夏达才曾为余虞两县百姓解难的声誉,加之他体贴民情,不敛财伤民,特别能与中共浙东游击纵队搞好关系,终于站稳了脚跟。

  不料,浙江省政府浙东专员行署,特令他不得与共产党军队接触,夏达才也不得不表面上与之疏远,但这导致了中共浙东游击纵的误会。1943年8月13日,游击纵队把夏达才抓到梁弄,召开万人大会公议。余姚社会各界都认为夏达才主政余姚,废掉了前任所定的苛捐杂税,生活简朴,政治清明,能积极抗日,是个好县长。最后,夏达才同浙东游击纵队签订《抗战公约》。但此事被浙江省政府获悉后,竟罢免了夏达才的县长之职。此事在1945年1月12日何克希所作的“三年总结报告”中也有记述。

  抗日战争胜利后,夏达才回到上虞,先与吴觉农合伙经商茶叶。后任上虞县参议员三年,期间多次掩护革命群众。有一次他在杭城听省主席沈宏烈说,要上四明山“剿匪”,回虞后立即通知在四明山的亲友疏散,间接地向游击队送了情报。其它凡如县里有什么军事行动,无不预先通知。

  1949年上虞解放前夕,国民党残军败退经过上虞,夏达才多次出面维持,以保全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5月,解放军大军南下,他以县临时救济会主席身份,为解放军募捐军粮,并配合解放上虞,被县人民政府誉为开明士绅。

  是年底,他亲自送两个儿子参加解放军。不久他迁居上海,靠为厂家推销酱油为生。195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61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改革开放后,与范寿康、刘谱人等在台的友人联系,盼望他们回归祖国。1983年3月31日逝世,享年95岁。上海有关方面为其隆重举行了追悼会。

  陈溪夏家岙大法口自然村的夏达才故居,是一幢有山区特色的建筑,故居里还有当年夏达才练武的石墩子2只,及床、箱、柜等物。可惜2016年11月一场大火,把这座百年老宅化为灰烬。不过原址还在,若能照原样恢复,将是一处很好的纪念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7 08: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syrb2019112700011v01n.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4 11:44 , Processed in 0.0661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