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00|回复: 0

8月31日下管陈溪活动随记 (阿步/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 07: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31日下管陈溪活动随记  


                                                     阿步/文

IMG_6393_副本.jpg
    山风,溪流,石阶,静谧而清纯的空气,弥散在绿色掩映的小山村,使之像一个个率真的孩子,零星躺在大山的怀抱里。女儿告诉我说这里有宫崎骏电影里的味道,我认可地笑笑。大自然的语言,胜过人类任何一种声音。 IMG_6400_副本.jpg
    都市人理想中的山居生活,在许多山里人看来是稀松平常甚至枯燥无味不值一提的,他们世代居住在这里,与外界隔离,无大事不下山,依靠政府多年来坚持不懈地修路筑桥,通电通车,方才使他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山里人融入到都市,从此不愿再回去。因而如今进山,尤其偏僻的山村,所见几乎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或者就是像他们一样,独身、带病、穷困潦倒的男人。
IMG_6401_副本.jpg
   因为是为活动而来,须得完成对三个独居贫困户的看望,风景自然在心里褪了色。每到一个地方,把车停好,还得走一段山路,才好置身于他们的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居处更贴切,有父母才有家,三个男人,父母已逝,自身也没能成为父亲,在一个房子里活的再年长也是流浪汉。
IMG_6449_副本.jpg IMG_6471_副本.jpg IMG_6447_副本.jpg
   老实巴交的下管镇芦山村民张世华,是三个人里最有文化的,曾是高中生,写的一手好字,一本暗红色硬纸板封面的《上下五千年》,和几本缺了书皮的字书,醒目的躺在床头柜上,做着70岁的他枯寂岁月里唯一的伴。见我们一样一样地放下礼物,他坚持让我们带回,说用不上也用不完,不如送给需要的人去。物质的匮乏导致物欲的消失,也许他是对的,那一样一样放在他面前的,都是生活的负担。
IMG_6500_副本.jpg IMG_6505_副本.jpg IMG_6511_副本.jpg IMG_6515_副本.jpg
   与张世华相比,陈溪乡塔溪村村民陈校强,一人住个二层老楼屋,左右有兄弟照应着,门前种有少许蔬菜,看似好上许多。然而他也有自己的苦,父母多年前去世,他曾患脑梗死已丧失劳动能力,之前靠种地为生,如今左手几乎没有知觉,早没了任何收入,53岁还未老,生活已需要靠兄嫂帮着操持。纵使身处世外桃源,于他牢笼何异?
IMG_6545_副本.jpg IMG_6555_副本.jpg IMG_6559_副本.jpg IMG_6572_副本.jpg
    这次活动,有区孝德研究会的谢企韩和陈秋章两任会长结伴同行,两位老人满头白发,身板却健朗,一口气踩着石阶上高处,大气不喘一口。他们为三位看望对象分别送上爱心款600元,神情认真而恭敬。谢会长蛮可爱,完全猜不出已是85岁高龄,他会走到他们面前,关切地询问这或者交代那,会跨进偶遇的残疾求助者家里,一动情就掏出600块钱放到人家桌上,会即为陈溪乡干溪村63岁的李芝法相貌堂堂却娶不上妻而惋惜喟叹,又为他明明看去身强力壮却不劳动而摇头走开,直到领居告诉他李芝法头脑不好使,村里哪都用不了他,才若有所悟咕哝一句:“终归是有旁人不知的原因的”。
IMG_6483_副本.jpg IMG_6492_副本.jpg IMG_6476_副本.jpg IMG_6585_副本.jpg
   任务完成,我们在溪沟边一块巨石上合影留念,董老师依然低调地当起了摄影师,快门一按,一群人与山景与炊烟融在了一起。这是2019年8月最后一天的风景,从此深深印在此行每个人脑海里了。
IMG_6592_副本.jpg
本次活动财务情况:http://bbs.dlyzd.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767

                                 2019年9月2日

29.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7-6 05:01 , Processed in 0.0483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