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90|回复: 0

2500年前的绍兴气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6 07: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500年前的绍兴气象

  总体来说,绍兴地区公元前500年基本上经历了从温暖到寒冷再到温暖的3个气候阶段。
  温暖-寒冷-温暖
  ●孔学祥 陈红梅
  温暖-寒冷-温暖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嘱大夫范蠡“立国树都”,按“坐西朝东为尊”的周制,依山水形势据西达之地而建绍兴古城,距今2500年。其中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元年的近500年在我国古气候研究上属于物候时期,当时有一些对物候的文字记载,如历代官方史书上的记载、某些地区的地方志(方志),个人日记以及旅行报告中也有一些记载,但是没有详细的区域报告,而且非常分散。
  这段时期能收集到的绍兴地区的气候记录稀少,仅有5条,如:袁康《越绝书》卷六记载,春秋·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王夫差兴师伐越,败兵就李。大风发狂,日夜不止”;《吕氏春秋·长攻篇》记载,春秋·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越国大饥”;《浙江灾异简志》记载,春秋·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越国洿下,水旱不调,大饥”;《汉书·元帝纪》记载,汉·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十一月,齐楚地震,大雨雪,树折屋坏”;《汉书·五行志》记载,汉·建昭二年(公元年37年)“十一月,齐楚地大雪,深五尺”。因此只能依据前人对中国气候的研究和现有资料对这段时期绍兴的气候概况作初步分析和描述,本文内容主要参考张丕远等编写的《中国历史气候变化》。
  春秋末期温暖气候
  物候时期开始于周朝,周朝(公元前1046~前256年),国都设在西安附近的镐京。当时很多东西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像官方文件最初写在青铜上,后来写在竹简上,因此推断周朝初期气候温暖,使得竹类可以在黄河流域广泛生长,而现在就不行了。公元前770~前481年的春秋时期气候也比较暖和,像竹子、梅树这样的亚热带植物,在《左传》和《诗经》中常常提到。有记载公元前478年黄河下游地区的小麦收获提前到夏历四月间(《春秋左传集解》),比现代提前10天左右。据《诗经》中东周时的作品记载,在今山东西部、河南东部以及秦岭等地都有梅树的分布,现代这种果树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当时梅的干果亦作为调味品而通行于黄河流域(《周礼》)。因此公元前500年初期气温以温暖为主。
  战国至西汉初寒冷气候
  战国时气候又趋于寒冷,转向寒冷的时间目前还缺少史料证据。据《孟子》和《管子》有关内容记载,至少在战国晚期至西汉初,黄河下游地区的小麦收获时间已经推迟到夏至(公历6月24日)左右,与春秋时小麦在夏四月的收获日期相比有了明显的推迟。这说明战国至西汉初的气候已经转向寒冷。
  气候转寒也同样表现在初春气温回升的日期上。《吕氏春秋》记载:“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升。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管子》则说:“日至六十日而阳冻释,七日而阴冻释,阴冻释而执稷。”二者记载初春土壤解冻、开始农田耕作的时间是比较接近的,折算成公历平均为2月23日。现代物候研究认为初春的标志温度为日平均温度稳定≥3℃,农田开始耕作。今郑州、西安两地达到这个温度的平均日期在2月11日,当时要比现代晚了10多天。现在通行的24节气是在秦汉之际最后确定的,其所用的一些物候现象与那时黄河中下游的气候吻合。24节气中霜降定在公历的10月24日,而现代郑州、西安两地初霜的平均日期在10月30日,比当时推迟了6天左右。
  气候转寒必然造成自然带的南迁,“橘逾淮而枳”始见于《考工记》的记载,代表春秋晚期的情况。这个说法到了西汉初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淮南子》时,已改为“橘树之江北,则化为枳”。“江”当时是长江的专称,江、淮一字之差,亦折射出春秋与战国西汉初自然带位置的差异。
  西汉中后期温暖气候
  西汉中叶后气候又开始转暖,据汜胜之所记,那时在立春以后西安一带的土壤就开始解冻,农田开始耕作。而据上所述,战国至西汉初,土壤解冻开始耕作的时间在公历2月23日左右,相当于雨水这个节气,相比可以看出气候冷暖程度的差异。又据汜胜之所记,那时西安一带在冬至后110天就可以开始播种水稻(相当于公历4月10日)。按现代农业实验,水稻适时早播的界线温度为日平均温度稳定≥12℃,西安约在4月15日达到这个温度,古今相比差5天左右,可见当时的气候要比现代温暖。
  经考订,《逸周书·时训解》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其第一次记载了72侯的物候记录方法,在春、秋这两个季节,当时的物候出现的日期都有明显的提前和推迟,反映气候要比现代更温暖些。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当时的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与我国现在的植物分布图比较,可以发现那个时期这些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在更北,可见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7-4 19:02 , Processed in 0.0486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