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46|回复: 0

开展爱国捐献和增产竞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5 08: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展爱国捐献和增产竞赛


  随着全县抗美援朝宣传教育不断深化,人民群众被广泛地发动起来,同仇敌忾,群情振奋。中共上虞县委因势利导,把群众激发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热情及时引导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1951年6月1日,全国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全面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全县各地普遍开展制订爱国公约活动,百官区16个乡、76个村2万余群众举行空前的大游行,讨论制订爱国公约。城关区有7430户订了爱国公约,沥海区90%以上的群众订了爱国公约。

  7月下旬,在普遍发动制订爱国公约的同时,全县人民又掀起了群众自觉捐献的热潮。在捐献活动中,广大人民群众提出了“缴好爱国粮”“早一日缴款,早一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等倡议,涌现了不少动人事例。城关区14个乡的农民,把已晒好的支前粮,加晒3天并重新扇扬一遍。沥海区棉农表示每亩棉地捐皮棉一斤,千余户盐民将500块盐板晒1天所得的盐作为捐献。至1951年底,全县共捐款人民币52.4万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70%,并完成支前大米75万公斤。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县范围还开展了广泛的爱国增产竞赛运动。1952年4月,县委为贯彻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的指示,制定了《1952年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实施计划》。全县各界人民在不同岗位上努力生产,争创成绩。在开展农业爱国增产竞赛中,县委组织43个互助组联名向省劳模许桂荣等农业生产合作社应战,并向全县农民提出挑战。竞赛由点到面,深入开展。根据7个区101个乡的初步统计,50%农民参加竞赛的有25个乡,参加竞赛的互助组有1107个。

  全县各地还发动农民推广先进耕作方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同时掀起增产积肥和兴修水利高潮。广大工人用改进和提高生产技术的办法来增加生产,用节约原材料和节省开支来降低成本,增加农具产量支援农业。工商界向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作出保证:搞好经营,稳定物价,保证完成国家税收,坚决做到不匿报、不偷税、不欠税、快缴税。县粮食局自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开展后,减少门市部和米厂间的运米费用,每月可节约8000元。通过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使工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增加了财富,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7-4 18:33 , Processed in 0.0384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