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7|回复: 0

马伯庸:藏书四不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30 21: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求版本 不求孤珍 不求品相 不求齐全
马伯庸:藏书四不求


来源:北京晚报    


我从多年之前,就放弃了藏书这个爱好。

别误会,该读书我还在读,该买书我还是买,但不再刻意以收藏为目的买书了。曾几何时,我去潘家园最喜欢逛的就是旧书摊儿,随缘买上两本儿看入眼的,充实一下家里的书架,兴发出一点“藏之于名山,传之于后世”的小虚荣心。

有一次我过去溜达,发现相熟的一个摊位上多了不少新旧书,品相不错,套册齐全,书的种类也比较统一。我信手翻开两三本,扉页都盖着同一个藏书章。不用多问,很容易就能猜出其中因果——一定是有一位热爱藏书的老爷子过世了,子女对书籍无感,与其让它们占着宝贵的京城房子,不如发挥余热,折算点现金出来更有现实意义。很多旧书贩子,对于读书人——尤其是老文化人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一俟藏主不豫,便即上门,早早洽谈好,将藏书一车车从书房拉走。生物学里有一个专有名词叫“鲸落”,说巨鲸身殒之后,其躯体垂落于海底,为各路海洋生物所分食,以残蜕荫蔽众生。在旧书界,这样的“文化鲸落”时常可见。

这样的事令人嗟叹,但也无可厚非。若非没有子女慷慨,没有书贩奔走,我们这些读书人,也没机会合法去染指他人收藏。何况从书籍本身角度来说,藏于暗室,与辗转诸人之手,两者孰优孰劣,也很难一概而论。但对我而言,鲸落捡得多了,难免会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今年我收旧书去,明年谁来收我书?曾经我去故宫瞻仰《清明上河图》真迹,其上一共有九十六方印章,从宋徽宗的双龙小印,一直到乾隆私章,中间传承有序,历经宋元明清诸多藏家之手。看完这些印鉴,难免不有“往来千里路常在,聚散十年人不同”的感慨。其实我们每个人,并不真正拥有书籍,不过是书籍的暂时保管者而已。

我生也愚钝,没有六祖顿悟之慧,只是多年见惯了鲸落,终于渐悟。我现在购买旧书,不再整天惦记着买什么孤本、珍本去装点书柜,一切以用为主。比如最近我在研究早年武侠,那就买点民国老杂志做参考;比如我要写本关于汉代饮食的小说,就搜购一批汉画像拓片,印刷的、复制的也无妨。买完就堆在书桌上,随时翻阅参考,待写完之后,便一本不留,把这批资料赠送给感兴趣的师友,或干脆捐给各地图书馆——这些书早晚要流落出去,与其让中间商赚差价,不如功德我自为之。朋友听说之后,笑称这是大乘藏书之法。

我为这事儿,特意刻了个章,谓之“四不求”:不求版本,不求孤珍,不求品相,不求齐全。买旧书的乐趣,在于体用,而不在占有。人生不满百,只要读过就算经过,不必执着于短暂的占有欲,就这样挺好。


(作者为作家、编剧)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6 10:52 , Processed in 0.0673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