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莲花落以她通俗易懂的唱词和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为绍兴一带人们所钟爱的戏曲艺术形式,流行于绍兴、上虞、嵊县以及余姚、慈溪、萧山、杭州等地。因其风格独特,有别于其他地方流传的莲花落,故称“绍兴莲花落”。
“竹板的笃琴弦起,听我来唱莲花戏”,这耳熟能详的绍兴莲花落开场白,在绍兴农村家喻户晓。然而绍兴莲花落的起源、发展与形成,以及沈阿发是绍兴莲花落的开山鼻祖,知道的人也许就不多了。
1886年沈阿发出生在上虞县崧厦雀嘴村一户穷苦渔民的家里,排行老五。阿发身单力薄,下海捕鱼,经受不住风浪的折腾。但他喜欢拉拉唱唱,口才又好,在父母的支持下,十五六岁时,带着年幼的胞弟阿六,走上了卖唱为生的艰辛道路。兄弟俩一前一后,身背钿搭,手敲竹板,走村穿巷,风雨无阻,常年辗转在宁绍农村,饱尝了艰难与辛酸。沿街卖唱,大多是即兴编造,什么“黄道吉日多子孙,生来儿子跳龙门”“小小公子头光光,保证得中状元郎”“桂花开来八月中,恭喜老爷得高中”……与乞丐求讨并无异样。不同的是,他们用说唱奉承话,以博取主人的欢喜与同情,从而能取得较多的赏赐。
沈阿发20岁那年到了绍兴,兄弟二人栖身在西廓门外狗婆桥旁的一艘破船里。为博采众长,他们常去绍兴三埭街看其他艺人的演出,方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自己的雕虫小技还远远不够。于是求人牵线搭桥,沈阿发拜“下三府”著名艺人张先生为师。后来绍兴坡塘的唐茂盛成了他的师弟。
拜师学艺三年,沈阿发在唱腔、神情等表演技巧上大有长进,学会了即兴发挥,自编一套迎合各种场合不同类型的“赋子”。赋子,即固定的开场白和彩头词。须背得滚瓜烂熟,才能随机应变,临场发挥。1915年前后,兄弟俩去绍兴城外的农村演唱,经常现身于集镇的大街小巷里弄菜场和茶馆酒楼以及婚庆场所。他们采用“哩工尺接调”,沈阿发主唱,沈阿六接调,笃鼓,丰富了演唱形式,他那糯、缓、幽默、生动风趣的唱派,深受普通民众的欢迎。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沈阿发先后将绍兴则水排的高禹主和道墟15岁的章阿淼(艺名章江喜)收为徒弟。演出时,一人主唱,一人打竹板,另一人与打板者接唱帮腔,称为“三股档”。绍兴莲花落的基本唱调,是在“哩工尺接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经过多年历练,沈阿发特别擅长演唱各种“节诗”,唱腔流畅,入木三分。绍兴莲花落的“节诗”是有故事情节的段子,反映民间喜怒哀乐,醒世劝善和家长里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经艺术加工,具有滑稽、风趣、幽默的特点,娓娓动听,扣人心弦,观众听得如痴如醉,笑逐颜开。通过长期的排街卖唱,既提高了演唱水平,又扩大了影响。后来渐渐地将排街改为牌歌。牌歌的流传,为莲花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25年前后,受到余姚滩簧和绍兴鹦歌班,以及嵊县的笃班用二胡作后场的启迪,沈阿六尝试用二胡为兄长伴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他觉得一把二胡音色过于单薄,又经过反复尝试,改用音量更大、音质更加厚实的四胡来替代。买不起斗鼓,用毛竹老头制成鼓形代替斗鼓压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举受到行家的认可,观众的欢迎,生意也日益红火。同行见了,纷纷效仿。自此,绍兴莲花落演唱形式已基本定型,主唱者手执三翘(敲)板,伴奏为一把四胡、一个毛竹斗鼓和一副鼓板,各司其职。这样的演出形式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从“排街”到“牌歌”,从“哩工尺接调”到“节诗”的产生,以及伴奏音乐的改进提高,绍兴莲花落的艺术含量得到了提升。经过沈阿发的潜心研究和不断打磨,使得绍兴莲花落这一地方曲艺渐趋成熟、精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了生存,几十年来沈氏兄弟孜孜不倦,为绍兴莲花落的发展、形成与完善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特殊贡献。沈阿发从一个被人歧视的乞丐艺人,成为著名的唱书先生和受人尊敬的艺术家。他是绍兴莲花落的开山鼻祖,已是不争的事实。兄弟俩常年累月,四处奔波,沈阿发积劳成疾,于1940年病逝于绍兴,享年54岁。胞弟沈阿六是绍兴莲花落乐队改革的先驱,四胡伴奏的祖师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沈阿六病故于绍兴,享年59岁。沈氏兄弟为绍兴莲花落作出奠基式的贡献,已载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绍兴莲花落》和《绍兴莲花落一百年》等书籍。2006年5月,绍兴莲花落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沈氏兄弟一生坎坷,但他们为绍兴莲花落的发展与形成所作出的贡献,随着绍兴莲花落的传承与延续,将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