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国往事》是我20多年前的旧作,写的非常笨拙和幼稚。发上来的目的是怀念曾经在上棉的每一个寂寥的早晨和黄昏!
女儿国往事
引子
女儿国不是芦沽湖那里的女儿国。
女儿国是棉纺织厂的别称,因为棉纺织厂里干活的绝大多是女工,男工是稀有品种,所以棉纺织厂成了名副其实的女儿国。
女儿国在一个偏僻的山岙里,是地方国营企业,创办于六十年代,最鼎盛时有员工近五千人,是国家大型企业。因为远离市区,整个女儿国相对市中心来说,是闭塞的。然而在女儿国里面这个小世界中,又是热闹的,多姿多彩的!
女儿国面积很大,分为厂区和生活区.厂区里面有厂部,四个大分厂,下面又有二十几个车间,一个机修车间,一个变电所,一个原料仓库,一个成品仓库,一个五金机料劳保仓库,一个废品仓库,一个大食堂和一个小食堂,一个锅炉间,一个煤场,一个浴房,一个消防队,一个车队,一个花木组,一个木工间,一个漆匠间.厂里面还有单身女宿舍甲乙丙丁四幢四楼,单身男宿舍二幢二楼,食堂人员也有独自的一幢二层宿舍楼.生活区里有二十多幢家属宿舍,还有小学,幼儿园,医护室,电影院,有菜市场,有商场,有粮店,有银行,有招待所,有煤饼厂,有灯光球场,有大型停车场......在女儿国度里就象一个浓缩了的小社会,里面各种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应有尽有,工作和生活在十多年前那时的女儿国里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那时口袋里的钱大家都很少,吃穿住行都差不多,相互没什么攀比之心,进了女儿国就是捧了铁饭碗呢!每次回家被熟人问起在哪里工作,会很响亮的回答在女儿国上班,听着别人夸赞之词,羡慕之意,是打心底里舒服的。
女儿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个靠女工出力的行业,女的纺纱织布,男的做辅助之类的活.走进纺织车间,看到的是纯白的世界:白的棉,白的纱,白的布,白的帽子,白的工作服,白的饭单,还有许多张女工青春飞扬的脸庞.她们在机器旁来回不停的巡视着,特别是细纱车间,女工每天在机器旁来回走的路加起来就有几公里了,看到旋转着的锭子上的线断了要立马接上,如果因为机器,温度,湿度,原料等等的原因线经常要断的话,那真的要忙的脚翻天了.纺织车间里面机器嘈声轰轰,数布机最响了,所以当女工上班了半年后,一般都自然而然变成了大嗓门,大声地戏笑怒骂,直面人生,自然女儿国的世界里就多了几分率性,更让人添了许多的感动......
我在棉纺厂的做的工种是长日班维修电工,属于机修车间.我的工种决定了我有很大的活动范围,只要用电的地方,我都有机会去修理,所以我比一般的机修工认识更多的人,听说更多的事.我在棉纺织厂里工作了整整十年,并且是我丰华正茂的十年,在棉纺厂里留下了我无数青春的梦与辛勤的汗水,经过的事件件让我忘不了.人的一生有几个这样的十年呢?! 可是转眼间,我离开棉纺厂也有近十年了,许多的同事也少有联络了,听到的也是传来传去的点滴罢了,谁咋样了,谁又咋样了,谁又怎么了,听来象新闻,感不到与我有关,我和他们一样,为了生活,有多少事顾的上呢?谁知道等下会有什么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因为我们都是象蚂蚁一样的小人物,象蚂蚁一样辛辛苦苦为生活而忙碌着,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养老医疗保险还交不成,更哪有时间去想一些遥远的事情?可是近来,又多次听到好几个棉纺厂里熟悉的人的死讯,一听到,很惊诧,他咋会死呢?可是,消息是真的,人早已死了!叹生死无常之外后,自然又想起许多关于在棉纺厂那段日子的情景来,我十多年前写的<走进女儿国>,是那些日子的再现,我庆幸我把它记录下来了,闲了的时候可以翻翻,也很想把它重新写过!有时,我好想再一次回到从前,回到我的年轻日子,回到我无忧无虑,回到我无聊又热情澎湃的日子去,好想好想....
现在我又一次翻开了<走进女儿国>,虽然当初我写的那么的幼稚,那么的不堪推敲,可我还是希望有读者能跟着我去女儿国走走,看看,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