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丰惠从八字桥通向西南门城楼有条长约千余米的街道,与玉带河相平行,称为西南门街。西南门街临河一面多为低矮二层小楼,而街之北则是大户人家集中居住的地方,老台门较多,以范、葛、陈诸姓为主。柴姓在人数上不占多,但因有三个至今仍保持基本完好的柴家台门在,故也不能被忽略。三户柴姓是同宗,都在苏州做生意而发家致富。
这三个柴家台门,其一在柴家弄边,有三进,南北长达60米;二在柴家弄向东约50米处,厅堂前有非常精致的木雕;第三处是本文重点要讲的,位置在西南门城楼外不远处,如今属丰惠镇西南门村,宅院规模较大,粉墙黛瓦,檐角高翘,古朴厚重,至今风韵犹存。
这个柴家大院建于清朝光绪中期,为三进封闭式院落,四周高耸的围墙和屋宇将大宅紧紧地围箍起来,似有与世隔绝之感。门屋为三开间平屋,中间即为正门,因风水所忌,台门不在正面直线上,而是向东北侧立。不过现在所见的台门已被改造过了,先前的精雕细刻早已没了踪影,改建后的台门窄小简朴,一条石门槛,两根石柱子,石抬梁上砌砖质小篷,字迹剥落,无法辨认。进台门,过石板天井,为中厅。中厅为三开间二层楼房,中间称正堂屋,宽4米多,前廊为月拱卷篷,牛腿雕刻精湛,左右开脚门,与厢房相连,前厢房为平房,东西各五间。穿中厅,过石板大天井,即后堂。后堂亦为三开间二层楼房,结构与前厅类同。左右又有厢屋各五间,为二层楼屋,楼上楼下前廊均有通道,经过楼与厢屋相连,四圈联通,俗称柴家走马楼。
关于这个大宅院的建造,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柴家大院原为西南门街葛家一个绰号叫“永矮子”的人所建。他本是苏州一家钱庄的账房先生,为人忠厚,勤劳肯干,深得老板赏识。他劳作一生,直到年事已高,老板赠给他一笔不小的款项,叫他退休回家,置房买田,安享晚年。
永矮子得到了“安置费”,加上自己多年的积蓄,竟有一大笔钱,他的胃口顿时膨胀了,小院独户已不能满足,想建一座大宅。到老家后,他马上在西南门外购得一块大宅基,招募大批能工巧匠,动工建造。房屋所需木材均自福建水运直放,那时西南门外的四十里河上,尽是葛家的木排、木筏,犹如长龙,蔚为壮观。建筑工地上,人头攒动,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每当傍晚,永矮子牛皮哄哄地将整袋的银洋钱倒在稻桶里,叫工匠排队领取,日结日清。
可这永矮子只会打算盘,管理却外行,面子又薄,工地上马上就乱象环生,以少报多者有之、冒领者有之、重领者有之。永矮子起初财大气粗,毫不在意,渐渐力薄难支,只好东挪西借,硬撑下去,待大院落成已是债台高筑,亏空累累。兴也造房,败也造房,为偿还债务,只得忍痛割爱,低价卖给了同在苏州经商的酱油店老板柴瑞章,葛家竟然连一日也没居住。故丰惠人只闻柴家走马楼,早忘记了葛家的功绩。永矮子卖楼所得款项只够偿债,可谓竹篮打水,还成为别人的笑柄。
柴家原住八字桥下,一直在苏州经营酱油盐业,其子孙在苏州同里也有豪宅府第,平时只是清明回家扫墓,小住几日。柴家人看似捡了个便宜,其实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购得此宅后没怎么居住。因庭院高大封闭而幽深,一到晚上,月光清凉,微风吹拂,蝙蝠飞舞,树影婆娑,好像有人走动,亦闻开门关窗之声,甚为阴森恐怖,使周边百姓望而生畏。民国时,偌大一个院落,只住一个吃素念佛的小脚老太,在落日余晖下,斜倚门枋,跷看路人打门前经过。
土改时,因柴家祖先一直在外经商,其子孙亦在外谋生,与本地并无纠葛,故成分划为小土地,房产未被没收,但柴家大院因无人居住,被政府无偿使用。这里设过乡公所、供销社、木业社、村小学等,因为不少人曾在此读书,作为村小学的往事最为人津津乐道。后来由柴家二女儿出面,再次低价卖出,买方是丰惠人民公社,后长期为西南门大队作仓库使用。生产队解体后,大院如切西瓜似地分隔成几个小块,曾经有14户人家在此居住,各自为政,分别改造。
如今柴家大院犹如戈壁滩上的一具骆驼残骸, 只见粗壮的骨架,不见当年雄风,只留下庭院深深,寂寞苍凉。好在其轮廓没变,细细审视残存的、已被居民改装分割的老屋,门屋、正厅、后堂、厢房都还在,如果加以整合,仍能恢复旧时状貌。
近几年来,陆续有柴家后人前来丰惠寻根,在台门口拍照留念,缅怀先祖,寄托思念,只是繁华落尽,物是人非,往事早已在风中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