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秀上虞河网密布,大家都知道母亲河曹娥江,却或许不清楚上虞“千桥之乡”中各式桥梁的前世今生和演变过程。我退休前是一名交通局桥梁工程师,现为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古桥研究委员会委员。我喜欢研究桥,出版过《上虞古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石桥营造技艺》《上虞曹娥江百桥谱》等书籍。
退休前,当时交通局只有五六位桥梁专家,我是其中一位。因此关于百桥谱,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亲眼目睹、参加了上虞交通面貌改观的全过程。因为我热爱桥梁事业,喜欢骑着一辆破旧的“飞花”牌自行车,肩上背着一只电工包,日夜穿梭在上虞的山间田头,一步一个脚印地测量收集造桥所需的各类数据和地理气候要素。回到办公室,我抓紧时间在草稿上计算桥梁力学、设计绘图,常常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被大家叫为“拼命三郎”。
退休后,我有了更多时间研究曹娥江流域的桥梁,调查、记量、搜集资料(史料)、现场拍照,记录自1949年以来在上虞曹娥江及其支流上所建的100余座桥跨,包括结构、规模,造型、科技、功能和建桥历史等方面。我希望能从桥梁演变的侧面,展示上虞在经济发展大潮中的面貌变化,赞美上虞人民的拼搏精神和创造的实绩,既然是件有益之事,何乐不为?
章镇斜拉桥、覆石大桥、托潭桥……《上虞曹娥江百桥谱》中的地名沿用1984年上虞县地名委员会编的《上虞县地名志》中的地名。书中记录了曹娥江的上虞境内段接纳了10余条大小支流,其中以小舜江、范洋江、下管溪、隐潭溪、清潭溪五条为最长、最大。在这些支流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座古石桥和20余座民间木桥,供溪江两岸群众出入往来和生产、劳动。交通十分落后和不便,特别在每年夏秋季节,台风引发洪水灾害,汹涌的洪水冲走或部分冲毁桥跨,使两岸群众的交通中断,只能待洪水退去后,再筹资把木桥石桥重建或修复。
百桥谱中的数百座桥梁则是1949年后,上虞政府以发展交通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为己任,在主流曹娥江上逐年建造公路大桥、铁路大桥、特大桥和控水大闸(桥)20余座,以代替渡运的渡口,以及在五大支流上建造公路桥和各种功能的桥渡(包括碇步桥、永久性堰)等80余座桥梁。
现在曹娥江上的彩虹桥原先叫百官曹娥江大桥,建成于1972年,是当时329国道上最大跨径的桥梁。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因上虞交通发展,百官曹娥江大桥上的运输量大大增加。1984年,上虞建造赵家大桥,于1990年完工,是当时最长。
上虞是千桥之乡,而我书中所记录的曹娥江百桥仅是最为突出耀眼的一部分,由于我的经历与水平有限,未能概括所有。遗憾未能收集到嘉绍大桥南接线上的曹娥江特大桥详细资料,我只能从该桥常水域进入大桥下,量取了部分墩台尺寸,以补其不足。因为嘉绍大桥南接线上的曹娥江特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常台高速公路上的特大桥,由中铁四局施工,省工程指挥部负责建设。
距离2006年出版的著作《上虞古桥》已有12年,我之前多次翻阅记录了部分桥梁资料的上虞历代志书,其中发现志书并未对桥做比较详细的记载。也许是古代人们认为造桥是雕虫小技不值得写入志书,也许是古代写志者不懂得桥的结构、工艺功能等知识,也或许没认识到桥的结构、工艺、功能对后人的重要性。我想弘扬建桥人和建桥组织机构的辛苦、智慧,甚至普及桥梁知识。在我看来古桥与现代桥只是建造年代的远近区别,现代桥如果经过人们长期使用还能经常维护如初,使用百年后不就成了古桥吗?随着时间流逝,当年的工艺、技术等桥文化内涵往往会被后人淡忘,有的桥可能会在交通事业的发展中被改造、拆除、重建,因此很有必要将现在桥跨的一切记录留存给后人。
这些桥不是拔地而起,而是随着上虞的经济发展逐年建造,有的桥则历经了多次的改、扩、建。这些桥梁的存在,改善了上虞的交通面貌,发展上虞的现代交通,实现上虞的交通运输现代化,反映了上虞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敢于拼搏的历史,应予弘扬,鼓励后人仿之、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