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宋彦佩 通讯员陈岳来) 历时一年多,由区民政局着手编撰的《上虞地名故事》近日正式结集出版。
该书自2018年4月中旬由区民政局邀请民间文化人士座谈研讨开始编撰工作,其间,主要骨干分区域深入上虞各地,挖掘地名人文精髓,收集整理地名故事,全书共收录全区各乡镇街道200个地名故事。
正如该书序言所述,地名是回家的路,那么地名故事就是回家路上的歌谣,令人反复吟唱,滋生绵长乡愁。上虞地名文化博大精深,地名故事丰富多彩。隐岭、百官、渔浦、历山、象田等,折射着大舜躬耕历山、捕鱼制陶、孝行天下、以德服人的虞舜精神;舜井、舜泉、大舜庙、舜杰路、舜源村等,反映了上虞人铭记大德,知恩图报,崇尚圣贤,敬仰圣贤的朴素情怀。大舜这位巨人,在上虞编织出诸多惊天动地的史话,后人传承着虞舜精神,续写出无数感人的故事。
曹娥江流淌着千古赓续的孝道;王充路承载着唯物主义的不朽思想;金罍井映衬着魏伯阳丹道仙风;东山满载着谢安的雄才伟略;孟尝村永塑着廉吏爱民为民的高尚形象;春晖留存着陈春澜、经亨颐等乡贤振兴教育的宏愿;盛茂村永远铭记着革命烈士的英名……每个地名都镌刻着一段或动人心魄、或感人肺腑的故事。
上虞的地域文化与时俱进,地名故事赋予新意。从青瓷发祥,到现代工业兴起;从祝英台故里,到杭州湾新区;从“唐诗之路”,到“乡贤文化”,在跨越中奋进,形成了“崇孝守信、务实创新”的新时期上虞精神。“中国英台之乡”“中国孝德文化之乡”“中国信义城市”“中国乡贤文化之乡”……这些荣誉给上虞地名锦上添花,为上虞地域文化添光增色,也使地名故事更富内涵及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