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3|回复: 0

来自非遗保护田野的收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3 20: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非遗保护田野的收获


来源:文艺报  马知遥 




马盛德的新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是作者全身心投入非遗保护和管理工作近20年的经验和心得。尽管是学术专著,但来自一线的经验和感受让作者将非遗保护中的核心概念、非遗的特征、非遗的价值、非遗的分类、非遗的评定和申报、非遗保护方式的探索、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从大的方面看,该书清晰地阐释了整个非遗保护的历程和作为学术理解的中国非遗保护史,在历史还原和概念辨析中,澄清了目前非遗工作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比如他在文中指出:非遗的核心是学习与掌握产品制作的技艺、方法,而不是得到产品这一物质本身。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社会上不少官员、媒体、专家和民众,在讲话中、文章里都用“非遗文化”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因为“非遗”二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或缩写,不能在简称和缩写后面再加文化二字。这涉及到非遗表达的学术规范。对《公约》精神的阐释中,他强调大家要认识到“社区”概念的重要性,他认为那关系到非遗传承和传播的区域范围和边界问题。他强调对《公约》“再创造”概念的理解,是在原有或已有的文化基础上进行一种新的创造,给遗存的文化赋予新的生命行为方式。作者在文中特别提示对《公约》中“三个符合”的认识,不是所有非遗都需要或都值得保护,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才值得被保护。那就是要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符合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那些涉及国家歧视、地区歧视、民族歧视、性别歧视和个人歧视等内容是不能评定为非遗进行保护的。同时他认为在非遗保护中不论其本体价值,以为越古老越值钱、越稀少越值钱的遗产价值观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物品的古老与稀缺并不是我们要强调的内容,传承久远、强盛的生命力才是非遗的伟大之处。


对大家都熟悉的非遗的“活态”性,作者认为非遗不仅要活在当下,还要活在未来,能够顺应时代的不断发展。非遗保护要注重遗产项目的存续力,通过传承和再创造,使之符合现代社会需求,为其文化主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对当前的主要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的阐释中,他从实践出发谈到,生产性保护不是生产性开发,在生产和经营流通等环境中使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健康发展是目的。他还具有超前眼光,认为非遗生产性项目的发展需要引入现代设计理念,这样才能使得传统项目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


针对文化生态区的保护,他提出不能号召大家都用非遗去挣钱,都去搞产业化、市场化,那样会忽略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和修复,甚至导致文化生态的破坏。作者最大可能地引入了很多自己实地调查的例子,尤其在生态区保护的问题上,专门引入了以唐卡、堆绣、泥塑、木雕、彩绘、壁画、石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热贡艺术。这是极具典型意义的文化生态区保护的成功案例,恰如其分的案例使其阐释入情入理,生动而晓畅。


该书最为精彩的部分还在第九讲。作者丰富的非遗调研和管理经验,以直奔现场的批评家方式及时发现了目前还存在的一些导致非遗项目濒危的因素,比如文化的标准化导致的民族舞蹈的整齐划一,而民族风格没了,比如旅游业开发中的伪民俗和伪非遗现象。在非遗保护理念上还存在着“非遗就是文物”的错误认识、存在“原汁原味保护”的错误认识。他直接指出:在非遗保护中提出要原汁原味的观点本身就是伪命题,这个观点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也不符合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它的要害在于会扼杀我们的传承人在遗产传承中的创造力和能动性,扼杀人在文化传承中所表现出的原创活力。对存在的问题,作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方法,这些对目前的非遗保护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作者系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文化遗产保护方向博士生导师)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2 15:18 , Processed in 0.0659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