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70|回复: 0

18年来,“狗妈妈”收养了47条流浪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1 06: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年来,“狗妈妈”收养了47条流浪狗


  ■娥江风尚
  18年来,她先后收养了47条流浪狗。不管是数九寒天的隆冬,还是骄阳似火的盛夏,她都会每天提着一只塑料桶装上狗饲料到城区流浪狗“集聚点”喂食,路上见到她的人都会亲切地叫她一声“狗妈妈”。
  她叫陈凤仙,是上虞棉织厂一位退休职工,现住在上虞区曹娥街道振兴社区。

  □记者 沈奎东
  通讯员 陈晓潮
  “狗妈妈”收养流浪狗十八年不间断
  已到花甲之年的凤仙大姐,退休之前是国营上虞棉织厂的一名挡车工。“1996年寒冬的一天,下着鹅毛大雪,一只花狗在厂生活区的雪地上来回奔跑,很可怜,又特别脏,我想这只狗肯定是谁家丢的。晚上我拿着鸡肝去喂它,起初它在车底下猫着,不愿出来,随后夹着尾巴跑了。后来我了解到,这只狗是一对夫妻离异后搬家把它抛弃而成为流浪狗的。我心里还是惦记,第二天早上我又去了,拿着几根香肠去喂它,它还是不理我。它冻得嗷嗷叫唤,让我心里难受。第二天晚上我又去了,正好一个阿姨在那,我就让阿姨帮我抓狗,抓住了我就把狗抱回了家。那只狗可乖呢,我跟它讲,“是我救你的,我就是你妈妈,以后你就享福了。”
  就这样,这只流浪狗成了“狗妈妈”凤仙大姐的第一个“孩子”。从此,她便开始关注流浪狗,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18年来,凤仙大姐收养流浪狗47只,这些流浪狗有的是因病被主人丢弃的;有的是房子搬家后主人不愿随身把狗带走而流落街头的;还有的是遇车祸的。凤仙大姐把流浪狗抱回家后,将病狗迅速带到动物医院诊治,有一次在一家动物医院给狗治病,她就花了医疗费800多元。
  凤仙大姐收养流浪猫狗,并不是因为特别喜欢猫、狗,只是觉得它们可怜。“猫啊,狗啊,那也是一条命。让那些被抛弃的生命活着,这是我最基本的愿望。”
  “狗妈妈”与动物的对话常常逗笑旁人
  2000年2月,凤仙大姐退休回到城区百官街道龙山社区,自此更加认真地担起“狗妈妈”责任。每天中午,凤仙大姐都会把准备好的狗饲料装进一个塑料桶内,并带上饭盒如约来到离她家两公里的一个居民小区喂流浪狗。只要她一出现,懒散地趴在附近居民区的小狗们就会摇着尾巴跑过来。“别着急,好好趴在那等着,看你们馋的。”凤仙大姐一边“呵斥”着小狗,一边赶紧掏出饭盒分给它们吃。
  这些流浪狗没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喊它们吃饭的时候,凤仙大姐会统一叫它们“小狗”,但当她跟每一只狗单独说话时,它们又有了自己的“代号”,根据个头儿、毛色被喊作“大黄”、“小黑”、“小不点儿”……“大黄,你大,你别抢,让小黑先吃。”“小黑,你看你,吃得满嘴都是,多难看。”
  凤仙大姐喂流浪狗的地点不止一处。喂完居民小区的小狗,她又来到附近一家企业内喂狗,那里有条被遗弃的大黄狗,好心人给它搭了个窝,安了家,“伙食”则由凤仙大姐负责。
  “还有一拨儿等着我呢!”凤仙大姐掂掂剩下的塑料桶,很沉,还有五六斤重,她得再到一公里之外的垃圾中转站,那里大大小小的流浪狗有十来只。
  凤仙大姐刚一挪步,大黄和小黑就丢下没吃完的午餐,转身跟过来,它们是她最忠实的追随者。    
  “它是被人抛弃的,却还这么信任人。”凤仙大姐感慨,“动物的感情很单纯,你对它好,它就拿你当亲人。”
  凤仙大姐说自己脾气很急,“我自个儿都说不清对它们咋有这么大耐心。”随后她看见大黄撒了欢儿地往前“赶路”,嘴里还习惯地念叨了一句:“哎呀,急死我了。”她转头问笔者,“它们跟着我是不是想保护我?可它们不知道这让我更费心,车又多又快,碾到了怎么办?”
  走到曹娥街道振兴社区的一个小区,凤仙大姐没有看到流浪狗像往日一样飞奔着围过来,她喊“小狗”几遍之后,有些焦急地走来走去寻找,“它们没有个固定的家,今天在这儿,明天不知道又去了哪,或者也可能就被人伤害了。”
  过了一会儿,贪玩的“小黑”们闻声赶来,松了口气的凤仙大姐“嗔怪”道:“跑哪瞎闹腾去了?”她朝一只母狗说:“去,快把你的孩子们都叫过来。”
  “狗妈妈”对流浪狗说的话,常常把附近的居民逗得哈哈大笑。
  “狗妈妈”喂养流浪猫狗一年耗资两万多
  2006年,凤仙大姐从百官街道龙山社区搬家到曹娥街道振兴社区。喂养流浪狗、流浪猫出了名的她,到振兴社区不久,附近的商户、居民就认识她了。在她的影响下,一些商户也加入了关注流浪狗的行动。
  “每天午餐结果后,饭店剩余的饭菜让凤仙大姐来拿,喂流浪猫狗吃,这样能让她省点儿钱。”一位在花园路上开快餐店的张阿姨说。
  为了保证店里拿来的剩菜剩饭不变质,前几年凤仙大姐在市场上花了1600多元购买了一台冷藏箱,专门用来冷藏狗饲料。为让流浪狗住得舒服一点,凤仙大姐又从上虞一百商城花2200元购买了一台空调。在夏季高温天气,凤仙大姐一家一个月电费就要支出1000多元,每过三天就要去一趟农贸市场,买10多袋鸡肝(每袋7至8元)、香肠及大米储备起来,为狗饲料作准备工作。张阿姨告诉笔者:“在这些流浪猫狗身上,凤仙大姐一天就得花40多元。” 
  实际上,凤仙大姐的经济并不宽裕,两夫妻从企业退休后靠养老金生活。她丈夫丁大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每月也要一笔不小的药费。凤仙大姐还常常因到饭馆要狗食,而给饭馆帮工两三个小时。凤仙大姐感慨地说,虽然饭馆的老板没有要求她帮工,但她这样做自己心里踏实!
  加上猫狗的医药费等,凤仙大姐一年要拿出两万多元,她坦言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家里没有一个人不支持的。老公丁大哥在一旁开玩笑,“知足吧,你把两个女儿给你买新衣服的钱都拿来喂了猫狗,还想咋样?”凤仙大姐听后只是淡然一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7-6 11:44 , Processed in 0.0385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