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总免不了与吃有关。你还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吃的那些传统糕点吗?豆酥糖、咸烧饼、麻酥糖、洋钿饼、桔红糕……流口水了吧?这些传统美味糕点,因其风味独特、美味可口、耐储存等特点而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也是那个物资匮乏年代的高档“零食”。尤其是老年人,常常视传统食物为文化发展的承载者。
在章镇镇的姜山脚下有个老字号,以一种传统糕点远近闻名:个头如婴儿拳头般大小,蛋黄般焦黄,蜂蜜般香甜,棉花般软糯,风靡一时,延续至今,让童年的味道保持30年不变,也让很多顾客吃过返寻味。它就是佳佳许林食品厂生产的章镇小蛋糕。
“这个就是老底子的味道!”年仅半百的市民闾先生谈起章镇小蛋糕,语气中透露着孩子般的兴奋,并沉浸在回忆中。据闾先生回忆,年幼时甜食是稀缺品,缠着大人们软磨硬泡才能偶尔吃到。街角的面包房、糕点铺,让放学的孩子们如痴如醉,再也不想走开。
从幼时物质匮乏的清贫,到如今儿女长大、家里条件也好了,燕窝、鱼翅顶级的海鲜都吃过,也会时不时地下馆子,甚至还去过麦当劳赶时髦。但那记忆中的一口甜蜜,却只能在这里尝到了,时间久了不吃就会想念。
“在传统手工业盛行的年代,吃糕点是吃做糕点人的力气。”佳佳许林食品厂负责人王许林介绍,章镇小蛋糕用的是鸡蛋、糖、油这些简单的原料,从最初的柴火炉灶、传统簸箕、古老石磨,到现在的半自动机械化生产,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同时,他想方设法解放生产力,将平凡的材料变化成诱人的美食。王许林说,做点心是个细致活。什么叫点心?就是送你一点心意。正是这份心意,让章镇小蛋糕常常迎来春运排队买车票一般的热闹阵势。
“旺季的时候,一天要生产近500斤小蛋糕。就算是淡季,一天的生产量也保持在两三百斤左右。”王许林说,因为自家生产的小蛋糕不添加防腐剂,所以保质期很短,只有3到5天。为此,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只能按市场需求进行控产,以确保小蛋糕的质量。
在食品厂门市部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将磕好的鸡蛋倒入打蛋机中,待鸡蛋彻底打散后放入一定配比的蔗糖、面粉、水等继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变成面糊后,将面糊倒入抹好油的模具中,放入预热好的烤箱进行烤制。在烤制过程中,只见烤盘中的蛋糕被自动退出烤箱数次。
“这是为了让蛋糕可以均匀受热,不至于外焦里嫩,影响口味。这样来回四次后,蛋糕即可出炉。等晾凉脱模,就可销售了。”王许林向记者娓娓道来小蛋糕制作过程中的奥秘。
记者在结账处采访到一位从百官赶来的市民何女士,她在门市部买了许多老式糕点,在被问到为什么选择来佳佳许林食品厂的时候,她说:“这是上虞的老字号了,家里老人孩子都爱吃这儿的东西,价格也合理,吃着放心。”
“还是王师傅家的糕点好吃,我儿子在香港的,每次回来我都要来王师傅这买一大堆传统糕点给我儿子带去香港吃。他特别喜欢,他说这是他童年的味道。”家住章镇镇新叶村的叶大妈对记者说。
目前,佳佳许林食品厂制作的各式糕点达30余种。不论是软糯、酥脆、Q弹、爽滑,还是甜香、清香、椒盐、原味,只要你说得出的口感和味道,这里就一定能找到你心中的那款。时光飞逝,章镇小蛋糕已经融入了老底子的情愫,饱含甜美馥郁的童年记忆。当人们重新回味这些传统糕点时,或许是冲着那份解饿的实在,也或许是冲着那份喷香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