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74|回复: 1

互助式养老存在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3 08: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空巢”变“蜂巢”(中)——互助式养老存在的问题


  预计到2020年,我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纯粹依靠家庭养老显然不现实。而多数老人享受不到无偿或低价服务,购买有偿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又比较有限。

  江苏省民政厅福善处副处长孙才洋表示,在当前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触角”还不能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的时候,互助式养老是过渡阶段中一个比较好的形式。它既节约了成本,也弘扬了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是对现有养老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互助式养老都处于探索阶段,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问题是:

  1.子女少压力大,家庭传统养老功能弱化

  “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都是通过生养子女来解决养老问题。早在1983年,社会学家费孝通就提出了我国养老的“反馈模式”——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就必须赡养父母,否则将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不过,这一传统模式正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正在大量步入老年,“421”家庭模式作为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是一个风险型的家庭架构。从养老角度讲,无论经济来源、生活照料还是亲子交往、亲情慰藉,老人能从唯一的孩子身上得到的都很有限。

  “我的孩子2岁,日常工作加上照顾她已经忙得焦头烂额,父母有个小病小灾都不敢告诉我,说了也是白着急,我帮不上什么忙。”30岁的徐晓博是家中独女,虽然跟父母同住在洛阳,但见面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未富先老、子女数量减少、传统养老观念受冲击等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致使家庭养老的功能不断弱化,必须提高社会养老能力,才能应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

  2.社会化养老痼疾未消,顶层设计还需加力

  “条件差的不愿去,收费高的不敢去,好的养老院还是一床难求。”据了解,焦作市有各类养老机构98家,各类养老床位1.58万张,养老床位数为每千名老人30张,仍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力量对养老服务业投入不足。河南省武陟县民政局副局长韩国有表示,养老服务业投人大、周期长,现有扶持政策离民间资本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

  武陟县养老中心是一家有300多张床位的民营养老院,总投资8000多万元,目前入住210位老人。投资人王小明说,自2015年9月运营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感觉压力很大。

  此外,养老机构用工难,也限制了社会化养老的服务水平。河南省修武县民政局副局长李军萍介绍,专业护理人员待遇低,月平均工资仅1600元左右,优秀医护人才不愿去就业。目前,当地养老机构聘用的多数是农村中年妇女或城市待业下岗的中年妇女,医疗护理能力欠缺。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养老金面临的形势也很严峻。中国社科院2018年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指出,养老金的收入增速已经下降到100-10以内,但支出增速却在高位运行,目前累计结余增速已经下滑到5%的水平,基金备付能力相比过去5年下降1/30,挣钱的人越来越少,要花钱的人越来越多,会影响到老人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的能力。

  多地基层社会保障部门呼吁,养老服务业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打通部门之间政策衔接的壁垒。以医养结合为例,目前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指导文件,医疗、养老、报销归三个不同部门管,如何对接仍存困难。

  3.对进养老院有抵触,形式主义现象严重

  我国不少地方推广互助式养老主要依托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来实施,但许多老人、子女对进敬老院有抵触,觉得丢面子,这成为推广互助式养老的一个重要障碍。

  我国互助养老创自民间,是城乡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自发性策略。在互助式养老的政策扶持上,国家层面系统的支持政策尚未出台,省市财政仅起到辅助作用,且各地做法不一,资金链存在断裂风险。尽管社会对互助式养老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有的就是从上级到基层的文件传导,真正落实下来的资金不多。

  一些地方盲目复制互助式养老的一般做法,老人的参与度不高,未能满足老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在互助式养老中存在“走形式”现象。当前互助式养老服务有限与需求巨大的关系紧张,主要表现为:服务内容与项目不全面,在医疗护理与其他养老服务提供上严重不足;在互助养老机构中,专业老年社会工作缺位,缺乏对入住老人适应集体生活的专业指导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08: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空巢”变“蜂巢”(下)——互助式养老的建议措施


  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成本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互助式养老作为一种积极的、民间的、经济的养老服务模式,如何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扩大养老效益?

  一是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目前互助式养老在管理、服务、监督机制上缺乏规范性,导致其运行质量不高、规范性不够。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制度举措,在自发的生活照料等内容基础上,嵌入医疗服务,为互助式养老的开展完善政策措施。在重点院校开设高端护理专业的不多,一般高职高专类院校开设护理专业比较常见,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引导和支持对高素质专业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培养。

  还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提高护理员、助老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否则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性难以得到提高。建议政府通过特殊岗位津贴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收入;通过最美护理员、助理员评比,宣传先进事迹等方式,增进社会对他们的了解和尊重。

  二是加强服务内容,提高服务价值

  互助服务是互助式养老的核心。应进一步拓展互助内容,挖掘长者潜能,不断丰富老人“老有所为”的新形式,让老年人在参与活动中有所作为,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体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价值,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江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保证居家养老运营商的平稳运行。“他们把三无老人、低保老人、优抚老人、高龄独居失能老人等约占老人总数10%的群体,由政府出钱全部委托给平台。”这样一方面保证平台的日常运营经费,另一方面也可督促平台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中国加快进入老龄化社会,医养融合逐渐成为老年人主要诉求。要让懂医学、懂老年心理的人加入到养老服务队伍中来。

  三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广泛宣传养老敬老

  可充分发挥慈善公益组织的力量,汇聚更多的社会资源,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的理念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现在年轻人一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很多捐助信息,互助式养老体系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凝聚成一种社会广泛的共识。”

  江苏的互联网+养老模式,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虚拟养老院”,老人在家中通过电话或APP,将自己的要求提交至平台,平台从老人就近的机构、社区中心派人上门服务。

  对于独居在家的老人及其家人来说,防止老人摔伤、第一时间救助也是刚需。广东广州市越秀区平安宝呼援平台通过运营中枢定位,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服务相连接,老人佩戴智能手表,实现与平台的链接,为常住的独居、高龄老年人提供紧急呼援、定位、健康监测等服务。

  “一方面大多数老人适合并习惯在家中享受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居家养老的成本最低。”江苏省民政厅福善处副处长孙才洋说,城市养老机构一个床位的成本需三五十万元,一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床位需三五万元,而提供上门服务一年仅需三五千元。目前来看,居家养老是花小钱,办大事,能让更多老人有幸福感。

  应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支持、帮扶互助式养老的具体实践,满足老人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据了解,上虞颐养之家的前期实践,已探索出了一条本土乡贤回馈家乡互助式养老事业的路子。目前,在绍兴市滨海新城已形成了500多万元的农村老年人养老基金。当地用养老基金每年的增值收入,在20个行政村建立了20个颐养之家,为近800多名老人实现可持续的互助式养老提供资金保障。

  我国也应借鉴国际经验,形成一种以在家把老人养得健康、长寿为荣的社会氛围。比如新加坡就利用税收优惠对奉行居家养传统的家庭给予鼓励,凡是与老人合住的家庭都会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优惠,而计税则是以家庭收入做标准,充分考虑家庭的收支需求,而非个人的收入水平。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应对。”以尊重老年人为根本,大力发展互助式养老,发展互联网+优化老年人养老服务,社会各力量参与,共同合作,才能实现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智能、高效的养老服务需求的目标,才能促进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5 03:34 , Processed in 0.0593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