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8|回复: 0

“洋大学”进驻绍兴带来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2 07: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大学找到文理学院谈合作,“越秀”开出“留学直通车”  外教用软件检查作业是否抄袭,没有大考却有不停的小考  有人质疑,教育观念是否“水土不服”,能否拒绝“入乡随俗”
“洋大学”进驻绍兴带来了什么

  核心提示:日前,绍兴文理学院内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代表团,这次来绍兴时专程探讨合作办学的。
  种种迹象表明,“洋大学”进驻绍兴的步伐正在加快。去年,省内第二所“洋大学”落户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而在绍兴文理学院,“嫁接模式”为教育国际化走出了一条新路。这些家门口的“洋大学”到底有何不同?他们给绍兴高等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学生、家长和教育从业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洋大学”的?“新闻深呼吸”栏目组的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者 袁晓玲
  资料图片
  新闻现场
  “洋大学”藏身大学校园
  看似没有围墙却有特别的氛围
  如果不是经人指点,在镜湖科教园“越秀”校区一排林立的建筑中,你很难发现属于越秀外国语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国际学院的教学楼。
  这是一所大学中的“洋大学”。
  2011年5月底,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国际学院经教育部备案,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这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属于二级学院,是浙江省内第二所“洋大学”。
  尽管并没有围墙区分,你还是可以看出一点不同。走两步就能看到一个外教,学生和外教倚靠在教室门边用英语交流的场景随处可见。
  “核心课程与美方同步,采用美国原版教材,三分之二的课程由外籍教师教授,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实行课程接轨、学分互认。”国际学院党委书记全继刚说,“在国内就可以接受美国高校优质高等教育,享受浓郁的国际化教育氛围,费用也比较节省。”
  按照相关规定,国际学院的学生在3年内修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且达到美方学位授予的相关学业要求后,可获得“越秀”的高职学历毕业证书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的副学士学位证书两张文凭。毕业后,学生经过申请可直接赴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继续本科课程的学习。
  文理学院内“种树”
  国外4所大学都能“开花”
  而在绍兴文理学院,另一种形式的“洋大学”正在发展之中。
  “我们不以中外合作办学的名义招生,但是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使用的教材上,都是与国外大学进行过课程匹配的,两校之间实行学分互认,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两年后可到对方院校就读,修满规定学分后能同时获得两校文凭。”绍兴文理学院外事处处长钟莉莉告诉记者。
  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王小芳就是这样踏上留学之路的。
  “大一到大三,我在文理学院一直按照国内公办本科专业标准缴学费,但是学的专业内容用的都是考文垂大学的教材。大四出去,两校之间又实行学分互认,我的留学费用降低了。”王小芳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绍兴文理学院分别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美国南方理工州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达成“嫁接模式”的合作协议。
  新闻样本
  在家门口读“洋大学”
  外教用软件检查作业是否抄袭
  每天早上6点半,陈斌一定已经起床了。
  作为越秀外国语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国际学院2011级商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他说自己对学习的评价就是“一天到晚全在上英语课,非常紧张”。
  按照学校要求,只有通过雅思或密歇根考试,才可以正式注册成为美方的在校学生。“我们班24个人,只有7个人考出了。”
  除了语言关,专业课的压力也让陈斌丝毫不敢放松。
  “现在在上的专业课是市场营销和组织行为学,专业课老师都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派过来的,有的课程要在5个星期内上完近20个章节,课程上完外教就回去了,进度很赶。”陈斌说,和一些在中国待过很长时间的外教不一样,这些外教不会中文,上课是全英文授课,而且口音特别重,语速又很快,更增加了听课的难度。“都绷着神经在听课。”
  陈斌给记者看了他们的教材,专业课教材足有《现代汉语词典》那么厚。
  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不一样的是,陈斌们的专业课学习没有期中、期末考的概念。“一般外教上完几章就会自己出张卷子给我们做,每个星期考一次,最后来一次大考,几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就是这门课的成绩了。”
  “外教特别严格,考几分就是几分,没有后门可以开,平时作业也不敢抄袭。”陈斌告诉记者,外教会用一种软件来辨别,有的同学把网上下载的内容交上去,外教发现后会直接说,“下次再这样就零分对待”。

  上课能拍照
  但迟到1分钟也会被拒绝上课
  在陈斌的同学王依婷看来,外教的一些教育观念让她很意外。
  “有的老师可能一进来就说‘今天我们讲××内容’,但是外教会把生活中的一些经历、有意思的故事拿来和我们分享,大家一起讨论。小组讨论也特别多,外教讲课的时候不允许讲话,他会说‘no talking’,可能觉得这是一种尊重,但是讨论的时候特别自由,大家都很活跃。”
  有时候课上笔记来不及记,大家就拿手机拍照,外教就站在旁边摆各种可爱的Pose,课堂也变得特别轻松。不过,他们的时间观念也特别强,“要是迟到一两分钟,就算已经赶到教室门口了,老师也会说你不用来上课了。”
  新闻纵深
  “洋大学”送来的“教育经”
  让高校教师感触颇深
  2004年,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合作创办的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创立,首开“本土留学”之先河。
  眼下,国外教学资源与国内教育环境的“联姻”,正成为时下的新潮流。
  对于很多支持者来说,“洋大学”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低成本“本土留学”的机会,更是希望与国际接轨的办学模式能推动国内高等教育加快改革步伐。
  “经过近几年全面系统地学习国外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深切感受到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国际化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绍兴文理学院负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王瑾老师说。通过讨论课、模拟比赛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亲身感受英国高等教学后,文理学院经管学院老师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极力倡导这样的做法。
  “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所借鉴,教育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钟莉莉这样评价“洋大学”的示范价值。
  家长眼中的“洋大学”更像留学跳板
  “一下子让未出过远门的孩子独自漂洋过海,我放心不下。”把女儿送进越秀外国语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国际学院读书的王爸爸告诉记者,还是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更安心。
  “在国内就读中外合作学校的费用要节省一半甚至更多,国内一年最多10万元人民币,如果到英美留学,加上生活费每年怎么也得二三十万元了。”打算将女儿送进“洋大学”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洋大学毕业后能有双份学位证,性价比很高。”
  但是,对“洋大学”的担忧也一直存在。
  杜先生曾经在“洋大学”门口犹豫了很久,最后没有把孩子送进“洋大学”。“我考察了一下,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都是和高考制度嫁接在一起的,而不是按照国外大学的模式申请入学的,我担心这些‘洋大学’会被陈规陋习、条条框框束缚住手脚。”
  ■民间声音
  “后知后觉”:不用办各种繁琐的手续、不用远渡重洋,在家门口上“洋大学”,真好!
  
  “他的名字写在水上”:希望“洋大学”多些“洋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宽进严出的淘汰机制,都原原本本带进来。
  
  “Aska”:不管“洋大学”还是“土大学”,要产出最牛的学生,恐怕都得少些浮躁功利,踏踏实实教书育人,踏踏实实读书求学。
  
  “帕格尼尼”:现在“洋大学”的名目很多,学生、家长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小心谨慎,别最后读了个“洋野鸡大学”。
  
  “大力水手”:发达国家的大学及其制度已经发展了几百年,相对完善,要实现现代大学制度的本土化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学习和“试水”的确可以为我们提供更直观、可操作的管理模式,但不该寄予过高希望,建世界一流大学还是要靠自己。
  
  “清灵空明”:“混血儿”难免“入乡随俗”,我担心“洋大学”会被中国大学教育体制一步步同化。
  
  “指南针”:中国的大学要改进,可以通过国际化实现,但要拒绝“肤浅的国际化”——单纯地复制和粘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5 18:48 , Processed in 0.0602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