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趟来虞祭祖寻根,让我觉得明白了自己祖辈的不少人和事,感觉很有意义。”4月10日,清明祭祖后,回到上海的陈仁山小儿子陈飞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小时候好多父辈口述的人事,通过这次寻访得到了印证,一下子生起乡愁可依的感觉。
父亲陈仁山参与斗门山海战
现年54岁的陈飞,供职于上海公安部门。作为陈仁山后人,此次清明节前来虞,他是专程来祭扫父亲墓地的。
陈仁山何许人也?陈仁山是上虞曹娥人,出生于1929年12月, 1993年7月离世。1951年6月,时年22岁的陈仁山曾参加过著名的头门山海战,是当时414艇上的信号员。这次战斗以少胜多,共击沉敌机帆船1艘,击伤3艘;毙敌30余人,伤敌20余人。我方仅受伤6人。
此次海战中,414艇单艇插入敌群,孤胆作战,被华东军区海军授予“头门山海战英雄艇”光荣称号。后来,414艇被送到北京,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作为信号员,陈仁山冒着枪林弹雨,连续5次爬上桅杆向兄弟艇发出紧急信号,在危急时刻最终得到兄弟411、413、416艇的战斗支援,赢得了此次海战大捷。当年9月,陈仁山被授予三等功。
据陈飞介绍,父亲陈仁山作为海军方队一员,还参加过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阅兵仪式;斗门山海战后,陈仁山受部队培养,曾在第一代潜水艇服役20年左右,当过潜水艇航海长,他所服役的潜艇战舰还上过军事方面的杂志封面,退休前担任过上海内河航运局党委书记。
“父亲生前为人一直很低调,我们几乎对他参与的战斗事迹知之甚少。”陈飞说,“记得小时候,父亲曾受邀请去学校讲讲参与斗门山海战的战斗故事,被他委婉拒绝,平时他也很少跟我们提起他参与战争的往事,但父亲为人正直、务实内敛的做人做事风格,深深影响着我们。”
陈家祖辈竟是李鸿章幕僚
因上虞亲友聊起陈家祖辈的人和事,这趟清明祭祖行,陈飞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拜访上虞乡贤研究会会长陈秋强。一则是上虞游子回乡找组织叙乡情;二则陈会长也是老曹娥人,会更知悉他祖上的一些人和事。
4月4日当天,在上虞亲属陈莉英的陪同下,陈飞走进上虞乡贤研究会。在与陈秋强会长聊天时,他通过回忆片断式的生活印记,说起了不少陈家祖辈的一些传闻,比如父亲陈仁山的四祖母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女性,在五兄妹中的独生女,人称四小姐,曾于1917年与周恩来同志等几个有志青年一起赴日本留学,学成归来后便定居上海,跟一批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一起宣传新文化思想,只可惜四祖母红颜早逝。
陈飞还从手机里翻出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摄下的是当时老宅里收藏的墨宝——一副对联,是晚清名臣,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翁同龢手书“更欲洞霄为隐吏 有如仙翮谢樊笼”赠送陈雨樵的书法作品。
“听长辈们说过,陈家祖辈曾在清政府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是当时军机大臣李鸿章的幕僚。”陈飞回忆说,这位陈太太公因为中日甲午战争中威海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李鸿章也被撤职处罚,他作为师爷难免受牵连,眼看清朝大势已去,便辞官回乡,在老家曹娥建造陈宅,度过余生。
“这位陈太太公很有可能就是陈雨樵(中宪大夫),据史料记载,他和晚清重臣李鸿章交情深厚,应该与当时朝中要员翁同龢也有一定深交,这副翁同龢写的对联的寓意就是他退隐在家时送的。”陈秋强判断说。
随后,记者从百度中搜索了“陈雨樵”,发现有人在绍兴E网上发帖,寻陈雨樵(中宪大夫)后裔,称其墓在吼山北麓,还附上了几张墓碑照。
这个发现更是激起了陈飞及其亲属寻根问祖的浓厚兴趣。陈秋强建议说,陈家祖辈是名门望族,届时可以搞场陈仁山研讨会,把陈家后人聚起来,将陈家台门的往事追溯得更远更深刻,这也是留住乡愁的魅力所在。
陈飞对此频频点头,他感叹地说,“虽然一直在上海工作,但有了这味乡情乡愁,让自己有了深深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