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09|回复: 0

记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徐灿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2 08: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善若水大风起兮——记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徐灿根


  在上浦镇,曾有这样一位农民企业家,他让上海交大等高校的专家教授们走进“山窝窝”帮他们搞科研,首开产学研先河;他顶住了中科院专家教授们的苛刻问询,通过“双高论证”实现企业上市,为资本市场“上虞板块”提供首个样本,也为全国乡镇企业上市提供样板……

  作为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以其影响力和成功实践为推进全国乡镇企业改革发展振臂高呼,在“三农”等发展问题上提交了上百个议案和建议……

  他就是全国风机上市第一股“上风高科”的创始人,享受首批国务院科技专家津贴的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徐灿根。

  引领风潮

  上世纪70年代,在妻舅、上海交大教授级高工任世瑶和其他多位专家教授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下,徐灿根不起眼的乡村小厂生产出“我国首台自行设计制造的冷却塔专用风机”,填补国内空白。而这里诞生的“星期天工程师”高校科技联姻模式,从此成为诸多乡镇企业科技强厂的法宝。

  随后几年,他迅速将合作提升到成立厂校联合研究所,“上风”成为上海交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实习基地,还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交大甚至打破先例,为“上风”定向培养风机大专班,经教育部备案并列入国家招生计划。

  上虞风机厂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成为全国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典范。国家科委领导多次考察上虞风机厂,并将此经验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多次推广介绍。

  1998年,国家证监委推出高新技术企业板块上市的计划。面对由数十位国内顶级科学家组成的“双高认证”评审团,徐灿根和团队以高票通过,两年后成功上市。在全国风机行业中,“上风”是首家上市公司,也是首家通过“双高认证”进入资本市场的风机企业。

  这些辉煌背后,是“上风”贯穿始终的质量与科技双轮驱动。正是这一理念牵引下,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先后花落“上风”,公司在1990年就荣获全国中小企业唯一的国家质量管理奖。1992年,“上风”负责起草暖通、空调轴流风机行业标准,并在风机行业推广实行,尔后又率先推行ISO质量/环境体系认证,“上风”还代表中国企业出席新加坡的国际质量管理年会,“上风”品牌声誉鹊起。

  在“上风”上市前后,“上风”主导产品已在国内市场占60%的份额,与ABB、西门子、法码通等大公司在核电、地铁、高速列车等项目密切合作,也快速打开了国际市场。

  振臂高呼

  上世纪80年代,借着改革东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其经济总量迅速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就像改革不是一帆风顺,乡镇企业发展也一直是争论焦点。作为乡镇企业中冒出的明星,“上风”能在改革中走多远,也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1987年,在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已是第五年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徐灿根接到一项特殊任务:与其他3位代表一起,接受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中心的邀请,参加新闻发布会,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凡是质量不好、又没什么科技含量的产品,一般都是乡镇企业产的,您对这样的说法有何不同见解?”当台下记者把这尖锐问题抛向徐灿根时,他反驳了这个观点中明显的逻辑错误和事实偏见。他指出,质量好坏不是国企和乡镇企业的性质问题造成的,也不是国籍造成的,国企民企能做出好产品的都是好的企业。徐灿根用“上风”实践说明,乡镇企业也有好产品,乡镇企业不是质量差的代名词。他在发布会上大声呼吁,希望新闻界给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的乡镇企业好的舆论环境,共同扶持和见证乡镇企业的成长。

  这番发言成为各大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当年,《经济日报》专门对徐灿根的科技质量“双轮驱动”理论予以深入采访,配发了7篇连续报道,引起轰动。

  担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徐灿根和其他人大代表一起围绕乡镇企业发展提出很多建议、意见,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的接见。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周铁农等还专程来到“上风”调研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国务委员宋健、政治局常委宋平先后考察过“上风”的产学研结合情况和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任职浙江省省委书记期间,也专程前往“上风”集团,调研考察企业发展情况。

  牢记责任

  从1983年至1993年,徐灿根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而他任上虞县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兼职常委则长达19年。在徐灿根身上,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感贯穿他发展经营企业的全过程,辐射到身边的每一个人。

  伴随着“上风”的发展起步,上浦镇小坞村名扬天下,依托“上风”,村民或就业或创业,纷纷走上发展致富之路。上浦镇也成为上虞全区工业最发达的区域,上虞至今拥有风机行业注册企业300余家,风机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而作为上虞首家上市公司,“上风”也为后续企业上市探明道路、指明方向。随后,“阳光”“国祥”“龙盛”“卧龙”相继上市,至今上虞上市公司总数已达16家。

  从农村走来,徐灿根也心系农业农村发展事业,尤其是身在上浦这个曹娥江流域水利建设重镇,他每年的建议、意见都会提到如何加强水利建设,筑牢水利堤坝防线。他倡导在农业发展中,推动经济作物的种植扶持,提高农业效益;在他和其他人大代表的积极推动下,人大代表的任期从原来的3年改为5年,使代表履职更为全面系统……

  徐灿根也不忘扶持周边乡镇企业走上发展之路。浙江联丰玻璃钢厂就是在“上风”的支持帮助下,生产出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玻璃钢冷却塔。

  1986年,徐灿根发起成立厂长经理研究会,同时还被推选为上虞企业家联合会首任会长。在上风的带动下,风机、冷却塔、电机等配套企业应运而生,带动整个风机块状乃至上虞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如今,徐灿根已退隐多年,然而,如果你去到上虞上浦,走进上虞的风机企业,你还会听到人们发自内心地尊称他一声“大哥徐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4 10:45 , Processed in 0.0596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