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14|回复: 0

绍嵊抗日根据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7 07: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绍嵊抗日根据地


  绍(兴)嵊(县)抗日根据地建立于1945年6月。当时,新四军浙东纵队接连攻克上虞县城(丰惠镇)、蒿坝、和绍兴县的长塘、上浦、汤浦(现均属上虞市)、富盛、双江溪以及嵊县的长桥、三界、仙岩等地。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浙东区党委为使浙东、浙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决定开辟会稽山新区,建立以汤浦为中心的中共绍嵊县工委。在筹建过程中,先后分批派出黄知真、高阜平、傅志评、朱人俊、田井、袁啸吟、黄行素、魏沛然、何志相、姜宿、徐茫、董静之、董思浩、张苏等党员干部来到绍嵊新区。7月初,在浙东区党委代表、浙东行署特派员黄知真的领导下,中共绍嵊县工委在汤浦渔家渡村正式成立,由高阜平任书记,傅志评任副书记,袁啸吟、田井、黄行素为委员,并分别负责行政、组织、宣传工作。为了便于开展新区工作,绍嵊县工委对外称绍嵊县办事处,高阜平以县办事处主任的身份领导全面工作,田井、黄行素以办事处指导员的身份分别指导汤浦、三界片的党群工作。期间,朱人俊还以浙东行署秘书长的公开身份负责该地区的统战工作。当时驻双江溪的五支队二大队教导员姜宿,列席参加县工委的会议和活动。

  绍嵊县工委和县办事处建立后,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发动群众,清算盘踞在沿山各乡镇的土顽和恶霸。(2)建立区和乡镇党、政组织。(3)逐乡逐村组织农民协会,领导贫苦农民实行二五减租,废除原有的苛捐杂税。(4)组织群众性的小型民兵自卫武装,以保证浙东与浙西的联络畅通,迎接抗战胜利。

  1945年7月上旬,在长桥村成立了中共三界区委、区署,黄行素兼任区委书记,魏沛然任区长,何志相任副区长。工作人员有吴正平、张苏、范执中等10余人。他们利用和改组国民党原有的乡保组织,迅速开展减租、征税及民运工作,并在三界茶叶改良场、白沙、黄荆山、大董、溪头等村建立了党支部。

  8月1日,东关区署举行成立大会,到会民众1000余人。袁啸吟以东关区长的身份在会上作抗战形势报告,代表区署宣讲施政纲要。不久,又成立了东关区委,由袁啸吟任书记,徐芒、董静之为委员,驻地汤浦。东关区署又在绍兴的富盛、攒宫、长塘、蒿坝、上浦、小江一带建立了乡村两级政权,并实行了二五减租,为部队征收了大批公粮。

  8月5日,三界区委书记黄行素在与国民党保安团特务英勇搏斗中壮烈牺牲。次日,绍嵊县工委召开有1000余人参加的追悼大会。黄知真代表浙东区党委,高度评价黄行素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一周后,杀害黄行素的凶犯被抓获归案,就地枪决。此后,三界区委书记由吴正平接任,并将三界区署机关由长桥移至双江溪。

  8月15日,日本投降后,黄知真、傅志评、田井等奉命东调,绍嵊县工委作了调整,由高阜平、袁啸吟、魏沛然3人组成,坚持原地工作。9月底,县工委及所属武装随浙东纵队北撤,绍嵊县工委也随之撤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2-20 06:39 , Processed in 0.0614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