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4|回复: 0

陶纯:小说生来为人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8 08: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陶纯:小说生来为人物


来源:《中篇小说选刊》  陶纯  


年轻时候喜欢过很多作家——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当代的……可以说出一长串,但是人到中年之后,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作家越来越少,当然真正喜欢的作品也越来越少。如果让我说二十世纪以来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我会毫不犹豫说鲁迅;如果要我评选一百年来中国最出色的一部中篇小说,那么我会毫不犹豫选《阿Q正传》。


几十年来,记不清读过多少遍《阿Q正传》,每次都能有新感慨、新感悟,慢慢就觉得,身边有不少人是阿Q,连自己都是。阿Q是一面镜子,照出人间众生百态。阿Q精神似乎很难退出历史舞台,它时时刻刻就在我们身旁,而且在我们身体里面长久驻留,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当然,随着岁月更迭、社会变迁,他还会以新的面目出现。由此,我想到了阿P,乃至阿S、阿D……于是斗胆尝试,于上半年疫情期间居家不出,冒险写出这篇《阿P正传》。这是一篇向伟大的鲁迅先生致敬的粗浅小说。文中之意,这里不再多解。


在我眼中,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活在现实世界,生老病死,自然轮回;一种活在人的精神世界——这些便是艺术作品中虚构的人物,我们每个喜欢阅读的人都可以罗列出名著里的不少人物名字,他们栩栩如生,风采各异,永远会活在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好的小说,必然由于里面有生动而鲜活的人物,否则很难成为好小说。所以,塑造人物是小说之本,小说生来为人物。如果你写的人物有一个被人记住,你就是个了不起的作家。


年少做学生时,不怎么喜欢鲁迅,因为尖刻难懂;走上社会,却又开始喜欢鲁迅,因为深刻锐利,一针见血。这就叫少年不懂鲁迅,读懂已不再年少。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形象已经存活了整整一百年,可能还会存活一千年。我摹写的这位阿P,如果五年之后还能有读者记得它,就心满意足了。


首先感谢《十月》看中它,而后感谢《中篇小说选刊》选载这篇小说,期待更多的读者读到它。
徽标.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6 08:53 , Processed in 0.0582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