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2|回复: 0

诗人汪国真之子汪黄任出新书讲述父子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 07: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人汪国真逝世六年后
儿子汪黄任出新书讲述父子间的“城池”


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张恩杰  
MAIN202106010901000367213657576.jpg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是诗人汪国真留给世间最美好的经典诗句,被无数人所诵读。那么,卸下诗人的光环与荣耀,家庭生活中的汪国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由人民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城池——我和我的父亲汪国真》日前上市,儿子汪黄任在书中讲述了他与父亲汪国真从形同陌路、意见分歧到回归平和,诀别时刻终究归于远方的曲折复杂的情感,对此他将新书主题命名为“城池”,来概括父子间若即若离的关系。

儿子眼中的父亲:从“局外人”到“半神”再到“老爷子”


据了解,在这本回忆录里,作者汪黄任以父与子,亲与疏为线索,追忆了他与父亲汪国真的相处历程。回忆录从被出版界称为“汪国真年”的1990年开始,到2015年汪国真老师因病逝世结束。


因为家庭原因,汪黄任没有在父亲身边长大,使得父子关系在早期非常生疏,形同陌路。但血浓于水,空间和心理上的障碍并不能阻挡父子情谊在漫长岁月中生根、发芽。汪黄任对父亲的认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的增加而逐渐血肉丰满。


这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最开始,汪黄任对父亲是陌生的,陌生到爸爸在他的眼里是一个无处安置,鞭长莫及的“局外人”。后来父子接触增多,父亲又成为了被汪黄任所崇拜的“半神”。然而年龄、经历和思想的差异又酝酿着父与子间新的分歧与不解。在波浪式的递进中,父亲的形象在汪黄任眼中几经变化,最后回归到平和、日渐苍老而又胸怀大志的“老爷子”——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两个人相处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诀别时刻到来,父亲汪国真终究归于远方。


书名“城池”,构思来自父亲写给他的唯一一首诗


对于这本回忆录的写作初衷,汪黄任在书中表示,他的父亲汪国真先生已辞世五年有余,市面上早有关于他的传记类作品。在他读来风格四平八稳,中规中矩,较为忠实的转录了各个当事人的回忆,但一个家庭的内在事物总是这些传记作者无从触及,因此也不得不按下不表。“然而,水波不兴、一团和气的状态只存在于臆想。人人都难免被自己内在的意愿驱动,各行其是,进而在滚滚红尘与不同的人和观念和解或者争战,我和我的父亲也不例外。”汪黄任写道。


他还表示,本书不是他爸爸汪国真的传记,他所写的也不是一部考据的材料。他要做的,只是对他置身其中的二十年父子历程的凝视与解剖。有些记忆,在细节上可能会存在偏差和错讹,但他不回避、不粉饰一切他清楚记得的真实感受,无论它是欢乐的,还是痛苦的——“我来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这是他要写在前面的。


对于这本回忆录的命名,也让汪黄任颇费脑筋。起初他想开宗明义,直接命名为《我和父亲汪国真》,但他很快改主意了。它作为副标题是好的,但要作为主标题去承载整本书的意涵,则显空泛失焦。问题的症结在于,他没有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意象去纳须弥于芥子,勾勒他在书中所谈到的事物。


“总得有一个词汇,在我们父子之间足够特别。我有了想法,叫《城池》吧,就叫《城池》。”汪黄任表示,“城池”的构思来源是父亲为他写的唯一的一首诗。于他而言它弥足珍贵,因为爸爸与儿子是家人间的谈话,很少会有用文学语言取代大白话的情况,更何况用诗歌隔空喊话。这首诗见诸媒体后,爸爸没有特意通知他去看,可能是觉得男人之间,就不要搞得肉麻了。


“城池”饱含着父亲对他的人生期许


“诗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去建一座美丽的城市/证明自己是最富有创意的设计师’”汪黄任坦言,这首诗“城市”的烟火气实在偏浓了些。事实是,岁月与命运在他们俩的内心构筑了一座城池,固若金汤,不可摧折。也许他们终于将它打破贯通,但它坚硬的棱角、那些断壁残垣还是始终存在,从没有,大概也不会被彻底抹除。


“因为有这样一座城池的阻隔,我悲哀的发现,我和爸爸的悲欢常常不能相通。”汪黄任称,总有些在特定年岁里你求而不得的东西,即使若干年后得到,也再难弥补,没有了得偿所愿的震颤。比如年少时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游戏机,青春期因为不得不埋头做题或怯懦而错失的爱情,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培育,等等难以规避的遗憾。


说回父亲的诗句,在汪黄任看来,“城池”还可以有另一层指代。“很明白,建城是他对我的人生期许。在我眼里,爸爸自己就是一位生如夏花之绚烂的筑城者:诗歌是他那座城池的地基,其后他用了二十五年,先后以书法、国画、音乐和最后的几次主持为物料,给他的城池增砖添瓦。”汪黄任表示,父亲一生奔波劳碌,用志于此。他的价值观,无疑是受到了传统的,确切说是儒教观念深深浸润的。


至于一座城池因何而成就,父亲汪国真,乃至一大拨与他同时代的力争上游者说是因为吃苦、努力和奋斗;汪黄任则认为这是时代的进程、红利,命运或者概率的眷顾,渺小个体的行动固然是重要的内因,但在时代大潮的涌动面前不值一提。“观念的不可弥合使我们彼此常感刺痛不适,以和为贵,也只好避而不谈。总而言之,在爸爸以及他的世代看来,要在家庭和事业两者间择一或全部建筑城池,乃是不证自明,不需要理由的天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书中,汪黄任也对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做了简单介绍,他戏称自己是“四舍五入”95后,现就职于北京某报社。做编辑,爱玩儿。资深街溜子,爱骑电动车。


练过吉他,因唱歌难听,遂放弃。菜且瘾大的搏击票友,被誉为拳友们信得过的人肉沙袋。他还是王者荣耀主玩法师战士,低端局中单法王,跟各路影帝谈笑风生。
徽标.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30 03:39 , Processed in 0.0612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