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08|回复: 1

上虞近代的众位文化星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3 10: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颂翔
上虞近代的众位文化星宿


  读上虞近代人物志稿,其中文化人物几近半数。除如罗振玉、杜亚泉、经亨颐、夏丏尊、马一浮等一批大师名宿之外,又有许多传奇式的志士奇人,犹若众星闪亮相绕。他们是各自门类中的翘楚,是“非常人做非常事”的典型。特简辑传略六则如下。

  一、王钟声(1874—1911年),上虞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赴德国、日本留学,归国后弃官从艺,经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和京剧名家汪笑侬帮助,在上海成立“通鉴学校”,成为中国最早的话剧学校。王钟声招徕数十名青年学生从事话剧创作,并组织成国内第一支新戏剧团“春阳社”。剧社取中外革命故事编为脚本,并假座张园串演新戏,编排有《黑奴吁天录》《秋瑾》《徐锡麟》《爱国血》《共和万岁》等一批新话剧,在上海与苏杭等地演出,是为史无前例之举。王钟声《黑奴吁天录》首演于1907年,这一年定为中国话剧创始年。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王钟声参加光复上海的起义。时陈英士任沪军都督,王钟声曾为参谋长。为北上宣传民主革命,11月率话剧团至天津,编演《官场现形记》《宦海潮》《热血》《鸣不平》等剧。期间筹谋运动军界,试图策划内应,准备北方起义。不幸事泄被捕,12月2日壮烈牺牲。

  二、章益生(1884—1952年),道墟人,近代绍剧团的奠基人。章益生从小喜舞棍弄棒耍猴戏,后去绍兴、上海唱绍剧。几经闯荡积累,在上海开设“老闸大戏院”,所带绍剧班子定名“同春舞台”。老闸大戏院位于上海福建中路和北京路口,有491个座位,是当时上海最大戏院,附近多是宁绍帮人,所以“同春舞台”开演绍剧,人群奔涌,常一票难求。章益生视艺术高于生命,推崇千锤百炼、教学相长,这期间造就了吴昌顺、汪筱奎、筱芳锦、陆长胜等一代挂牌名角,又培养出七龄童章宗信、六龄童章宗义等顶级演员。

  “老闸大戏院”也是上海越剧的发祥地。章益生出于同乡之情、同行之谊,热情提携初到上海的嵊县女子越剧,让出老闸大戏院舞台,隆重推举王杏花、袁雪芬的越剧“四季春”班和竺素娥、马樟花的越剧“素凤舞台”,让她们和“同春舞台”一起作三班联串演出,此为戏剧史上一代盛事和惺惺惜惺惺的艺人佳话。1952年秋,章益生在上海病逝,回道墟称山安葬。“同春舞台”后来分为同春绍剧团、新民绍剧团,老辈上虞人都记忆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10: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颂翔
上虞近代的众位
文化星宿


  三、沈阿发(1886—1940)

  崧厦雀嘴人,绍兴莲花落曲艺的形成者。起初与弟弟沈阿六在上虞乡村跑街卖唱,后到绍兴,兄弟俩蜗居于西郭门外狗婆桥破船内,开始在绍兴沿乡演出。1906年,沈阿发拜“下三府”来绍兴卖唱的艺人张先生为师,兼收并蓄,唱艺大进。

  沈阿发擅长即兴发挥,能自编迎合各种场合的唱词,尤其擅长各种韵板“节诗”,唱词通俗易懂,演唱生动活泼,唱腔朴实流畅,深受大众欢迎。但起初所唱尚未定型,夹杂有“卖梨膏糖”的民间小调与各地戏曲曲调,称为“三不像,四样长”。至1915年前后,沈阿发才逐步创制形成莲花落的“哩工尺接调”。至1925年,又开始用二胡、四胡伴奏,用毛竹斗鼓压板,自成特色的莲花落从此落定。

  四、许啸天(1886—1946)

  小越人。十七岁时剪去发辫,追随徐锡麟、秋瑾投身革命。1906年,参事秋瑾主持的大通学堂。1907年7月,秋瑾被害于绍兴轩亭口,许啸天写下《越恨》一书以纪念。后逃亡上海,结识同乡王钟声,创建“新剧俱进会”,编印《新剧杂志》,创办职业剧团“春阳社”,曾粉目登场,编写有《拿破仑》《明末遗恨》《黑籍冤奴》《秋瑾》等剧本。五四时期在北京,与蔡元培、胡适共事北大,曾参加红学辩论,著有《红楼梦新序》。

  许啸天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曾与夫人高剑华创办《眉语》月刊,后因痛感于历史的“虚伪和枯窘”,遂立意撰写历史通俗读物。1926年写就《清宫十三朝演义》,1928年写有《唐宫二十朝演义》和《明宫十六朝演义》,后又写下反映民国早期军阀混战的战争小说《民国春秋演义》。此后把笔触投向旧十里洋场,写《上海风月》等以大都市为背景的言情小说,被誉为具有法国大仲马式的惊世才华。

  五、宝静(1899—1940)

  俗姓王,上虞人,天台宗高僧。父亲王震夫任职鄞县。宝静自幼常入静,如和尚坐禅。1917年腊月初八,至奉化灵隐寺剃度出家,时18岁。次年宁波观宗寺住持谛闲法师创观宗学社,宝静为助理。1921年改为弘法研究社,宝静为督学,是年22岁。以其学识渊博,辩才无碍,入学社者纷至沓来,乃设预科,造就一批佛学人才。

  1923年,宝静和尚沿长江行脚参访,云游江南诸省名刹。两年后返观宗寺研究社,讲授《始终心要》《四教仪集注》。次年春,应广州南华佛学院之请赴广州弘法,成立“广州弘法佛学社”,讲大乘诸经,发行《弘法》月刊。1927年夏,在香港青山寺讲《梵网经》,信众无数,法缘殊胜。

  1929年底返回观宗寺,任弘法研究社主讲。1931年 5月,谛闲圆寂,宝静继任住持。期间多次应邀赴各地讲经。1940年11月病逝于上海玉佛寺,佛教界痛失英才。宝静著述甚富,有《大乘起信论讲义》《佛遗教经讲义》《修习止观坐禅法讲述》等行世。

  六、陈丹旭(约1900—约1973)

  籍贯上虞,长于上海,我国第一位连环画画家。1925年,由上海世界书局率先发行第一套连环画册,取材《三国》《水浒》《西游》《封神》《说岳》和《红楼》6种。如《三国》24集,每集32幅图,用国画笔法,绘制精美。

  陈丹旭连环图画问世后一再重版,各烟草公司广告部纷纷购置陈氏画稿,编印一套套烟画,乃率众弟子绘画、着色、定稿,统一印盖“丹旭之印”图章,制版印行。期间又有《朱元璋》《东南英烈传》等系列连环画出版。陈丹旭连环图画,曾伴随着几代儿童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6 14:50 , Processed in 0.0614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