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著名乡贤范寿康共有11个子女,范岱年是其次子,1926年生于丰惠城隍河边的“后乐堂”范家宅院。1936年起,他辗转求学于武汉、重庆、贵阳、杭州等地,于1948年从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建国后,范岱年历任中国科学院《科学通报》编辑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副主任,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北京航空学院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17年,由范岱年口述,中国科技大学熊卫民教授整理的“范岱年口述自传”出版,书名叫《行走在革命、科学与哲学的边缘》,清晰呈现了范老从出生至今的人生足迹。说在“边缘”行走那是自谦之词,范老在科学史学方面是我国的学科带头人,他主要研究科学哲学和美国科技史,译校过恩格斯、爱因斯坦、海森伯的哲学论著,译校了大量物理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等方面的著作,与许良英合著有《科学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等书,其中最重要的是参与编译了《爱因斯坦文集》,成为国内研究爱因斯坦的专家,多次出席这方面的国际会议。
家乡上虞对于范老来说,始终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亲情。近年来,他不顾年事已高,多次回乡参加春晖中学校庆、纪念范寿康诞生120周年等活动。范家兄弟姐妹秉承父亲的遗愿,要把老家的宅院“后乐堂”捐赠给政府,辟为一处纪念场所。范老一直为这事在忙碌,到2016年,范老把故居捐赠一事全部办妥,便立即着手与丰惠镇政府配合,几次远道赶来,指导故居的修缮、布展工作。
其父范寿康生前与许多大师有交情,收集了很多名人字画。这批字画中有上虞名人马一浮、经亨颐、罗振玉的书画,也有民国时期名人于右任、叶圣陶、弘一法师、林森、郭沫若、沈尹默的书画;还有清代书法家张祖翼、杨守敬的对联,曾国藩、陈鸿寿、翁方纲、倭仁等人的信札合集,以及现代名人陆绍云、台静农等人的字画。因这些珍贵的字画需要较苛刻的保管条件,范家兄妹已把30多件字画的原件捐赠给了浙江省博物馆,同时精心制作一套复制品捐赠给故居展出。范寿康故居展出这些字画,能让参观者一瞻名家墨宝,提升故居的文化内涵。
去年底,故居正式开放时,范老携夫人陈养惠女士及众亲友前来参加落成仪式,对每一件展品反复摆弄,爱不释手。近日,93岁高龄的范老再次回到老家,想对故居布展作些调整。他还带来消息,今年暑假他借去美国参加学术活动的机会,又带回丰子恺、夏丏尊及陈师曾(即陈衡恪、陈寅恪之兄)三位名家的墨宝,将再为故居增添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