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19|回复: 1

女人们,悠着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8 12: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人们,悠着点!
美妆电商的低价“正品”一点都不“正”要么是走私来的,要么高仿品,可得看仔细
  一款原价630元的15ml雅诗兰黛即时修护眼霜产品,在聚美优品、乐蜂网、京东商城等网站上只卖到原价的4~5折,而在淘宝上甚至只卖100多元,是原价的六分之一。
  这样的折扣无疑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当你在林林总总的购物信息中搜索到它,再点下“付款”键到最终从快递手中接过这份所谓“如假包换、假一赔三”的产品时,你能有多确定你手中的这份“正品”就是真的?
  记者对多个电商网站的化妆品来源进行检验和回溯调查,结果显示,未获授权的走私货和高仿化妆品正占据了美妆电商的绝大多数。而这只是品类众多的电商销售的冰山一角。

  A
  雅诗兰黛遭遇“李鬼”
  7月中旬,记者在某知名美妆电商网站上分别购买了Estee Lauder雅诗兰黛红石榴洁面乳(125ml)、雅诗兰黛(Estee Lauder)青春抗皱滋润霜SPF15(15ml)、法国娇兰(Guerlain)纯净奥秘莲花洁面乳霜(50ml)等六款护肤品。
  其中,雅诗兰黛(Estee Lauder)青春抗皱滋润霜SPF15(15ml)标注的售价为59.9元,仅为正价234元的2.5折。上述娇兰以及雅诗兰黛的另一款产品的折扣也分别在3.8折和7.4折。所购买商品中,最低折扣来自欧莱雅集团旗下Lancome兰蔻立体塑颜晚霜(15ml),仅为正价的2.2折。
  在这家化妆品电商网站的显著位置,“100%正品采购流程”字样清晰可见,并列出了包括雅诗兰黛、DHC、兰蔻等国内外知名品牌。靠着“100%正品”的口号和每天网站都有多件产品限时低价抢购的策略,这家网站吸引了众多化妆品消费者。
  但将上述两件雅诗兰黛产品送往雅诗兰黛中国公司进行检验后,记者得到的反馈却是:这两件产品均不是属于公司正规进口的真货渠道,出处不明。
  “青春抗皱滋润霜SPF15(15ml)这款产品公司在中国区压根就没有销售,整个中国市场就没有雅诗兰黛正规渠道的SPF15面霜在卖。” 雅诗兰黛方面表示。
  而另一件红石榴洁面乳的瓶底标示则让品牌方更为惊讶。该产品在底部贴有美国百货公司Bloomingdale‘s的退货标签,与雅诗兰黛在华销售的标签完全不符。
  “可以明确肯定的是,该网站上销售的所有雅诗兰黛集团旗下的品牌商品(雅诗兰黛、倩碧、海蓝之谜等等)均是侵权违规的。”雅诗兰黛中国指出。由此看来,其中是否有假冒伪劣产品也暂时无法排除。
  记者在乐蜂、淘宝、京东、亚马逊等多个网站也都发现雅诗兰黛产品被以2~6折不等的价格出售。京东的入驻商家客服和淘宝店铺都对记者反复强调,产品为正品,可以专柜验货。
  但雅诗兰黛中国声明,目前在电商领域销售正品只有其雅诗兰黛官网、丝芙兰(Sephora)官网,其余渠道均为未授权的违规销售,不会提供任何验货或售后服务。
  遭遇侵权销售的化妆品牌不止雅诗兰黛一家。欧莱雅集团奢侈品部、贝玲妃电商部门、欧舒丹中国、资生堂旗下茵芙莎(IPSA)品牌部都向记者确认,知名电商网站聚美优品、乐蜂、京东、天猫、淘宝、亚马逊、当当等都没有获得其产品销售的授权,消费者从这些网站购买的产品如出现质量问题,品牌方都不承担任何责任,线下专柜也不会接受消费者前去验货。
  B
  “低价正品”唯一可能是走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有化妆品品牌方都强调,经他们授权的网站所有产品售价都和线下维持一致,不可能存在仅专柜原价一半甚至二三折的销售价格。
  但在聚美优品、京东、淘宝等网站上,几乎所有商家都以网店省去了租金、人工成本为由,向消费者灌输其“比专柜便宜五六成”的合理性。
  大多数电商网站都反复强调其进货渠道可靠。以聚美优品为例,其进货渠道一栏给出的解释是从渠道上游直接供货(如一级代理、地区总代甚至厂商直销),免去额外的渠道费用,从而降低10%~12%的采购成本,同时加以采购额大的优势压低进价,再省去10%~12%的成本。
  但多个化妆品品牌方强调,他们每年都会对授权渠道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次年继续合作,以杜绝线下代理商长期把持销售渠道后私下向电商走货,“即使是王府井、银泰百货这些线下的合作方要上网销售,我们也会和他们单独再签署一份网络销售的授权书。”
  欧舒丹和茵芙莎则透露,他们在中国并没有授权的线下代理商,产品产地也都在国外,因此大陆的线下货物不可能流到未经授权的电商网站。
  化妆品供货商梁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化妆品专柜的折扣价格体系基本固定且相当透明,线上线下的参与者都十分清楚。“护肤品一次交易金额做到五万,就给打六八折。而香水类的产品折扣低一些,基本做到两千起就打七折,做到相当的量才会有更大的优惠。如果比这个折扣还要再便宜有二十块以上,可以保证基本都是假的或者有问题的。”
  深谙化妆品价格体系、手中握有货源的美妆产品供应商成为了电商企业不可见光的“地下供给方”。梁月自称是香港知名实体美妆零售商卓悦的供货商,从兰蔻、雅诗兰黛、倩碧这样的护肤品到香奈儿、纪梵希、迪奥这样的彩妆都可以拿到货。
  长期以来,由于课税较低加之汇率差的客观原因,香港地区总体化妆品、奢侈品的售价都低出内地不少,因而萌生倒货念头的供应商始终未绝,甚至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化妆品代理商朱宏是倒货大军中的一员。
  “这些美妆产品在各大香港商场都可采购得到,因此货源供应完全不成问题。进货周期大概是两个月,可以随时接受订货。”朱宏对于腾挪转手的流程已经十分熟稔,她告诉记者:“若要报关则要加钱,价格跟国内差价不大,很不划算,因此只有大批量的时候才会偶尔报关,基本都是靠水客带进来的。有的网站上面很多护肤品动不动三四折的,我们能给出的成本价都没这么低,肯定是真假参半的,业内人没多少相信那些网站都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C

  更多的是“高仿化妆品”

  如果说走私货还有从海外正规渠道拿货的可能,流传网络的另一种“高仿化妆品”则完全和正品沾不上关系。

  今年年初,美国彩妆品牌玫琳凯曾特别委托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对多个购物网站上售卖的玫琳凯产品进行抽样购买和检验,结果显示49%为假冒产品。

  上述化妆品代理商介绍,国内化妆品两大造假基地,一个是广州地区,另一个在苏州一带,这些产品的仿冒相对低端,“有些假货的进价低的恐怖,连正品1/10都不到。”而精仿的则以来自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货居多,比较难看出问题。

  上海锦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阿里巴巴上是“诚信会员”,其公司网页上直接标注了可以做DHC化妆水加工。记者称希望做DHC卸妆油、雅诗兰黛即时修护眼部精华露、兰蔻眼部精华水三款品牌的畅销产品,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刘明胜很快表示,无论化妆水还是面霜、眼霜,其公司都可以做料体(即半成品)。

  刘明胜介绍,由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工艺不一,不同化妆产品也有不同的价格。“卸妆油50公斤起做,霜膏100公斤起。卸妆油料体价格为95元/公斤,眼霜22元/公斤。如果以50公斤起订的话,一个星期就可以交货,我这边有各种尺寸的乳化锅。”

  广州一家叫康颜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企业也表示能够做料体,但不提供包材。这家

  公司位于广州白云区人和镇,市场部负责人吴振明称,他们可以用进口原料做,与正品能够达到90%的相似度。

  刘和吴都对记者表示,光做料体是合法的,因为料体上也不会有品牌的名字,“公安来了也查不出来。”

  除了料体,单做包材本身也有仿冒空间。广东汕头的一家好伙伴包装工艺有限公司在网上声称可以提供高仿包装,并列出和知名化妆品牌包装相似样品的图片。该公司一位市场部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他们可以提供兰蔻和雅诗兰黛的产品包装,也可以承接瓶身印刷,单个瓶子的价格为2.65元。

  对于产品质量,上述高仿企业都信心满满。

  吴振明称,要是不要求进口原料,部分原料用国产的也能达到相似的效果。“甘油、等离子水这些本身就是很基础的化学成分,国产和进口的质量差距不大。”

  上述料体和包材厂家都向记者承诺,签合作协议之前可以提供样品,签合作协议后也可以先付定金后验货。“你可以拿去和正品比较,要是料体、包装不行不收钱的。”


  D

  混入电商靠“真假各半”

  高仿产品没有验证报告,如何能通过电商渠道的审核?按照绝大多数电商的要求,化妆品的供应商和入驻商家都需要提交样品、销售授权书和第三方质量检验报告等文件证明自己是正规线下渠道,并且商品来源合法。

  刘明胜向记者强调,他们的高仿产品的配方是经过测试的,“我们生产的半成品是拿到上海市质量检验技术研究中心去做的”。但他承认,检验品名和包装不可能含有DHC品牌。

  他们向记者建议的方式是,可以先做线下代理,这样可以拿到销售授权和质检报告。记者以入驻京东的名义联系一家杭州的商城入驻代办公司,后者表示甚至不需要有线下代理经验,只需要将营业执照的姓名扫描下来发过去,“成功入驻京东商城后再收费”。

  “刚进驻网上时可以先做正品,而且你又有线下的文件,审核很容易通过的。”刘明胜表示,“之后你就可以真货高仿掺着卖了。”

  如何真假掺着卖同样有学问。刘明胜称,真货和高仿的仓储一定要分开,发货的时候要在两者之间选择性地发货。

  “大家都想做这个(高仿)生意,你销量越大越危险。”刘明胜不讳言做高仿生意的风险。

  他还提醒:“品牌商每个月都会做市场统计,要是在网上看到你们一个月卖那么多货,对比人家自己的进货量,很容易就怀疑到你头上来了。之前在我们这里进货的广州商家的对策是隔几个月进一次货,慢慢消化库存,这样体现在电商的销量不会太大,也不会引起怀疑。”

  高仿行业本身亦是江湖。当记者提到其价格为什么比其他高仿企业价格报价更高时,吴振明抱怨:“都是那些小厂家把市场搞乱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7-5 22:16 , Processed in 0.0413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