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章镇区委向上虞县委、县政府打报告,要求修建章镇大桥,横跨曹娥江。上虞县政府要求县交通局拿出建桥方案。期间,上虞县委主要领导还前往现场视察,参与了桥位方案的研究。但由于县里财政困难,规划中的章镇大桥一度搁浅。后经县交通局多次向省厅汇报,最终被列入中央科研新型桥梁建设计划。
国内第一座独塔斜拉桥
20世纪70年代,我国刚从国外引进斜拉桥技术。1975年,中央决定在四川、广西、浙江三地用这种新技术试建现代化桥梁。章镇大桥是浙江地区唯一的试点项目。
“当时我国想在黄河上建造一座跨河斜拉式公路大桥,但前提是需要经验,而曹娥江的泥沙冲刷情况很厉害,地质条件比较接近,因此建设章镇大桥本身带有试验性质。”林伟伟有个同学后来在同济大学读书,专业就是桥梁工程。在跟同学的闲谈中,他了解到很多关于家乡这座大桥的“身世”和秘密。林伟伟说,因此建桥时的地质勘测都是由部队的人来作业的,整座大桥一边造,一边采集数据,然后分析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其中光是桥墩就造了很多年,因为桩要打到江底岩石层为止。而且在造的过程中还有停顿,所以就花了很长时间。如果按照现在的条件,很快就造好了。”
斜拉桥具有成本省、使用寿命长、造桥过程很少影响水上航运等特点,但设计、建造的难度也很大。在章镇大桥设计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38个方案。经过中科院成都计算机站、三机部611所等8个单位反复试验、比较、筛选,才确定最佳方案。将计算机应用于桥梁设计这在当时还是第一次,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建造过程中,大桥还进行了高强度钢筋新材料试验。此前,我国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桥梁钢筋基本上都是45号的高强钢,但这种钢易锈蚀,除锈困难,预应力不足。为了寻找适合斜拉桥的高强度钢筋新材料,上海新沪钢厂、上钢一厂、上海市政研究所、交通部三航局等单位,反复进行原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进行300至350℃冷拉时效试验,最后才确定使用65硅2钛成分的高强钢。而后再由解放军29001部队进行墩头、锚头疲劳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由首都钢铁厂对钢筋延伸率、屈服强度、筋格变化等方面进行测定合格后,专门生产出数十吨供上虞方面使用。这也是中国桥梁史上的首创。
章镇大桥于1978年11月开工,至1983年10月竣工。全长303.69米,宽12.8米,桥高15米,塔高30.31米,有5对斜拉索。彼时全国试点的另2座斜拉桥中,广西的一座桥因地质等原因,导致沉井移位而失败。四川的一座桥迟后半年完工,且经验不够完整。章镇大桥由此成为中国斜拉桥之母,是我国第一座独塔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斜拉桥,被浙江省政府授予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奖。
后来在我国和部分国家江河湖泊、辽阔大海上屹立的斜拉桥,可以说多少都有章镇桥的影子。
连接青春和梦想
章镇大桥由省、县共同投资,采取“民办公助”原则修建。章镇区人民为大桥建设投放劳动力17万工,成为工程施工的重要力量。
据现年71岁的章镇镇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朱千一介绍,开始建造时还是集体公社时期,大桥上所用的石子、沙泥及桥梁建设,都由公社、大队按劳动力摊派。当时因他正在章镇碳素厂工作,没有被安排到现场去参加施工,但他跟弟弟被摊派到500多公斤沙泥、250多公斤石子。“我们是在阴潭溪上挖来沙泥,在石塘中敲来石子,再用手拉车送到现场,经验收合格后才算完成任务。”朱千一回忆。
“除汤浦、舜江外,全区的其他各公社、大队都按劳动力进行了摊派,如实计算工分。”1979年接替方才根担任区委书记的丁凤崎说,其中离江两岸最近的章镇公社、滨笕公社等直接以劳动力参加引桥建筑的施工,每天劳力达到四五百工。
林伟伟家因为是镇上的居民户,没有被分派建桥任务。后来全家又搬出了章镇。即便如此,大桥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大桥竣工剪彩时,真是全镇轰动了。所有人都到了桥上,印象中那时刚好放假,我们也去看热闹。桥栏上都绑着小彩旗,一侧的桥头有个建桥纪念碑,桥名由周谷昌题写,碑文是凿出来的。”
“放假了,我们几个同学就一起去桥上玩。看桥下穿流的运沙船,也到公路上看汽车。那时汽车还非常稀罕,看到一辆汽车开过,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章镇大桥连接了彼岸,也连接起一群少年的青春和梦想。
林伟伟说,因为每年正月初一要去老家祭祖,所以每年还会路过一次章镇大桥。尽管跟当初的感觉相比,大桥开始显得狭窄,“但每次看到,还是感觉非常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