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正想说的是,与大多数人对梭罗的刻板印象完全相反,很少有比他更加务实的诗人。原因恰恰在于,梭罗不仅仅只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劳作者、一个自然观察家、一个精通数学的测量专家,一个经济问题的思考者。1845年的秋天,就在梭罗开始粉刷他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之时,他也开始了对金钱、资本、经济必需品等主题的深入思考。就此,梭罗正式开启了《瓦尔登湖》这部不朽著作的创作之路。《经济篇》不仅是《瓦尔登湖》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全书首个讨论的主题。除了对富兰克林的《财富之路》(The Way to Wealth)的戏仿与讽刺,梭罗的兴趣不仅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比如一顿饭1.0475美元,这是典型的梭罗式的幽默与荒诞),更在于那些足以改变世界的经济理念。
1848年,梭罗发表了题为《个人与政府的权利与义务》(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the Individual in Relation to Government)的演讲,并于1849年将其整理成名为《论公民的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的著名文章。在整个西方世界,这篇文章的知名度绝不亚于《瓦尔登湖》。也正是因为这篇名作的深远影响力,梭罗在很多人眼里首先是一位政治哲学家,其次才是一位自然文学家。在这篇战斗性的檄文中,梭罗开宗明义地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