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博士”养花30年收得异香—彩色水仙花开普陀
记者 王益敏 见习记者 刘乐平 通讯员 邢学火
在普陀桃花岛,花农汪成林培育水仙最出名,人称“水仙博士”;水仙营销最好的要数张斌耀,桃花岛水仙花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他们与普陀水仙打交道都有30多年。2000年以来,因种种原因,普陀水仙败给漳州水仙,产业进入了低迷期。为拯救普陀水仙,汪成林和张斌耀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征战。普陀水仙的命运,也系在了他俩手中。 “水仙博士”养花30年收得异香— 彩色水仙花开普陀 那时花开 清康熙年间的定海厅志记载:“沿海岛屿盛产水仙,六朝人称雅蒜。花分单瓣、重瓣两种,单瓣者又称金盏银台,重瓣者为玉玲珑……” 普陀水仙与佛结缘,又美称“观音水仙”。传说,汉朝王莽篡位年间,一个叫梅子真的人,在观音示意下,用水仙取汁磨剑铲除了海怪。而他磨剑后留下的水仙,从此在普陀山一带扎根开花,久而遍布舟山群岛。 现实中,普陀水仙的发现像桃花源一般。故事的主人公是张斌耀,那年,他34岁。1978年冬日的某天,张斌耀被安排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来自北京农业部的花卉专家陈启兴。 60多岁陈启兴的到来,正是为了寻找普陀水仙的发源地。“那时,普陀水仙更多地只能在历史资料上看到,当地很少有人种植。”张斌耀回忆说。 张斌耀陪着陈启兴翻过了桃花岛大大小小的山头,惊喜出现在桃花岛乌石子海滩湾那个傍湾而建的村落——对峙村。“到了小村落附近,翻过一块巨石,便看到了一条小瀑布,就在瀑布下一处向阳坡地,有一片半亩地大小的野生水仙花竞相怒放,小酒杯似的白色花朵,好美好美。” 很快,这片土地上的水仙花被移入了桃花岛的寻常百姓家中。“从那时起,岛上很多人开始种植水仙。”老张说,当年全岛水仙花的种植面积达到了600亩,成为居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 为了更好的水仙品种,正处血气方刚之年的张斌耀还主动申请去福建等地学习,希望掌握更好的水仙栽培技术。学成归来,他将经验再传授给了岛上种植户。 老张说,那时桃花岛的旅游业还没发展起来,名声不大,桃树也没几棵。而那时,家家户户养水仙的场景,使得小岛更像“水仙岛”。 花开花落 “水仙岛”最终还是败给了“桃花岛”。如今,桃花遍植全岛,而水仙早已不是岛上的花魁。短短十几年间,普陀水仙发生了什么? 翻开发黄的相册,当年意气风发的“区团委书记” 张斌耀,已成了年过花甲的老头子,这个桃花岛上最早培植水仙的人,今年把手上最后的几亩种水仙的土地也转给了别人。“吃不消种了,太费精神。” “这样一个水仙球,要培育3年时间”,在自家院子里,老张从水盆里拣出一颗水仙,很认真地解释道,水仙从鸽子蛋似的小球,长成可以上市销售的成品大球,需要3年。这3年里,水仙其实是“土仙”——都藏在地里。 由于培育一株普陀水仙所需的时间很长,在讲究快速发展经济的当下,鲜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份工作。 “我们合作社里,还在种水仙的,年纪最轻的社员也有50多岁了。”老张无奈地说,他很担心普陀水仙的未来。 普陀水仙的培育技术也令想学的年轻人望而却步。初学者由于技术掌握不到位,水仙埋下去1年,大部分水仙怎么也长不大,种下去是“鸽子蛋”,来年挖起来一看是“小笼包”。 最致命的是,种植水仙的效益越来越低,几乎不赚钱。 “由于其他水仙相同规格的商品球价格比普陀水仙低,势必给普陀水仙带来冲击,普陀水仙往往难以提高价格。” 汪成林说,由于漳州水仙市场价格的冲击,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普陀水仙的价格没有大幅度的上涨。但种植普陀水仙的难度要比漳州水仙大,不仅有地理环境、技术的纯熟度等差异,也因为产量的不同,影响了舟山花农的积极性。 目前,普陀水仙的种植面积已由2003年的1100亩(包括种球田和商品球田)减到现在的不到200亩,种植地只限桃花岛。 彩色绽放 从普陀水仙的发源地,到硕果仅存的种植地,桃花岛正酝酿着普陀水仙的突围。浸淫了10多年心血的彩色水仙花给了老汪突围的信心。 再过几个月,暮冬时节,百花凋残,就在汪成林埋下水仙种子的那块土地上,会长出一片水仙花来,那是有香味的彩色水仙花。 从老汪往年拍下的水仙田里的照片上看,这些彩色水仙花瓣呈金黄色,花蕊黄中带红,整个水仙比普通品种矮壮。 新品种得于偶然。2001年冬天,他在曾种植过普陀水仙的橘子地里,发现一株开着金黄色花朵的水仙花。 “那时,我已经种了20多年水仙花了,还从来没见过这种颜色的水仙花。”老汪小心翼翼地将它挖回家中,精心培育。 直至今日,老汪也不知晓这棵彩色水仙从何而来,但是,他却竭力让它继续流传世间。次年,这棵“独苗”被培育成了“三口之家”。 10多年来,老汪的水仙情缘与日俱增。每天早上5时多,天还蒙蒙亮,老张带上锄头、水壶就出门了。在埋着水仙种子的地里走走看看,这就是这位花甲老人和水仙交流的方式。 目前,经过老汪的精心呵护,共培育出了4000多株彩色水仙球,预计明年会有1万个。“等到3万个时就可以卖了。” 如今,老汪正努力为这些彩色水仙寻找市场。“我拿着这些品种去问过很多专家,他们说,这种有香味的彩色水仙不多见,如果规模化销售预计每球价格在几十元。” 张耀斌种不动水仙了,他要把心血全部扑在普陀水仙的市场推广方面。合作社为种植大户争取到了每亩500元的补贴,新的礼品盒包装正在设计,已有大学生来岛上做农技员了。这些都让老张觉得,普陀水仙的明天还是有奔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